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量佳话:史记中齐国淳于髡和阮籍的故事

酒量佳话:史记中齐国淳于髡和阮籍的故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上有一则齐国的淳于髡对齐威王说的关于酒量的话,时齐威王对淳于髡到赵国搬救兵很是满意,设酒宴招待淳于髡。阮籍好酒贪杯也是史上佳话,阮籍容貌魁伟、志气宏放,其性傲然独特、任性不羁,尤其是嗜酒能啸。南北朝也有晋代饮酒遗风,饮酒要充量大。这时的沈文季今非昔比了,可以饮五斗,娶了个老婆也能饮三斗,两口子对饮一天不醉,还照常料理公事,看来酒量是可以操练的。

酒量佳话:史记中齐国淳于髡和阮籍的故事

史记》上有一则齐国的淳于髡对齐威王说的关于酒量的话,时齐威王对淳于髡到赵国搬救兵很是满意,设酒宴招待淳于髡。齐威王素闻淳于髡酒量好,就问先生饮多少酒才能醉?淳于髡回答说: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齐威王感到奇怪,说先生既然饮一斗就醉了,哪还能饮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说:在大王面前饮酒,御史官在后面监督着,我心里害怕伏在地上饮酒,不过一斗就醉了。若有贵客,我讲究礼节敬酒,跪下起来几次,饮不过二斗也就醉了。如是朋友交游,多年朋友久不相见,一旦相见叙旧甚欢,饮五斗才醉。如是周围的人相聚,有男有女,划拳打码,挨挨察察,以目传情,我饮八斗也不会醉。如若喝到天晚,男女同席喝得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送客而把我留下,这时女人们的衣服散乱,散发出香味,我是最高兴的时候了,能喝一石。“故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淳于髡的这番话是讽喻齐威王的,说的是万事都不可极端,极端了就会出乱子。“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1]齐王听懂了淳于髡的奉劝,善于纳谏,改掉了彻夜喝酒的陋习。不管酒量大小,都不能走向极端,不能不节制和乱性。汉代的于定国酒量就很好,“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2]

三国魏国的原别酒量很大,但为求学而能克制自己。原别自幼家贫,父亲早死,但他酷爱学习。成年后认为单学书本不行,还必须要走向社会,广泛交友,于是外出游学。“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原别八九年间滴酒不沾,四处寻师访友,临别时,朋友都以为原别不会饮酒,只以肉食相送。在最后一个朋友处,原别说:本来是能饮酒的,但是怕饮酒荒废思维和学业,所以断酒了。今天就要远别归乡了,可以喝两杯。“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3]

魏晋落拓不羁之风尚深刻影响士人墨客,历史上这一时期的好酒贪杯者尤为显著,风格各异,个性迥然。山涛饮酒有八斗之量,“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山涛的酒量,已经喝出规律了,皇帝好玩,不断给山涛加酒,但山涛只喝到八斗就不喝了。山涛的小儿子简,也是“唯酒是耽”,但是没有山涛的好酒量,“置酒辄醉”。[4]晋人饮酒,因普遍好酒量,所用酒杯可能很大,所以才有“杯弓蛇影”之成语。乐广喜欢喝酒,他有一个亲友,很久没来做客了,乐广问其原因,亲友回答说:“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5]原来亲友喝酒时,见酒杯中有一蛇影,心中恐惧,又不好不喝,回去就患病了。乐广一寻思,原来壁上挂有一弓,倒映在墙上就像一条蛇,杯中蛇影就应当是弓的倒影。于是乐广把酒杯置于此前喝酒的地方,果然是如此,乐广把这个道理告诉亲友,亲友心中的病一下就好了。(www.xing528.com)

阮籍好酒贪杯也是史上佳话,阮籍容貌魁伟、志气宏放,其性傲然独特、任性不羁,尤其是嗜酒能啸。本来阮籍有济世之志,但看到魏晋之际,天下混乱,名仕难以保全,于是沉醉于酒中,不参与世事。文帝看上了阮籍的女儿,为武帝求婚,每次登门,阮籍竟长醉不醒,一连六十天,文帝都无法提亲。朝中诸官不做,阮籍听说步兵营的人善于酿酒,有陈酒三百斛,便主动要求去做步兵校尉,好守着酒缸喝酒。阮籍是孝子,而他的孝道也离不开酒,听到母亲的噩耗,“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在葬礼上,“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阮籍有爱美之心,但不乱性。“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邻居卖酒的少妇有几分姿色,阮籍就经常去买酒喝,喝醉了就睡在少妇旁边,阮籍不避嫌,少妇的丈夫也没有一点疑心。侄儿阮咸,有酒量,但是“耽酒虚浮”,不为武帝所用。阮咸的酒量之大,饮酒不用杯,“诸阮皆饮酒,咸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6]阮咸等人饮酒围坐在大盆周围,人猪共饮,传为一时佳话。周顗酒后敢于直言,得罪了权贵,但也因酒过失,只做到仆射官职,即使仆射位上,也是终日酣醉,时人号称“三日仆射”。周顗酒量甚好,“顗在中朝时,能饮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偶有旧对从北来,顗遇之欣然,乃出酒二石共饮,各大醉。及顗醒,使视客,已腐胁而死”。[7]直到把客人喝醉死了,此人也仅醉而已。

南北朝也有晋代饮酒遗风,饮酒要充量大。《南齐书》记载,“明帝宴会朝臣,以南台御史贺咸为柱下史,纠不罪者。文季不肯饮酒,被驱下殿”。沈文季不肯饮酒,从文中看,不是文季有意要忤逆明帝,他还没那个胆量,可能当时确实没有酒量,所以被驱赶下殿,实在没有面子。也许此后文季就开始练酒量,到他出任吴兴太守时,“文季饮酒至五斗,妻王氏,王锡女,饮酒以至三斗。文季与之对饮竟日,而视事不废”。这时的沈文季今非昔比了,可以饮五斗,娶了个老婆也能饮三斗,两口子对饮一天不醉,还照常料理公事,看来酒量是可以操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