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才子孔尚任根据明末清初的一段真实历史写成的作品。这部作品开启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统,涉及了爱情、政治两条线索,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此后的很多剧作、小说以至当代的一些影视剧作都沿用了这种结构,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描写大时代的风云变幻,给人无尽的苍凉之感。
明朝末年,有一个名叫魏忠贤的太监专权,当时人称九千岁。有很多无耻的官员拜在了他的门下,认他做义父,甚至是干孙子,这些人被称作“阉党”。在这片乌烟瘴气中,有一批正直的知识分子一直与魏忠贤作对,他们的领袖曾经在江南的东林书院教书,所以被后人称为“东林党人”。阉党和东林党人的争斗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崇祯皇帝上台,剿灭了魏忠贤,阉党的势力才受到大打击,其中很多人被罢官回家,这些人被称为“阉党余孽”。虽然他们保住了性命和财产,但是那段依附魏忠贤的经历让他们名誉扫地,正直的人都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崇祯末年,南京城里隐居着一个大才子,他的名字叫阮大铖。阮大铖擅长吟诗、画画,尤其擅长写戏曲剧本,而且他还能指点家伎们排练演出。此时,他刚刚写完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名作《燕子笺》。其实,这个看起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风流才子,心里很焦虑:南京城虽然才子云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与他交往,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阉党余孽。虽然他有钱、有文化,却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这让阮大铖很苦恼,他一直想找个机会重新进入当时的文化圈。
正在这时,一个名叫杨龙友的朋友告诉阮大铖,著名的才子侯朝宗爱
拓展上了秦淮河畔的李香君,正准备与她结婚呢。阮大铖一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天启时期,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明末江南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天启时江南张溥、陈贞慧等初结应社,崇祯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苏州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南明弘光时,屡受马士英、阮大鋮的迫害。清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吴应箕、陈子龙等参加抗清,殉难。顺治九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解散。
当时的南京,是会考所在地,荟萃了许多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才子,他们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他们中的很多人文学风格和政治主张都与东林党人很接近,有的甚至是东林党人的学生。他们在南京组成了文学社,名叫“复社”。这个复社虽然只是当年的学生社团,但由于这些学生身份特殊、才华卓著,基本上被人看作“东林党”的预备队。复社中,有四个领袖人物,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微”,被人称作“复社四公子”,侯朝宗就是这“复社四公子”之一。阮大铖想,如果能与侯朝宗攀上关系,让他为自己美言几句,何愁进不了南京的文化圈呢?
阮大铖打定了主意,他想,虽然侯朝宗的父亲是大官,可是他此时一个人在南京读书,手边一定没有现钱。要结婚就要给聘礼,那是需要很多钱的——所以侯朝宗这个时候一定很苦恼!而他自己正好有钱!他想:我用我的钱去帮助侯朝宗,侯朝宗肯定会很感激我,就会在复社的朋友们中替我说好话!这样一来,复社的人不就能接受我了吗?最起码,不用整天骂我是阉党余孽了,我日子也能好过很多啊!于是,他让杨龙友悄悄给侯朝宗送了500两银子。杨龙友立刻明白了阮大铖要干什么,他没有告诉侯朝宗这些银子真正的出处,只说是自己送给侯朝宗结婚用的。
正如阮大铖所料,侯朝宗在秦淮河边见到了美丽的歌姬李香君,对她一见钟情,想与她结婚,手边正缺钱。此时一看杨龙友送了银子过来,非常高兴,也没有问太多,就拿着这笔钱与李香君开开心心地在李香君所住的媚香楼结婚了。
婚后不久,杨龙友来媚香楼探望他们。侯朝宗自然要感谢杨龙友的慷慨解囊,这个时候,杨龙友实话实说了。他把阮大铖借钱的事实和目的和盘托出。他说,阮大铖很后悔,当年不该糊里糊涂地依附魏忠贤,现在他只希望复社的朋友们能够给他一个机会,希望侯朝宗能够帮他这个忙。
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侯朝宗拿了阮大铖那么多银子,也有些动摇了,心想:也许阮大铖真的已经改过自新了?他借给我这么多钱,让我能娶到李香君,这是多大的人情啊!他的要求好像并不过分,这个人情我应该还啊!于是就点头答应了,说自己会找机会跟朋友们说,放过阮大铖,接受阮大铖。
“不可!”他的话音刚落,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两人回头一看,不知何时,李香君已经站在他们身后,脸若凝霜,手上捧着一盒金银珠宝走到杨龙友面前,冷冷地说:“请把这些都给阮大铖拿回去!我不要!”
侯朝宗意外地看着李香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这时候的李香君也一脸严肃地看着他。她对着侯朝宗义正词严地说:“相公怎么这么糊涂!阮大铖是个什么样的人?连我这样的歌姬都知道!相公你是一个读书人,怎么能这么不分是非?又怎么能被这些金银首饰收买?我李香君要嫁的,是堂堂正正的君子!这些绫罗绸缎和金银珠宝我从来就没看在眼里!当时,就算你没有送我这些,我一样会嫁给你!现在,又怎么会让你为了给我的这些嫁妆聘礼就改变了自己的处事原则?早知道是阮大铖给的,这些东西我就根本不会要!让他全部拿回去!”
