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从嫦娥三号、玉兔号到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再到嫦娥五号,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所勾勒描绘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逐梦足迹。
探月逐梦的背后,当然少不了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从大山深处到大海之滨,一路追随、永不言弃;从翩翩少年到白发院士,他们矢志奋斗、不胜不休……
从少年到白头,拿着0.5克月壤发奋研究,欧阳自远一生为探月、逐梦不停歇。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以“月亮”为主题发表讲演(2010年2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摄)
1978年5月,美国送给中国一块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国家决定一半用于科研、一半向公众展出。拿着0.5克样品,欧阳自远和全国各实验室的同事们用了4个多月发奋研究,很快就发表了14篇论文。那时,欧阳自远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块中国自己采回来的月壤。
45年准备、论证,16年探月追梦。从年轻的科研人员到白发老院士,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的欧阳自远一干就是大半辈子,他和同事们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立项报告》,并推动中国的深空探测越走越远。
“生命就这么长,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梦想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欧阳自远说。
2月3日深夜23时许,逼近子时的北京,窗外寒气袭人、窗内一片忙碌。
指令名称不断变化、多目标飞控计划渐次更新……一串串数据印在一位老者厚厚的镜片上,折射出斑斓的光。(www.xing528.com)
23时10分,空气凝固般寂静的几秒过后,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国航天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嫦娥五号月面起飞了,而这位老者却站不起来了。几个小时的久坐,腰部的疼痛让他只能瘫坐在椅子上。这位老者就是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23天是对嫦娥五号十年的检验。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能够顺利完成,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是交考卷的时候。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小问题,连个小毛病都没有,不敢说成竹在胸,但是意料之中。”回首嫦娥五号经历的7年研制、3年储存,作为技术顾问和灵魂人物,叶培建感慨万千。
郑茂琦是长征五号火箭低温蓄压器设计师,从接过设计工作开始,他就下定决心,彻底优化热缓冲导管。经过充分的分析计算,他摸清了导管振动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就在他准备优化设计时,他被告知该导管已经大量生产,报废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他没有放弃,转而投入改制优化的方案设计中。经过多轮的“验证、改进、再验证”,终于完成了优化改进,减小了导管的振动,使得导管抗振疲劳寿命大大提高,实现了蓄压器导管的彻底优化。
邹莹是长征五号火箭控制系统仿真建模负责人,对待仿真试验她永远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严格把控飞行试验状态,不放过任何一条异常曲线,使得仿真试验一直处于高质量运行当中。一旦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她就会主动与设计人员一同查明缘由,解决问题。她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了每条仿真试验曲线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2014年,工作中表现优异、技能水平过硬的佟雪峰首次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初样部装任务,并担任该项目主岗。要实现月壤样品不洒落,并具有良好的层理性,封口器的作用至关重要。就在这时,爱琢磨的佟雪峰提出设计工装,在工装上进行封口器的缝合以达到缝合效果。这个方案得到了技术人员一致认可,但新的困难也随之而来。因为缝合的操作从没实践过,还需从零开始摸索。为了保证采样任务的成功,佟雪峰不分日夜地练习缝合技巧。其间,他在家里认真观察母亲缝衣服、缝扣子,让从事外科工作的妻子演示医生如何进行穿线和打结。为了找到合适的针,他几乎跑遍了家附近的超市。在1000多套封口器的缝合训练中佟雪峰已数不清被针扎了多少次,眼睛酸疼得流过多少泪。而后,佟雪峰摸索出了一整套穿针、引线、打结的方法,并被确定为该型号封口器缝合的专岗,仅此一人。就这样,佟雪峰成为了嫦娥五号“御用裁缝”。后续反复的试验中也表明,佟雪峰缝制的封口器的效果良好,缝点牢固,可有效保证工作,试验合格率100%。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叶培建(左一)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刘站国是液氧煤油发动机领域的总师,30多年工作生涯,他一直从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从方案设计到产品定型,每一个值得回眸的珍贵进展,都离不开他埋首俯身的辛勤耕耘。一次,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试车点火后不久,突然出现爆炸,试验消防系统迅速启动,火很快就扑灭了。还未等警报解除,刘站国第一个冲进了爆炸现场,迫不及待地察看到底是哪个部位爆炸最严重,由此判断导致发动机爆炸的初步原因。顶着发动机试车后强烈的热辐射,他径直跑到了试车前间,钻到发动机喷管下左看右看,生怕错过了什么,又带着些许不甘和难过。高强度的研制工作进度要求,让刘站国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加之饮食不规律和休息不足,致使他的身体情况逐渐表现得越来越不容乐观,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守护着他的发动机产品。
自嫦娥五号轨道器立项起,嫦娥五号轨道器总设计师张玉花就带领团队“白手起家”,展开了攻坚研制之旅。嫦娥五号轨道器是张玉花探月之路上经历时间最长、研制最为艰苦的一个航天器。如今,历经七年研制、三年贮存,终于一朝成功梦圆。小名“秋月”的张玉花,仿佛注定与月亮有缘。她在载人航天领域干了18年,一纸调令来到探月,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再到嫦娥五号,一路走来、从无到有,她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向月球。张玉花总说:“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从探月出发,我们还将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