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和构成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所以说,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它既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引课程顺利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能否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课程目标确定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实施之前,教师必须制订明确的活动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有较为正确的理解。下面,笔者以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教师的阐述为例,对“教师是如何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进行说明。
师1:我觉得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在生活常规和生活自理方面。比如说小班要会说出大小便的要求,会自己洗手喝水并尝试自己吃饭。让孩子知道一些健康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保护自己,学习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何让自己不受伤害;还有健康不就是跟自己的身体有关系吗,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能够让自己不生病,保持健康;还有就是孩子受伤了以后自己知道如何救治,遇到危险了要知道怎么办,发生火灾了要知道怎么办。
师2:我觉得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目标,身体方面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幼儿的安全。身心健康,动作协调。我们一般都非常注意这些,平时孩子吃饭前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等,还有就是只要天气允许,我们就带孩子下楼到操场活动一下。
师3:我认为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知道如何自我保健,幼儿园的孩子特别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比如面前有个大坑,他觉得好玩,就不顾一切地往里跳,根本不知道跳下去的后果。另外就是培养他们灵活、协调的动作,大班的个别孩子跑步时都会经常摔倒,午休时我们都不敢让这样的孩子睡上铺。(www.xing528.com)
园长:大方面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我先说一下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就是孩子得喜欢体育运动,能够掌握教师教给他的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像拍球、跳远,还有走、跳、跑,总之,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有就是能够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知道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心理健康包括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面对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比如挫折,面对成人的一些批评,他能够调节心情正确面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身体健康即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发展指南》也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做出以下阐述,即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体现了以下三种价值取向,一是身心和谐。幼儿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主要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幼儿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二是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三是注重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对健康教育领域的目标虽然不能做到全面把握,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这些认识都是科学的,只是每个教师对健康教育目标把握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进一步分析教师的回答可以发现,他们对健康教育目标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掌握一些健康和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第三,喜欢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第四,心理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