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标志性的技术成就

中国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标志性的技术成就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事故,“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而“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技术的“名片”,自然不能满足于孤芳自赏。“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几代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目前已经完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样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华龙一号”已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的新名片。

中国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标志性的技术成就

核电站安全吗?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里氏9.0级大地震海啸袭击,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核电站多座核反应堆外供电中断,冷却系统难以运行导致堆芯熔毁,引发核物质泄漏,被确定为七级核电事故,与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属于同一级别。

出事的这座核电站,已经有43年的历史,采用的是第一代核电站不够安全的设计,核电站管理人员此前对早就事故频发的状况隐瞒不报,再加上当遇到地震海啸时,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未及时与不恰当的处理,最后导致危害全球的可怕核事故

在为日本的事故感到惋惜的同时,很多人想到中国也有很多的核电站。截止到2018年,我国已建成的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已经超过了60个,还有多个正在筹备建设的核电站。而我国和日本一样,也是多地质灾害国家,那么我国的核电站安全吗?

自从1951年美国建立全世界第一座核电站以来,核电站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实验性质的,第二代是真正可以投入商业运营的反应堆,第三代则是发电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新型反应堆。此前出现事故的基本都是一代和二代早期的老旧反应堆,而我们国家的核电站虽然起步晚,但采用的都是新技术和新工艺,都是第二代的改进型技术和最新的第三代技术。

被称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更是能抗17级台风、9.0级地震、商用大飞机撞击。代表了完全属于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采用“全球最高安全标准”。

世界领先的第三代核电站

“华龙一号”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核电站,而是一整套核电站设计标准与运行技术,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历经30多年的研发和经验总结,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还有全球最新的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www.xing528.com)

在设计创新方面,“华龙一号”采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拥有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并拥有双层安全壳,这些布置有什么用呢?用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能够有效提高核反应堆的发电功率。多重冗余安全系统,就是说安全系统不止一套,而是有互不影响的几套,目的就是多重保险,万一有安全系统损坏,那么还有其他安全系统可以替代使用。单堆布置就是一个核电站当中有多个反应堆,它们都分开布置,互不影响,避免有一个出意外时,影响其他多个反应堆。而双层安全壳是吸取了日本核事故的教训。日本福岛核电站曾发生爆炸,将单层的安全壳摧毁,导致大量核物质泄漏到空气中。为了避免出现类似事故,“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

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建设的第一批核电机组位于福建沿海地区,当地多台风、洪水,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地震、海啸,还有类似“911事件”的恐怖袭击的极端可能性,因此“华龙一号”能抗17级台风、9.0级地震、商用大飞机撞击,安全性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华龙一号”在计算方法、结构布置、结构材料、绝缘技术等方面有多项设计创新,采用自主开发的电磁计算程序、新型通风冷却技术、绝缘系统以及静态励磁系统、整体式定子结构等,发电机效率达到99%。

“华龙一号”通过30余项测试,经真机四天旋转试验,顺利通过了国家技术验证,性能指标满足国外对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指标要求,而且主要指标也都优于从国外技术引进的机组,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走向世界的中国核电

近年来,国家提出中国科技要走出去,面向世界。而“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技术的“名片”,自然不能满足于孤芳自赏。“华龙一号”核电项目现在已经在巴基斯坦城市卡拉奇建立了拥有两个机组的参考电站,在建的防城港“华龙一号”核电项目是为未来英国布拉德维尔B核电项目建设的参考电站。这也标志着“华龙一号”是我国第一项进入欧洲市场的自主核电技术,英国正在做安全评审,这在我国核电发展历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让我们在国际同行面前挺直了腰杆:我们在知识产权、关键设备等问题上从此不再受制于人,甚至可以把我们的技术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这个核电大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三代核电型号,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几代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目前已经完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样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除了巴基斯坦和英国,我国已与阿根廷、肯尼亚、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华龙一号”已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的新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