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飞天梦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好夙愿。
从嫦娥、吴刚和玉兔、月桂树的传说,到中国人在古诗词里对明月千百年来的歌咏,中国人在唐诗宋词里咏叹了上千年。然而,第一次摸到它,还是40多年前的事情。
1978年,中美建交前,美国总统卡特派人给中国送来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块美国宇航员从月球采来的岩石。
这块石头,只有指尖大小,重量仅仅1克。美国人没有说明它的“身世来历”,好像是故意留下了一个谜。
谁能读懂它?时任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的欧阳自远拿着小锤子,小心翼翼地从这块月岩上凿下一角。
美国人为了让这一粒绿豆大的月壤显得大一些,还专门装上了一个带有放大镜的盒子。
就是这一角月岩,成为中国探月的起点。此后两年间,欧阳自远发表了十多篇论文,证明了这块月岩是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采集的高钛月海玄武岩样品,其主要成分为:辉石51.5%、斜长石25.7%、钛铁矿21.4%。
正是从这一粒绿豆大小的月岩石中,中国科学家们读懂了一个现实:探月,是全人类的光荣。但是,只有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国家才能拥有。
1988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应邀访问中国。欢迎仪式上,他谈笑风生:“第一个飞向月球的,是中国传说中的美女嫦娥。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却是一个美国男人,那就是我。”
台下,中国科学家默默站立,寂静无言……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建设初期,老一辈航天人在安宁河中抢建长征桥(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梦想,恰如一颗力量惊人的种子,总能在历经风雨后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在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科学家们开始奋起直追,发愤图强。
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更是我们地球的战略制高点。月球有它独特的条件,它的位置、环境、资源都非常独特,不光是对航天技术、科学认识的后续发展,包括对经济社会建设的后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国自己的探月计划呼之欲出。
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披露中国的探月设想;2004年我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新华社发 郭文彬摄)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86年,中国与美国、瑞典等国家的17家公司签订了代发卫星的意向书和订座协议,中国运载火箭开始进入卫星发射国际市场。科技人员正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对即将送入太空的卫星作最后一次检查。中国的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就是在这里发射的。(新华社发 邹毅摄)
▲ 20世纪70年代,老一辈西昌航天人在荒凉的大山沟里新建卫星发射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中国是继美国、苏联、欧洲、日本后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航天器的国家(地区)。
“嫦娥”奔月,记录了人类迈步深空的又一次崭新探索,更记录了进入21世纪的中国的不懈努力。
相比世界各国的首次月球探测活动,中国绕月探测的起点较高,跳过了飞越式、撞击式等阶段,直接进入了对月球环绕探测阶段。(www.xing528.com)
▲ 199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工位塔架建设安装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回顾中国一路走来的探月之路,可谓精彩纷呈。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遥十四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嫦娥”——“嫦娥奔月”的远古神话终成现实,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树起了第三座里程碑。 (新华社发)
▲2019年6月25日拍摄的远望3号船海上测控的雷达天线。远望3号船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卫星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新华社记者 李雨泽摄)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新华社发)
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丙遥七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刷新了中国探月工程新高度,也是我国火箭首次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2013年12月2日,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用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进入实施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 嫦娥三号探测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巡视器侧面图像(2013年12月16日4时57分摄)。(新华社发)
▲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新华社发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供)
2014年10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遥十二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2014年11月1日,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嫦娥5T”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在探月工程三期采样返回任务中,最终携带样品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对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我国此前尚没有地球轨道以外的航天器完成过再入大气层的返回、着陆与回收经历。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遥三十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19年1月3日,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稳稳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今仍在进行着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
探月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各国正在积极规划和发展月球着陆探测任务,其着陆技术、探测精度较之前均有大幅提升,如果我们不发展,将很快被超越!我国应保持月球探测的良好态势,抢占月球南极探测先机,获取重大探测发现,引领世界探月活动,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 2019年2月15日,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这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数据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的又一次重要应用。(新华社发 国家航天局供图)
▲ 火箭,是连接人与太空的天梯,更是追梦太空的起点。翻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史,就如同翻开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第1次到第300次,中国航天正步入活力十足的壮年。(新华社记者 李国利摄)
▲ 2004年12月1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加加林阿特拉斯宇航中心,几名中国游客在俄罗斯宇航员的保护之下体验太空失重训练的乐趣。当日,参加由假日酒店集团组织的赴俄罗斯体验太空失重实验训练的10名中国游客登上IL—76—MDK飞机,完成了240秒的空中失重训练。他们不仅是该中心自1999年底开始商业旅游项目运行以来首批尝试太空失重实验训练的中国人,也是首个来自亚洲地区尝试这一训练的旅游团。(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摄)
▲ 2002年6月7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几吨重的补给品、空间建筑材料和来自美、俄、法3个国家的7名机组人员 ,成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这是“奋进”号机组人员与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亲切拥抱。(新华社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