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杂交水稻:迈向全球的农业革命

杂交水稻:迈向全球的农业革命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自此震惊了全世界。已经做出成绩的袁隆平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研究更为先进的二系杂交水稻和一系杂交水稻,并带动了整个中国农业研究的高速发展。杂交水稻现在不但造福中国,还走出了国门,造福世界。母本、女儿、儿子三种类型组成的系统就被称为三系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迈向全球的农业革命

全球一半人的福祉

大米饭味道香甜、口感糯滑,是很多人的最爱,也是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全世界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我们国家,水稻的产量也是所有庄稼里最多的,从黑龙江北部的三江平原到南海诸岛,从台湾到西藏的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水稻,可以说水稻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国家从7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到了宋代,全国各地几乎都有水稻的身影。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水稻产量增长的速度相对来说,总是有点不尽如人意。所以,无数的农业学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培育新的水稻品种,期望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

农业学家认为传统的挑选最好的种子来获取更高产量的办法,在经过几千年的选择后,上升空间已经很小了,要想找到更好的品种,就必须独辟蹊径,于是有些人就想到了杂交优势。

那么,什么是杂交优势呢?就是把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出的各种性状都优于双亲。举一个例子来说,骡子就是驴和马杂交所得的后代,骡子有驴耐力强、善吃苦的优点,也有马跑得快、身材高大的优点,而且体力要比马和驴更好,也更温驯,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又弥补了父母的不足,这就是杂交优势的典型例子。

那么,水稻通过杂交能够有什么优势呢?这个就得通过实际验证了。但人们随后发现水稻要想杂交异常困难,为什么呢?第一,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也就是说水稻开的花里,同时有雄蕊和雌蕊,在花的内部就可以互相授粉。而要想实现杂交,就必须是异花授粉。如果只是做实验,可以采用人工去掉雄蕊的方式,强迫水稻异花授粉,但如果离开实验室,要让千万亩土地上的无数水稻都异花授粉,人工去掉雄蕊工作量太大,根本不现实。第二,水稻杂交,就必须找到野生的水稻品种,这种品种必须是雄蕊已经退化,只能靠异花授粉的水稻(农业上称为雄性不育系),而且和现有水稻的品种有很大的差异,方便取长补短,但这种水稻非常罕见,很难寻找。

正因为这两个难题,所以几乎所有的农学家都认为杂交水稻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时,有一位中国农学家挺身而出,用自己毕生的研究证明杂交水稻是可行的。他就是袁隆平,他为全球一半以水稻为主食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福祉。

改变世界的农业奇迹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他的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是一位爱国官员。父亲希望袁隆平走仕途,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此不惜在毕业后远赴较为落后的湘西农村。

袁隆平青少年时期,正是抗战期间,因为战乱,粮食连年歉收,无数百姓受饿而死,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因此他才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既然选择了农学,他就下定决心要让百姓都吃饱肚子。

从1953年到1966年,袁隆平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要下农田选种,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

1962年,袁隆平在一块田里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这株稻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袁隆平很高兴,采集了种子并栽种下去,没想到种出来的稻子却远不如当初的那一株。袁隆平经过苦思,认为当初那株好稻子是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于是,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www.xing528.com)

当然,袁隆平也遇到了前面提到的两大难题,但袁隆平没有迷信其他专家的看法,而是下决心必须找到雄性不育系。袁隆平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的酷暑季节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寻觅,他在稻田里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稻子。

对袁隆平的做法,学术界的多数人是不以为然的,当时国际上很多专家都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数千年的挑选,积累下来的基本都是优良的基因,就算杂交成功,也不会产生明显的遗传优势,所以这是白费力气。

但袁隆平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刻苦研究,历时近20年,终于在1974年成功配制三系杂交水稻种子,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大面积制种成功。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此后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自此震惊了全世界。

已经做出成绩的袁隆平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研究更为先进的二系杂交水稻和一系杂交水稻,并带动了整个中国农业研究的高速发展。杂交水稻现在不但造福中国,还走出了国门,造福世界。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

到了21世纪,袁隆平再接再厉,其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纪录;在广东,“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再创水稻亩产世界纪录;海水稻在广东湛江、山东、吉林等地试验种植近6000亩,平均亩产超过了300斤。

袁隆平老当益壮,正写下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水稻神话

杂交水稻成功的方法

我们之前介绍了杂交水稻遇到的难题,那么袁隆平博士又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杂交水稻又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要研究培育出前面说的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为了让本身没有繁育后代能力的母本拥有后代,就要给它找两个“对象”,第一个对象外表很像母本,但能够繁育后代,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长出和母本一模一样的“女儿”。另一个对象与母本截然不同,是正常的水稻,比母本在各方面都更优秀,也有健全的生育能力,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儿子比父母都更强健、高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水稻。母本、女儿、儿子三种类型组成的系统就被称为三系杂交水稻。母本叫不育系,第一个对象叫保持系,第二个对象叫恢复系,简称“三系”。种地时,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保持系的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花粉而结出种子,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这样不育系就能够不断产生种子。人们把种子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的花粉杂交,得到的种子就是可以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

后来,袁隆平博士将步骤繁多的三系杂交水稻简化为两系杂交水稻,是把恢复系和保持系结合使用,利用光敏、温敏等材料繁育,使恢复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可以表现出保持系的特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加简便先进的一系杂交水稻也将成为现实,到时,我们就可以更加安心地享受生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