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设计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园科学课程总的任务和要求。因为幼儿园按照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大、中、小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形成每一年龄阶段幼儿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也是按照以上的层次结构来制订的。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设计

科学教育要提升幼儿的主体性,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主体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儿获得主体性,并不断提升其主体性。幼儿主体性就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幼儿为达到自我的目的而在学习与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把握、规范、改造、支配客体和表现自身的能动性。幼儿科学学习自主性的表现与成人的自主性表现不同,这是由其年龄特有的特征及认知特点决定的。幼儿学习科学是通过操作、实验和尝试等基本的动作水平而有所发现,幼儿科学所进行的推断是建立在直观感觉和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幼儿天生具备较强的求知欲,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好问和好探究的特点。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思维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科学教育的认知方面,幼儿对客观事物认识与把握仍然不准确,一般会采用主观的想法来取代客观的科学事实。另外,幼儿比较容易移情,情感方面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感染,常以自身的情感来代替或理解他人的感情,他们一般都只从自身出发,较少从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很难有真正意义上深刻的科学交流和讨论。幼儿是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儿童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幼儿的思维以动作思维为特点,抽象的思想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需要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其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在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探究的科学方法具有试误性,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探究式学习是幼儿科学活动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幼儿科学活动是幼儿的主动探究,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操作、思考、表达和他人交流自己的科学发现,得出自己的结论。另外,幼儿还观察、测量、实验、记录数据等,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掌握某些科学方法和技能。科学教育要实现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发展,获得自由与幸福。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即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确定了人在自然、社会和自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成为自由的人,进一步在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中产生人,让人存在,创造人类的历史、文化、社会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类的优秀人性内化到每一个幼儿的身上,实现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有机整合,实现人性的重新整合,提高升华学前儿童的主体性,使儿童形成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优秀人性,形成学前儿童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实现学前儿童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关系。幼儿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是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幼儿在与自然界、社会直接接触时,通过感官认识和感知周围客观世界,同时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体了解一些他们所不能亲历的事物。在科学教育中,实现幼儿人性的重新整合,实现幼儿自身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提升幼儿的主体性。

综上所述,从哲学层面上来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前儿童充分内化人的本质,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充分内化人类基本的以及优秀的人性,实现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发展,让幼儿获得自由与幸福。因此,科学教育应与自然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与幼儿自我体验紧密联系。幼儿科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终极关怀”,最终是指向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现有水平是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与引导下所达到的水平。现有水平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意味着水平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儿童自己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是有本质差异的。教育者不应仅仅看到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儿童仍处于形成中的,正在发展的过程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教学与发展理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创造最近发展区,为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

教育活动的目标蕴含着不同阶段的教育和不同性质的教育价值,是教育总目标逐步实现与完成的载体。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师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获得发展。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前,教师对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所要获得的发展的预先统筹与计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第四条是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第一和第五条是关于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关于科学方法和过程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幼儿园课程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总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目标可以分为科学领域课程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园科学课程总的任务和要求。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年龄阶段目标,即是指幼儿园大、中、小不同班级的科学课程目标。因为幼儿园按照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大、中、小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形成每一年龄阶段幼儿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每一年龄段的具体目标应建立在上一阶段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指一次或一个主题的科学教育活动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是由教师自己制订的。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就是为科学课程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服务的,只有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才能将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也是按照以上的层次结构来制订的。本书关注的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要在一次或一个系列科学教育活动中达到的教育效果。它是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特点提出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二)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案例一】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比较、观察、概括的能力,(www.xing528.com)

2.知道树落叶和枯黄的原因。

【案例二】伤心的鲤鱼(大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帮助幼儿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3.引导幼儿学习评价故事中的角色行为。

幼儿园的科学课程有一个总的目标,教师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根据各自的特殊性制订各自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目标,就是每个班具体实施中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活动目标。通过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有的教师感觉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对目标分解感到疑惑,从课程目标到分年龄段的目标,最后是教育活动目标,不清楚怎么样能体现其不同,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有的教师认为,从教育目标纵向结构上分析,科学课程是幼儿园五大课程领域之一,所以教师先根据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制订科学课程的总目标,然后根据年龄层次结构和班级设计适合幼儿个性特点和年龄的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最后一步就是设计具体教育内容的目标。可见,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一方面参考了新纲要中所做的规定,结合本幼儿园科学领域年龄阶段目标,最终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幼儿园制订了本园的总科学课程目标,然后又分别制定了大、中、小班不同的科学课程目标,而具体每个班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全部由教师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目标来制定。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基本反映了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要求,即上层次目标的具体化和分解,但教师在设计时很难把握如何体现不同目标层次的具体化,以及不同年龄段目标的递进性,幼儿园的教师对此疑惑较多。另外,尽管幼儿园教师尝试用不同的文字表述这些要求,但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所以常常使得这些目标“有名无实”,最终无法落实,尤其以感情态度方面的目标为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