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有基础出发,首先,分析上海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包括金融中心布局、金融产业、金融技术(互联网发展)等方面;其次,从理论上研究金融创新、金融功能与金融中心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次,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从金融制度创新、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国际化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控制等方面深入展开分析;最后,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到2020年基本达成的目标以及到2050年的发展愿景。
本书共分十二章,从国内外环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市场、创新环境和风险控制等角度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索。
第一章,导论,主要从金融中心建设理论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实践的梳理,引出本书的研究逻辑,即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功能完善,进而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第二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现状与主要问题,主要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基础进行分析。在短期内,世界经济仍然难以回归强劲增长,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因素正在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就国内经济情况来看,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居民财富持续增长、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自贸区内的金融便利化,以及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因素,均为上海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可能,但与发达经济体的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在服务水平与国家环境两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章,金融功能、金融创新与金融中心,重点分析了金融创新对于金融中心发挥融资功能、投资功能、定价功能以及宏观调控功能四大功能的作用,为后续各章讨论金融创新在建设金融中心时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第四章,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融资功能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金融中心政策形成和决策机制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至关重要,良好的金融制度应当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经营环境、税收优惠、平等的竞争环境、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制度、较低的监管成本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在制度上进行锐意创新,突破决策体制短板,大力革新混业经营趋势下的监管体制。
第五章,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从互联网思维出发,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有机融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对市场风险缺乏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快速健康成长的营商环境也尚未形成。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进入“分类监管、协调监管、有序竞争”的发展阶段,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通金融、投资、贸易之间的体制隔阂。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的关键力量,需要以新的框架和思路推动上海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金融体制创新。
第六章,金融结构与直接融资发展创新。本章从金融结构理论出发,指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研究金融发展和创新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结构不断演进和变化,金融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资本市场波动大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助推经济创新转型发展,应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同时不能把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作为保增长的手段。(www.xing528.com)
第七章,我国金融结构现状不足及原因分析。当前银行仍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金融组织形式,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又是银行体系的主体。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并配置给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因此,国有金融组织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金融组织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中小金融机构也逐步发展成为金融组织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八章,资本市场创新。我国资本市场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繁荣发展,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未来,资本市场应发挥其多样性的功能,实现市场结构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演化、从“大一统”市场向细分化市场板块发展的趋势。
第九章,金融国际化创新。目前,上海已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在新一轮的金融业开放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深度融合,并助推上海成为全球最大的在岸人民币产品市场。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与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实现创新与联动,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金融市场开放创新的新平台、新机制、新产品、新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特征。
第十章,金融创新的环境优化。借鉴金融生态环境理论,将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基础要素以及根本要素。在具体阐述未来上海金融创新环境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具体路径进行了剖析。
第十一章,金融创新中的风险防范。由于上海金融市场内在运行机制还不完善,投机因素、外部冲击经常会造成各类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而随着金融市场之前关联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内在和外来市场风险也极有可能叠加并进一步放大,金融监管应该标本兼治,高度重视提升市场主体的经济理性,不断提升国民理性的博弈均衡,调整金融资源对产业的流向。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司法为其营造规范的交易环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金融创新,为宏观经济风险和本地金融风险提供化解之道。
第十二章,迈向2050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中长期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等因素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就国际经验看,国际金融中心存在一定的“替代—转移”关系。深刻认识这一关系并把握其规律对上海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心,将是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全面强化上海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定价能力,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笔者认为,到2030年,上海将全面超越东京、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成为东亚地区脱颖而出的金融中心;到2050年,上海将成为与纽约、伦敦实力相当的全球金融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