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见证载人飞天征程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见证载人飞天征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开始在太空飞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经历了从初期试验到模拟人试验,再到真正的载人航天获得成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成功发射,首次载人升空,并安全返航,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巨大成功,一跃成为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强国。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见证载人飞天征程

“为了人类和平与进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负载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五号”返回舱当中搭载着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员杨利伟,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这些东西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全世界人民对太空探索的殷殷期盼。

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开始在太空飞行。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米,总重7840千克。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时所看到的奇景,航天员杨利伟事后回忆:“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我看到的一切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就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以此来表达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返回舱经历了有惊无险的21个小时,在环绕地球14圈后,开始返回地球,顺利在内蒙古预设着陆场着陆,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顺利成功。

神舟,承载中华千年梦想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航天飞船。“神舟”系列飞船采用三舱一段的格局,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又可以分成13个分系统。

“神舟”系列飞船与国外的第三代飞船相比,有着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新特点。“神舟”系列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神舟”系列飞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人到载人,再到空间站的伟大发展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程中的主要辉煌成就之一。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载人航天经历了从初期试验到模拟人试验,再到真正的载人航天获得成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点30分成功发射,飞船在太空中总共飞行了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成功发射,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绕地球飞行108圈。“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设计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在太空中飞行6天零18小时,绕地球108圈。这一次飞行首次搭载2个模拟人,为以后搭载真人做准备。(www.xing528.com)

“神舟四号”于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成功发射,在太空中飞行6天零18小时,绕地球108圈。飞船搭载了2个模拟人和不同生物的细胞,以便做科学研究。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成功发射,首次载人升空,并安全返航,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巨大成功,一跃成为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强国。

“神舟”系列飞船起点很高,发展一步到位,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尽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相对美、俄等国要晚,但不再按部就班地走国外载人航天的老路,而是实现跨越式发展。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直接越过了国外单人飞船、双人飞船的发展阶段,直接跨越到多舱段飞船,飞船内空间较大,可以同时容纳3名航天员,航天员既可以很舒服地坐在舱内工作,又可以离开座椅,通过舱门进入轨道舱,进行各种科学试验。

“神舟”系列飞船可以一船多用,多方受益。国外早先的很多飞船都使用一次性的电池,电能耗光后,飞船就丧失了动力,返回舱返回地面,而轨道舱则成为太空垃圾。而“神舟”系列飞船的轨道舱上有太阳翼,可以依靠太阳能充电,为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工作提供足够的电能,保证轨道舱可以在太空持续工作半年以上。

边试验,边科研。我国从第一艘“神舟”飞船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这种把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试验和空间科学实验同步的做法,也是“神舟”系列飞船所独有的。

航天员舱内航天服模型。摄于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艰苦卓绝的航天员培训

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的超过21个小时里,按计划准确无误地完成了110多项操作。在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杨利伟的心跳依然只有每分钟76次。而国外的航天员此时心跳达到每分钟140次都属正常。杨利伟创下了宇航员心率最稳定的纪录,这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做后盾的。

其实直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前一天,任务指挥部才正式确定杨利伟为首飞航天员,与他一起接受同等训练的,还有翟志刚、聂海胜两人,他们是从1506名飞行员中精心选拔出来的。

航天员的训练涉及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计算机、航天技术、英文等基础理论训练和体质、心理、航天环境耐力及适应性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等8大类50多门课程,整个过程都是极为艰辛的,但正如杨利伟所说的:“眼睛里看到的、触摸到的、学习了解到的,都让懈怠和畏惧无处藏身。”

正是有着这样千锤百炼的过程,我们国家才有了铁打的航天员队伍,才有了如今最辉煌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