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一座令人惊叹的珍珠宝塔

《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一座令人惊叹的珍珠宝塔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珍珠塔》改编自清朝乾隆年间的长篇弹词名作《珍珠塔》,原作全名《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说着,方朵花吩咐仆人:“去禀报小姐,把珍珠塔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等到珍珠塔被拿到客厅时,所有见多识广的贵妇人都屏住了呼吸:天哪!这是一尊用珍珠穿成的宝塔,流光溢彩,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且不说那么多珍珠值多少钱,光这巧夺天工的手艺,也是闻所未闻啊!

《珍珠塔》改编自清朝乾隆年间的长篇弹词名作《珍珠塔》,原作全名《孝义真迹珍珠塔全传》。

俗话说“夫荣妻贵”,可是陈御史的夫人方朵花每逢别人恭维她说“夫人你的命真好,嫁了个那么好的丈夫”时,都会微微一笑说:“我才不靠丈夫呢!”

这一天是陈大人的生日,府里的后院又有一大群女客围着陈夫人,夸她命好,嫁得好。陈夫人得意地一笑说:“陈家算什么!我娘家那才叫富贵,那才叫气派呢!我父亲是前朝宰相,我三个哥哥不是高官就是驸马,我们家珍珠铺地,钻石猫眼当小孩子的弹子随便弹着玩。你们不相信?来,给你们看看我娘家带来的一样宝贝!”说着,方朵花吩咐仆人:“去禀报小姐,把珍珠塔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

等到珍珠塔被拿到客厅时,所有见多识广的贵妇人都屏住了呼吸:天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巧、这么华贵的宝贝啊!这是一尊用珍珠穿成的宝塔,流光溢彩,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且不说那么多珍珠值多少钱,光这巧夺天工的手艺,也是闻所未闻啊!大家都在心里酸溜溜地想:这方朵花果然气派,谁能拿得出这样的好东西?真不愧是相府的千金啊!很多人在心里盘算,他们方家随随便便拿出来的东西都这么惊人,那在河南信阳的方家老宅,该多气派啊!

正在方朵花洋洋得意时,忽然有仆人来禀报:“夫人,方卿公子来了!”方朵花一听,高兴地笑了起来:“那是我的侄子啊!快请他进来。”旁边的夫人们很识趣,心想:人家姑姑和侄子见面有话说,我们还是告辞吧!方朵花正想炫耀方家的富贵呢,哪里肯错失这样的机会?不待她们起身便忙说:“别客气,你们尽管坐,正好一起见见我的侄儿!”

那些阔太太心里也好奇,到底方家少爷会有多气派?所以,一个个便真坐在那里没走,等着再见见世面。

没有想到,仆人却领着一个衣衫破旧的青年书生走了进来。

这书生走到方朵花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说:“参见姑母!”

阔太太们相互看看,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难道这就是陈夫人的侄子?他们家不是很有钱吗?怎么穿成这样?

方朵花当然看到了这些阔太太讥笑的神情,顿时觉得这个侄子太给自己丢脸了。恼恨地想:我正在跟别人炫耀方家的富贵,怎么你穿成这样就跑来了?连忙说:“你先去书房等我吧。”

方卿在书房等了很久,方朵花才出现在门口,见到他,冷冷地问:“怎么了?”方卿伤心地说:“家里遭了火灾,所有的家产都付之一炬,现在连吃饭都很困难了。我的老母亲只好暂时住在庙里,没别的办法,让我来襄阳找姑妈借钱。”

方朵花一听说侄子是来借钱的,眼睛一翻,冷冷地问:“借?说得好听,看你这穷酸的样子,怎么还?”方卿看出姑妈的势利,可是人在屋檐下,只得低头,继续小心地说:“我准备上京赶考,一旦能够考中功名,做了官,就能够还钱。”“赶考?就凭你?哈哈哈哈……”方朵花像听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样,肆无忌惮地笑出了声:“就凭你现在这穷酸相?做梦吧!你就不是那块料!”

自从进门以来,方卿已经忍了姑妈很久,没想到,现在姑妈还变本加厉地讽刺自己,这还是自己的亲姑妈吗?他挺直了脊背,冷冷地问:“姑妈怎么知道我考不上?”方朵花傲慢地说:“我就料定了你这个穷鬼一辈子没出息!”“你敢跟我打赌吗?”方卿赌气问。方朵花又笑了,得意地说:“赌就赌,谁怕谁啊!我今天就跟你打这个赌。如果你能考中,我情愿头顶香盘,三步一磕头地跪着来接你。”“好,一言为定!”方卿看着姑妈的眼睛定定地说。然后,一甩袖子就走了。

方卿刚刚离开厅堂,准备出大门时,忽然被一个丫鬟拦住:“方公子,小姐有请。”

方卿还记得自己这个表姐,她的名字叫陈翠娥。小时候,表姐在自己家里长大,自己的母亲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两个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来感情很好,可是今天,方卿被自己的姑妈连番挖苦讽刺,心想:妈妈势利,女儿也一定是个势利的人。当年我们家富贵,你和我亲亲热热,现在我们家败落了,恐怕你也是来奚落我的吧?

