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大市场逐渐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全球金融的自由化和关联程度不断加深,金融衍生品的国际性特征也就不断地加强。G20国集团强调金融监管是国际性责任,其强调深入的国际合作——“我们的金融市场是全球范围内的,因此应当强化各国监管者之间的合作和国际标准……并且各国监管当局持续的合作和实施相关国际标准,将有利于防止跨国、区域和全球金融发展而带来的不稳定”(G20,2008)。[12]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体系的法令、规则及管制等都予以放松,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宽松的新的金融体制。如此一来产生的结果是: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不断地发展加速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各国也逐渐取消金融市场的壁垒,加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由此各国之间的金融市场更加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使得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都有可能传导至其他国家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从而增加了各国金融机构及跨国企业采用金融衍生品以规避风险的需求;另外一方面,金融自由化使得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由此使得许多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大量流失。许多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其他业务,金融衍生品则成为许多传统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增长点。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加强、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的出现更加强了金融衍生品的国际性特征。[13]
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风险性及国际性特征使得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再是一国所面临的问题,而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范围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使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更具传染性。一旦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仅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会遭受打击,更会为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带来灾难。历次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意识到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不力将会给世界经济稳定带来怎样的危害,人们也日益意识到加强金融衍生品国际监管的重要性。许多国际性组织也承担起了对国际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二十国集团等。这些组织会根据相关的统计调查结果,针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发布各类指导性文件,这些不具有强制性的指导性文件成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各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合作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尽管如此,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合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障碍。
2007年的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成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分水岭,明确2007年以后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明确未来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态势。从总体规模来看,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在1998年年底已达到94.29亿美元,2000年以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至2008年6月达到最高点的754.3万亿美元。从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来看,利率、汇率、权益类和信用类等品种相继出现,尤其是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为代表的信用衍生品的发展更为突出。[14]然而,2008年众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纷纷受重创,尤其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变大和信用风险急剧增加。2007年外汇和利率衍生品两类衍生品的全球交易额60%发生在场内,40%发生在场外。场内衍生品交易在危机中表现相对良好,而场外衍生品交易在危机中大幅下滑。由于场内衍生品市场拥有盯市、保证金制度以及中央清算系统等制度可以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控制,使得场内衍生品市场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流动性。虽然与OTC衍生品相比,场内股权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总体走势还是要明显略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使得场外交易衍生品的名义金额大幅下降,这是自1998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首次下降,外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均首次出现显著萎缩,信贷违约互换市场流通规模下降了25%以上。虽然发行规模大幅减少,然而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总市价在2008年年末增长到了34万亿美元。通过总市价可以衡量现有合约的置换成本,了解金融衍生品的相对风险。在考虑双边净资金流动协议的情况下,高市值不仅反映了较高的置换成本,还反映了较高的信用风险。[15]然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至2011年年末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已达到790.4万亿美元,已经高出2008年6月衍生品市场名义规模高峰值754.4万亿美元。同时,由于场外衍生品为整个市场带来的不稳定性,使得危机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场外衍生品市场规模占比从2008年年底的91.2%下降到2010年6月的88.5%。然而随着危机过后监管环境的变革,对于场外衍生品的风险控制进一步增强,使得场外衍生品市场规模的占比在2011年6月达到89.5%。[16](www.xing528.com)
通过对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分析可知,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的趋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尽管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了沉重打击并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然而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逐渐得到恢复,其总体规模已经创出新高。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关注更多的应当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其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场外衍生品市场仍然占衍生品市场的主体,可是其又不具备场内衍生品市场相对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因此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必将成为后危机时代的监管重点。事实上,许多国际组织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在危机过后,都针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发布了大量的指导性文件。同时,G20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也对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达成了共识,并制定出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框架、目标和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