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7架坐满儿童的飞机失事!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记得,李云龙指挥部队在反“扫荡”突围的时候突然患上疟疾,几乎丧失了战斗能力,险些被鬼子杀害。那么疟疾到底是什么病呢,居然让铁打的汉子丧失战斗力?
其实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生物引起的。它,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寄生到人体的红细胞里。进入红细胞的疟原虫并不干好事,一边开始吸收红细胞里的营养,一边分裂增殖。当分裂到一定程度时,被寄生的红细胞被迫破裂,释放出一堆疟原虫。这些疟原虫又会寻找新的红细胞来寄生。这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开启保护机制,对入侵的疟原虫进行部分剿杀,在剿杀时就会引起人体的发烧和寒战。几个小时后,没被剿杀掉的一部分疟原虫进入了新的细胞,进行新一轮的营养掠夺和分裂增殖。此时,人体就会出汗使身体降温。但当红细胞再次破裂,就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如此反复,寒热症状不断反复出现并伴有抽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打摆子”。
这就是疟疾,很多人以为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杀虫。但在医疗技术很差的情况下,这个病是很可怕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万人感染疟疾,其中大约30万人会因此丧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感染疟疾的人数直线下降,到现在,疟疾在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近乎绝迹。但在世界范围内,疟疾依旧肆虐不已。2000年前后,全世界每年有接近3亿人得疟疾,其中近100万人死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孩子。这就是为什么疟疾的危害被形容为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飞机失事”,让人不寒而栗!
青蒿素,疟疾的天敌
一物总被一物降。你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面对疟疾在世界肆虐,作为疟疾克星的青蒿素横空出世。它,使得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这相当于拯救了620万人的生命。
疟疾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被人类记录在册。它与天花、流感、肺结核、鼠疫、霍乱、斑疹伤寒、黄热病、艾滋病、非典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关于治疗疟疾使用的青蒿,中国战国时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就已经对其药用价值有了明确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明确记载它能“治疟疾寒热”。
虽然青蒿的药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它对疟疾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有限。到了近代,金鸡纳树皮和从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奎宁,成为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再后来人们还人工合成了氯喹等药物,初步控制住了疟疾。但好景不长,在人类医药技术进步的同时,这种疾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到了20世纪50年代,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之前的各类药物的疗效都大打折扣。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大批居民死去。(www.xing528.com)
越南求助于我国,希望能给予抗疟药物的支援。当时,屠呦呦在防治血吸虫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是国家把治疗疟疾的重担也交托到她肩上。
由于中国人使用青蒿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经》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诗句,中国人与一“蒿”字结下了绵长的渊源。屠呦呦决定从中医学宝库中找寻线索,她收集汇总出640个中医治疗疟疾的药方,逐一筛选,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她读到东晋人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当即想到,不能用传统的煎药方式,可能是由于有效成分不耐高温,于是决定采用常温提取的方法。经过周密的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案,从1971年9月起对此前筛选过的重点药物,还有几十种的候补药物,夜以继日地不停进行实验。结果证明,青蒿的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后,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是最好的。10月4日,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进一步进行提纯和试验,终于成功提取了能够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
青蒿素,造福世界的良药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青蒿素及其制取工艺被发现之后,新药“青蒿素”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国内每年感染疟疾的人数已经降低到百人以下,国外的疟疾感染人数也在急速下降。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最佳疗法。
也正因为这一伟大发现,屠呦呦于2015年10月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2019年1月8日,英国BBC新闻网“偶像”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科学家篇”中,屠呦呦进入了候选人名单。她淘汰了天文学家斯蒂芬·霍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与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并列,她也是科学家中唯一在世的候选人,还是唯一的亚洲人。对于屠呦呦的入选,BBC给出了如下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方的差异”。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为全世界带来了福音,赢得世界一片欢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