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居民财富增长迅速
截至201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按照平均汇率换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保持了2010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的纪录,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约占全球总量的1/6。2018年美国GDP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24.2%。中美GDP规模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之差从2014年的约9%(22.51%-13.45%=9.06%)缩小到2018年的7.5%(24.2%-16.7%=7.5%)[12]。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从全球的制造大国逐渐转变为全世界的消费大国、资本大国和财富大国,并伴有一个需求迅速膨胀的资本与财富管理市场。瑞信发布的《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百万富翁人数迅猛增长,由2000年的仅4.1万人增至2018年的350万人,相当于全球总数的8.4%,增幅逾80倍。2014年即已超过日本,2018年年中成人人均实际资产达32 640美元。中国的财富增长中逾75%来自非金融资产,非金融家庭资产的占比由2017年的61%上升至2018年的62%,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依然强劲的势头。平均债务仅为4 690美元,相当于总资产的9%。虽然市场对中国家庭债务的增长表示担忧,但按照国际标准来看,这一债务比例依然较低。预计未来5年中国的财富将进一步增长23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中的占比将从2018年的16%升至2023年的逾19%[13]。
(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早在2013年,我国就以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元人民币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2018年达到30.51万亿元人民币[14]。如此规模巨大的对外经济活动,需要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其他相关领域放松管制,促进贸易便利化。为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应当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不仅是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此外,中国的储蓄率处于高位波动,储蓄率超出国内投资需求的部分需要采用“走出去”方式加以消化,以外汇储备或对外投资方式来实现内外经济平衡。一旦对外投资环境向好,国内市场主体愈加成熟与健全,在通胀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指日可待。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会引发资产泡沫化等潜在风险,应施加必要的监控手段。
(三)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相辅相成。目前,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实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中国香港以其天然的区位禀赋、国际化的金融业务流程、雄厚的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的制度优势等,成为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首选之地。目前包括现金流通、结算系统、信贷、证券及衍生产品在内的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雏形已构建,以后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共同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围绕中国香港与上海“双城”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分工与协作将有待深化。(www.xing528.com)
(四)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
当下存款利率已在一定范围内放开,但贷款利率仍受管制,利率市场化进程即将提速。可以预计,相关投资者势必充分运用利率类衍生品对冲风险。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已有的IRS、债券远期、远期利率协议和国债期货市场的交易将更加活跃,投资者主体会进一步壮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更大拓展。后续或将推出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债券期权、IRS期权等新品种,这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品种,使其在投资组合中有效运用利率衍生品工具主动管理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和利率衍生品工具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五)自贸区发展和金融开放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风向标,是中国加入WTO实现贸易自由化后又一重大创举,使得中国资本市场朝着国际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自贸区的设立使上海成为新一轮制度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是全国性对外开放的重要探索,包括金融制度探索和经济管理体系探索。从金融制度层面来看,其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政府监管职能转变、建立联动机制等方面。从经济管理体系层面来看,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机制,将行政部门管理限定在负面清单之内,由此,将引致金融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主体的创新理念的重大转变。因此,自贸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的逐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有助于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的自由流动。现阶段,自贸区新片区的规划应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要素,不仅要在原有自贸区创新基础上进行深化,更要有所突破,真正做到“境内关外,来去自由,风险可控”。依托自贸区建设,上海将进一步向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迈进。
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规范与完善,金融资产管理的征信模式或将从传统的核心资产质押、抵押模式,向收集分析财富管理需求者动态信息转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上海国际金融建设提供信用背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