杨龙友和侯朝宗听李香君这么说,内心大受震动,他们都想不到,一个柔弱的歌姬居然有这样的气节!尤其是侯朝宗,他与李香君一见钟情,是喜欢她的美丽聪慧、歌喉婉转,只知道她艺术眼光高超,可以做自己的艺术伴侣,却想不到她柔弱的外表下还有这么坚强的个性和政治操守!面对立场比自己还坚定的李香君,侯朝宗的内心生出许多惭愧!他激动地握住了李香君的手,动情地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真的没有爱错人!原来,我只是爱你,可从现在开始,我尊敬你!你不仅仅是我的爱人了,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希望你以后也能继续像朋友一样,指责我的过错!”
经过这一番,侯、李二人的感情也更深厚更坚定,阮大铖却是气急败坏。他想:我巴巴地给人钱还被人骂、被人嘲笑,真是脸都没地方搁了!侯朝宗、李香君,你们千万别落在我手里!
如果换作其他时候,也许阮大铖一辈子也没机会报复侯朝宗,可是没想到,正在秦淮河边一片吟风弄月的诗酒繁华中,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北京失陷,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亡了!这个消息让南京的官员们十分震惊。当时的南京是明朝的陪都,保留了一整套官员和行政机构,这套体系可以立刻运转起来继续履行国家的职责,只是,一个朝廷仍然需要一个皇帝。于是,拥立谁来当这个新皇帝,成了南京官员们考虑的头等大事。
当时的文武大臣们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立桂王,一派主张立崇祯皇帝堂兄的儿子,小福王朱由检。侯朝宗等复社文人竭力反对拥立福王为帝,他们都听说这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品行恶劣,一旦当皇帝一定会是个昏君。然而来不及了,一个名叫马士英的大臣已经悄悄去把福王接来南京,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古人都有“忠君”的思想,一旦皇帝已经登基,大家也不好再反对了,只能认了这个皇帝。中国历史也就开启了短暂而动荡的“南明”王朝时代。
马士英因为拥立皇帝有功,被封为丞相,大权独揽,他知道朝中很多人反对自己,就急着给自己拉一个帮手。这个时候,他想起来了:好友阮大铖正在南京啊!他立刻给阮大铖加官晋爵,一夜之间,阮大铖扬眉吐气了。
一经上任,阮大铖就开始计划报复那些曾经嘲笑过他、打击过他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复社的才子们。他列了一张抓捕名单,让人按照名单去抓捕。杨龙友一看,名单上头一个就是复社四大公子。杨龙友虽然与阮大铖有交往,可是他的内心也是有正义感的,不忍心侯朝宗他们遭到阮大铖的毒手,就悄悄地把消息告诉了他们。
侯朝宗一听阮大铖起复为官,也知道自己即将大祸临头。朋友们都劝他暂时离开南京躲一躲。可是能够去哪里呢?——“扬州!”
当时的扬州,由兵部尚书史可法亲自镇守。史可法是一个受众人敬仰的忠臣、君子,而且,扬州是南京的门户,是阻隔清兵南下金陵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军事上是重中之重。侯朝宗想来想去,只有扬州才最合适,他只好与李香君挥泪而别,准备去扬州帮助史可法守城。临别之际,侯朝宗取出一把扇子,在白扇面上题了一首诗,交给李香君,作为两个人爱情的信物。(www.xing528.com)
虽然侯朝宗被逼走了,可阮大铖还是不甘心,他想到李香君,依然生气。正在这时,他听说马士英的亲戚田仰想娶一个美丽的小妾,就怂恿田仰去娶李香君。田仰也早就听说李香君是个有名的美人,便派人到李香君家,强行说媒。
李香君的养母名叫李贞丽,听说田仰要来强娶,心中很忧虑,但是又想,侯朝宗走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许一辈子都回不来了,田仰是马丞相的亲戚,不好得罪,便劝李香君改嫁。李香君毅然拒绝了,她明确地告诉母亲:“侯公子走的那天我就发誓,绝不下楼!要我嫁给别人?休想!”
李香君虽然拒绝了田仰的求亲,但是田仰仍然不死心,强行派来了一顶花轿,要把李香君抬走。李香君急了,手中紧紧握着那把侯朝宗送给她的诗扇当武器,凡是来拉她下楼的丫鬟都被她打退。可她毕竟是一个弱女子,实在是支持不住了,到最后,眼看自己就要被拉走,李香君把心一横,对着墙角的花盆一头撞了过去,顿时撞得头破血流,昏迷不醒。旁边的人都傻眼了,他们万万想不到,李香君宁死不屈。现在看她的样子也不可能上花轿去拜堂成亲了,可是田家又不好得罪啊!没有办法,李香君的养母只好代替李香君上了花轿。媚香楼里,只剩下了昏迷不醒的李香君。
第二天,杨龙友不放心,带着朋友来到媚香楼看望李香君。这个时候,李香君仍旧昏沉沉地没有醒来,手上还紧紧握着那把扇子。杨龙友看到扇子上已经溅上了李香君的斑斑血迹,他的内心十分震动,正好看到旁边有些盆栽,便挤出花草的汁液为墨,借着那斑斑血迹,在扇面上画出了一树盛放的桃花。
朋友们看到杨龙友的妙笔丹青,都拍着手称赞。这树桃花正是李香君的象征!李香君的外表像桃花一样娇弱,个性又像桃花一样坚强!