虽然他不想去,但是丫鬟不管这么多,连拉带扯的,把他拉进了后花园。

陈翠娥已经站在花园里等方卿了。见到他来,陈翠娥温柔地问:“舅妈怎么样了?”虽然表姐还像以前那样温柔,可是现在的方卿满肚子气,便冷冷地说:“我们母子的事情我自己能解决,不劳费心。”陈翠娥看方卿的样子,心里明白,一定是母亲势利,伤害了他。可是作为女儿,她也不能说母亲什么坏话,只好说:“你现在一定需要银子,我准备了一点。”“不必了!”方卿冷冷地拒绝。

陈翠娥见方卿这么冷漠,知道他被自己的母亲伤了自尊,一定不肯接受自己的馈赠,这可怎么办呢?忽然,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对方卿说:“你在这里稍微等一下,我去去就来。”说完就回绣楼去了。

方卿站在花园里,还在那里生闷气呢,就听丫鬟说:“方公子不肯要小姐的银子,我这里倒是有一点自己的积蓄,你一定要收下!”方卿当然不肯拿,丫鬟却赌气说:“得罪你的是我们夫人,你要是连我的钱也不肯拿,不是把我们陈家上上下下都看作夫人那样的人了吗?”方卿被她说得一愣,心想:是啊,我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啊!回想在见姑妈之前,他已经先拜见了姑爹,当时姑爹对他非常热情,拍着胸脯说凡事有他帮忙。也许,姑妈的作为真的只是她自己一个人势利,自己真不该辜负陈家其他人的好意。

正这么想,就见陈翠娥手上拿着一个盒子走了回来。她把盒子交给方卿说:“这是一盒干点心,是带给舅妈的。”方卿想拒绝,可是陈翠娥却沉下了脸,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舅妈的。你怎么能够拒绝我给舅妈的礼物呢?”方卿没有话可说,的确,人家送给母亲的东西,自己怎么能随便代替母亲拒绝?想了想,只是一盒点心,也不算什么,便冷着脸伸手来接。

看见方卿来接点心盒,陈翠娥却不撒手,她看着方卿的眼睛,似乎很不放心地叮嘱说:“表弟你要记住,这一路上再饿你都不要吃这盒点心,一定要回到家之后带给舅妈。还有,你要注意,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把点心盒放在枕头底下,千万不要丢失了。如果搞丢了这盒点心,你就辜负我对舅妈的一份心意了。”

方卿听到她这么啰啰唆唆地叮嘱,心里更不高兴了,心想:果然是吝啬的母亲生出个吝啬的女儿来!不过是一盒点心而已,还值得你这么千叮咛万嘱咐的?便赌气说:“既然你这么不放心,那就把它拿回去吧,你的心意我带到就可以了。”陈翠娥听他这么说,连忙道:“那可不行,这盒点心你无论如何也要拿走。”

方卿终于从表姐手上接过点心盒,可陈翠娥还是很不放心地继续在边上叮嘱。弄得方卿心里特别不高兴。眼看天快黑了,方卿说:“我还要急着回去呢。”陈翠娥没办法,只好依依不舍地与他分了手。(www.xing528.com)

方卿刚走出去没多久,忽然听见身后有马蹄声,有个人在喊:“侄儿,留步——”

方卿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姑父陈大人带着老管家骑着马追了上来。陈大人追上了方卿,气哼哼地抓着他的手腕说:“走,跟我回家去!一切都是你姑妈不对!回去我说她!你放心,陈家我做主,你跟我回去用心读书,姑爹绝不亏待你!”

方卿却说:“不,我已经对天发誓,考不上功名,绝不回来。”陈大人急了,道:“孩子,不要赌气!”方卿却说:“我这不是赌气,我就把姑妈的话当作激励吧!”

陈大人见他这么有志气,心里十分高兴,看着他,忽然问:“你定亲了吗?”方卿苦笑:“我家现在都破落成这样了,怎么定亲啊!”“那正好!”陈大人爽朗地大笑起来,说:“你这么有志气,我很欣赏!这样吧,我把你翠娥表姐许配给你。”

听到这话,方卿的心中涌上了一阵暖流: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姑妈这么势利,反而是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姑爹,深明大义,不仅不嫌弃自己,还要把独生女儿嫁给自己。但是自己现在身无分文,会不会耽误表姐呢?陈大人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你别担心,我女儿和她妈妈不一样,不是个势利的人!再说了,我看你气度非凡,一定才高八斗,肯定能够成功的。”见姑爹这么真诚,方卿大为感动,连忙重新向姑爹行礼,说:“拜见岳父!”陈大人见方卿答应了,哈哈大笑,说:“好,那我不留你了,你赶快回家准备赶考,我等你的好消息!”

