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分别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最直接的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因此可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情况是与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的。主要通过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和选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考虑的因素来考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现状。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要确保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质量,首先应该保证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正确性。那么,幼儿园教师是如何理解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呢?笔者认为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情绪方面、生活卫生习惯与生活自理方面、保健、安全、运动与技能方面。下面,笔者以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教师的观点为例,对其进行说明。
师1: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包括安全教育、身体认知教育等方面。例如,我们上主题课时,主题课里有《我自己》,就会讲讲孩子的小手小脚啊,怎样保护手和脚啊。我们教育幼儿注意卫生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引导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加强对幼儿不良心理的疏导,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对小朋友文明礼貌、友爱相处。总之,就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只不过我上面说的是更具体的内容罢了。
师2:按要求来说应该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知识、认识自己身体和户外活动之类吧。
师3:我认为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该涉及安全、体育、健康常识等方面吧。
师4:在我看来,健康教育包括体育,还有就是保健知识,如怎样保护自己,怎样预防感冒,再就是安全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包括对身体的了解,比如说对身体各器官的了解。
通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体育锻炼、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保健常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认知教育等方面。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内容上来分,幼儿园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日常健康行为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生活教育、体育锻炼等六个方面。将两者对照后发现,总体来看,教师基本上能够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当笔者进一步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教师展开访谈时,一些教师能意识到幼儿良好稳定的情绪以及与同伴友好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个别教师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问题幼儿。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复杂、很深奥的一个领域,他们不但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是模糊的,而且感觉很难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所以平时除了按教材上设计的一些相关内容教学外,基本不会多加触及。
教师的价值取向及动机是影响她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选择教育内容的重要因素。那么幼儿园教师在选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www.xing528.com)
师1:在选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我们一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所选内容不能对小班孩子太深,对大班孩子太浅。再就是幼儿的需要,如季节特点,易发生什么疾病,或是会遇到什么危险因素。我认为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二是班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三是孩子的生活是否需要;四是要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所选择的内容应该保证设施的安全,活动内容不能对幼儿造成伤害。
师2:首先是教材,教材是否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是否凸显了健康领域的目标,然后就是孩子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比如说小班,你不能太难,要符合发展区,再就是考虑主题的要求,比如说你的主题是关于饮食的,那你的内容就要与之相关,还要看适不适合你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看孩子感不感兴趣。
通过上面的访谈可以发现,教师认为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教材、主题要求等方面。与前面的访谈问题“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所得到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教师具备站在幼儿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意识。为了进一步考察笔者调查的三所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实际选择情况,笔者查阅这三所幼儿园两个月的周计划,发现只有一所幼儿园在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情况比较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其他两所幼儿园的设置情况相对来讲都不是很理想。
幼儿园每天都有固定的“晨间谈话”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所安排的内容涉及社会、健康、语言等多个领域,由于“晨间谈话”的内容是教师根据班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而选择组织的,所以其中与健康领域有关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经笔者统计,“晨间谈话”中涉及了生活习惯的培养、身体生长教育、饮食营养教育、安全自护教育等健康教育的多个方面,而且小小班和小班每周三上午还有一节固定的“生活训练”课,主要是针对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会把一些晨间谈话的内容或者觉得幼儿在健康方面发展得不太好的地方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专门的训练。从中班开始,“生活训练”课程不再设置,而是由一节健康教育领域的集体活动课所代替,但“晨间谈话”仍然开展。据教师讲,他们一般发现孩子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会进行及时的教育,但一些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或者需要系统掌握的健康常识,再或者在大部分幼儿身上都会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拿到课堂(“晨间谈话”或集体教学)上讲。在笔者看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但不能及时展开教育的问题,便借助“晨间谈话”或集体健康教育课进行补充,做到了集体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个别教育相结合,从形式与途径上来讲,做得比较到位。但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查看幼儿园两个月的周计划后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基本没有,这是一个比较遗憾的问题。从与园长的谈话中笔者觉察到,在领导眼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要以家长的需要为中心,家长希望看到孩子每天学到新的东西,期待孩子在上小学前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幼儿园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迎合家长的期待。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学到的技能可以展示给家长,幼儿的安全问题又是幼儿园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该园周计划中的健康教育基本上只有体育和安全。笔者在查阅三所幼儿园的周计划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幼儿园的教师并不参与课表的制订,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除了有权决定“怎么教”之外,没有多少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所以他们的一些理念也就不容易体现出来。
课程组织是指将构成教育系统或机构的课程要素加以安排、联系或排列次序的方式。施瓦布确认了课程的四大要素,即学习者、教师、教材和教育情境,这四大要素也同样是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课程要素的诸多不确定性与可变性,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幼儿在与课程环境(同伴、教师、内容、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把活动组织成教师主导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过程。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中,具体体现为课程计划的灵活性、开放性,也就是教师的自主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