过了一会儿,李香君悠悠醒来,发现自己的扇子上多了一树桃花。再一问,原来是杨龙友的手笔,心中十分感动。这把扇子原本是侯朝宗的,上面有侯朝宗亲手题写的定情诗,又溅上了李香君的鲜血,被画成了一树明艳的桃花。大家说,这把扇子就该叫作“桃花扇”啊!杨龙友把桃花扇还给李香君,祝李香君能够与侯朝中早日团聚。大家一再担忧:阮大铖一定不会放过李香君和复社中的其他人的,复社的才子们觉得,一定要先铲除马世英和阮大铖,南明王朝才有希望振奋精神,抵抗外敌。可是,怎么样才能对抗这两个权臣呢?
复社四公子中的另外两个人陈定生和吴应箕突然想到一个人:左良玉。
左良玉是东林党人,但是与东林党人大多是文官不同,他是一个手握十万重兵的统帅,此时正驻守在江西、湖北一带。他们心想,如果能说服左良玉,带着重兵来到金陵,一定就能铲除奸党。一想到这个,他们立刻动身,去说服左良玉。
果然,左良玉一听说现在朝廷中阉党当道,迫害东林党,勃然大怒,调动大军就要奔赴金陵。
左良玉一走,江对岸的清军高兴了。一直以来,清军都在虎视眈眈,想攻克金陵,可是有左良玉的重兵把守,他们做不到。现在左良玉走了,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清军统帅立刻决定,乘势南下,夺取南明的江山。
清军的动静,如果左良玉知道,一定会重新回到长江北岸防守的,可是这时候的左良玉已经被部将杀害,十万大军分崩离析,整个江北再也没有能够抵抗清军的力量了。长江北岸的扬州城,失去了友军的帮助,也成了一座孤城。
此时的扬州,被围困得如同铁桶一般,城里的守军军心涣散,大家都想:这大片的山河都已经丢失了,就凭个小小的扬州城怎么能够抵挡清兵?史可法为了激励士气,动情地进行了一番演说,说到最后,声泪俱下。大家看到史可法为了国家殚精竭虑,大受感动,一时间,扬州城士气高涨,守将们誓与扬州共存亡。凭借这股士气,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清军的进攻。这些胜利也让人一时充满了希望:只要金陵及时发来援军,就能守住扬州,保卫住金陵的门户。
但此时,南明王朝的皇帝大臣们根本不顾史可法的告急文书,他们还在忙着吃喝玩乐呢!福王本来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当了皇帝之后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收复江山,整天就知道看戏听曲。正好,这方面是阮大铖的强项,他更是投其所好。皇帝觉得,宫里的歌舞看腻了,想找些新鲜的看,阮大铖趁机劝他下旨到民间征选歌姬进宫表演,借着这机会,硬是把李香君给拉到了宫里。
在一个大雪天,马士英、阮大铖与昏君一起大摆酒宴赏雪,趁机让李香君给他们表演歌舞。李香君站在雪地里,指着马士英、阮大铖破口大骂,骂两人是误国的奸臣,更指责皇帝不思进取,只知道吃喝玩乐,是个昏君。马士英勃然大怒,命人剥了李香君的外衣,把她扔在雪地里,活活冻死。
就在这时,噩耗传来,扬州失守了。
扬州失守,让所有的有识之士心情悲愤。尤其是陈定生和吴应箕,他们既痛恨马、阮误国,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做了大错事!他们骂朝中奸臣迫害异己,可他们劝左良玉回金陵,难道不也是门户之见?清军那么容易就南下金陵,不也正是因为左良玉把对抗清军的十万大军轻易给调走了?那十万重兵本来是防卫江北的最重要力量,正是因为他们也拘泥于门户之见,才弄得现在国破家亡。原来,他们也是误国的罪人啊!
清军攻破扬州之后,再也没有可以阻挡他们的力量,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金陵。李香君被好心的杨龙友救了出去,安置在城外的一个道观里。几年后,侯朝宗也辗转飘零,正巧来到这个道观里听人说法。讲经坛下,两人意外地重逢了。
虽然一对有情人终于相见,让两个人都激动不已,但此时的一切都已经改变了。正当两人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忽然听到讲坛上的道士一声冷笑,他指着两人问:“你们看看,此时国在哪里?家在哪里?江山都已经不在了,你们两个还看不破这一点私情吗?”
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两个人忽然都意识到,有国才有家,他们本来是因为爱国情怀而相爱的,可是现在,国已破,他们还有什么资格享受两个人幸福的小家庭呢?——两个人在久别重逢之后,忽然醒悟,他们撕碎了那把象征爱情的桃花扇,双双出家。
很多年后,曾经歌舞繁华的秦淮河一片凋敝,只有一个老人在秦淮河边唱:“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