从湖北襄樊到河南信阳,现在的高铁不过是一个小时的事情,可在古代,方卿却要走上一个多月。这个时候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在一个风雪天,方卿赶路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身上背的包裹摔在了地上。那盒点心便从包裹里跌了出来,盒子盖也被摔得打开了。方卿急忙收拾包裹。风雪中,他忽然看到一阵耀眼的光华,心中很奇怪,拿出来一看,吓了一跳:原来盒子里面根本就不是什么点心,是一座珍珠塔呀。

到了这个时候,方卿终于明白为什么表姐当日千叮咛万嘱咐,也终于了解了表姐的一番心意,深深懊悔错怪了表姐。他捧着珍珠塔陷入沉思,却没有注意身旁出现了一伙强盗。这群人见到珍珠塔,眼睛都红了,一拥而上抢走了珍珠塔,还把方卿打倒在地。

陈翠娥自从把珍珠塔给了表弟后,心中也在暗暗祈祷他能够平安到家,能够借着珍珠塔重振家业。几个月后的一天,她的父亲忽然高高兴兴地把她喊过来,说:“我在外面的店铺里看到了一座珍珠塔,居然跟我们家的一模一样。我一高兴,就把它买了下来,准备给你凑成一对。女儿,把我们家的珍珠塔拿出来,我们来比一比,是不是一模一样?”

陈翠娥一看到父亲拿出的珍珠塔就急了。只有她知道,自己家的珍珠塔已经给了表弟,世界上只有一座这样的珍珠塔,怎么又会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呢?这肯定就是给表弟的那个啊!再一问父亲这珍珠塔怎么来的,陈大人说:“官府捉拿了一伙强盗,是这伙强盗的。”

陈翠娥听到这话,只觉得天旋地转:完了,我害了表弟!表弟一定是糟了这伙儿强盗的毒手啊!都怪我呀!如果不是我把珍珠塔给了表弟,他怎么会惹来这杀身之祸啊!又急又怒之下,陈翠娥病倒了。

其实,陈翠娥想多了,方卿并没有死,他被寺庙里的方丈救了起来,还留在寺庙里养伤、读书。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就中了状元,被封为七省巡按,重新来到襄阳。他故意穿上破旧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流浪艺人,又到方府来了。他要再见一次姑妈,三年过去了,他要看看姑妈是不是还像原来那么势利!

拓展

道情是一种用渔鼓、筒板伴奏的民间说唱曲艺形式,唐朝就已出现,至今仍在湖北、江西、四川等地流传。

方朵花看见打扮成流浪艺人的方卿,仍旧是那副嘴脸,冷冷地说:“你不是曾经发誓说,考不上功名当不了官就再也不登我的门吗?怎么现在成这样了?”方卿装作惭愧的样子,说:“姑妈,我现在才知道,功名不是这么好考的!”方朵花看他手上的渔鼓,讥诮地说:“那你就给我唱几段道情吧,唱得好我还能给你几两银子呢!”

方卿立刻打起了渔鼓,唱起了道情。他先唱了苏秦的故事,说苏秦的家人如何前倨后恭,在苏秦落魄时一副嘴脸,苏秦发达时又换了一副嘴脸;又唱了吕蒙正,说吕蒙正如何少年时贫寒,后来发奋读书成了宰相……方卿这是在借古讽今,可他的姑妈还是听不出弦外之音来。

正在这时,陈大人回来了,一听说方卿来了,非常高兴,来到内堂见了他,也不理夫人,说:“太好了,你表姐以为你遭了不测,人都病倒了!现在你回来了,太好了!来人,去请小姐!”陈翠娥听说方卿回来了,也万分高兴,一见面就说:“表弟,见到你太好了!走,跟我见舅妈去!”

原来,当年方夫人见儿子迟迟不回,一路找了过来,病倒在襄阳附近的一座尼姑庵里。正巧那天陈翠娥以为表弟遭遇不测,去庙里为方卿祈福敬香,遇到了自己的舅妈。这三年来,她一直把舅妈安顿在庵堂里,经常去看望、照顾。现在听说表弟回来了,当然喜不自胜。方卿是个孝子,听说自己的母亲在这里,也顾不上再与姑妈周旋了,急忙换了官服,去庵堂接回了母亲。

等到方卿穿着官服、接了母亲一起回到陈府时,方朵花傻眼了。方卿看着姑妈,故意问:“三年前我们是怎么打的赌?”

方朵花惊得说不出话来,难道她还真的要头顶香盘?这得多丢脸啊!可是想要食言,方卿正瞪着自己呢!正在尴尬的时候,方夫人从轿子里走了出来,训斥儿子说:“你怎么做了官就这么对姑妈说话?我们方家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势利小人?”

方朵花脸更红了,她当然听得出来,方夫人明面上是教训方卿,其实是在数落自己啊!这个时候她也深深后悔自己的行为,惭愧地向方夫人施礼说:“嫂子,你别说了,一切都是我的错!”既然方朵花已经当众认错,大度的方夫人更是什么也不说了,笑着拉起她的手:“我们现在是儿女亲家了!”

珍珠塔依旧光华璀璨,历尽磨难的方卿和陈翠娥,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幸福团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