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共存中,匈奴与汉这两种帝国,均走向解体之路。这是因为体系的崩解,并非是一夕之间的颠覆毁灭,而是缓缓地在漫长时间中,伴随着倾斜逐渐变大而发生。
时间稍微往回推,在公元前1世纪的中期左右,当时西汉处于虽然有些动摇但仍旧存在的时期,匈奴帝国首先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
涵盖蒙古高原的东半部匈奴帝国,也就是东匈奴,继续维持与汉的同盟关系。至于移动到西海的另一半匈奴帝国,也就是西匈奴则是迁移哈萨克斯坦草原一带。之后,西匈奴的状况就不再列入汉文史料的记录范围内。
在一度灭亡但又以东汉复兴的汉朝再生后的公元1世纪中期左右,剩下的以东匈奴为名的重新整编的匈奴国家又再度分裂为两个国家。直接导致的原因就是天灾引起的打击及趁势而起的内乱。
这次是以戈壁为界线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一般称之为南匈奴及北匈奴。当然,这样的称呼方式也与先前称为东匈奴及西匈奴的相同,是以汉朝的视角来命名方式。恐怕分裂的两者不论是哪一方,想必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匈奴政权,而对方才是反叛者。
这就是所谓的断代史观念。其基础就在于将历史依每个不同王朝切割之断代史之上,还有一个将各个分开朝代串连的中国正史。依据汉文文献的癖好及架构来看,直至今日的中国历史图貌还是有未被完全解放之部分。
就如同前面说明过的,游牧国家是由大小不一、各种权力组织所组成的联盟。作为一个国家,具有可轻易被整合,也可轻易分裂的宿命。
尤其是当以一己之力将大大小小地方势力整合的君主面临世界交替时,多多少少都很容易出现派系夺权活动。这也是一种权力重组运动。较剧烈的情况,确实会导致近乎分裂。
然而,到底会接近于何种程度的龟裂状况,就要视情况而异。关于中国以外的事物,在汉文文献中对其呈现方式会有所偏颇也是情有可原的。问题是关于偏颇的文字表现,要如何界定其实际上偏颇的程度。
然而这却是相当困难。关于在此种状况下的匈奴帝国也是,到底是否可以勉强将其切割为东西分裂、南北分裂即可吗?这无法下定论。但不论是哪一个,总之匈奴国家这个架构本身并未消灭这一点是明确无误的。
有趣的是,在匈奴处于“南北分裂”的形势中,东汉政权的影响力延伸到了塔里木盆地。也就是由著名的班超主导之统治帕米尔高原以东绿洲地域。然而就如众所周知,班超的“西域经营”是建立在绿洲各都市的势力均衡状态之上,非常脆弱。甚至可说是由班超这个罕见的个性所创造出的短暂云烟。因此,当年华老去的班超回到中华本土后,就立即消失了。
原本就体质孱弱的东汉政权,可以仅靠一己之力掌控绿洲地域,果然还是归因于有了匈奴国家内乱这个好条件。若将这个“西域经营”与以汉武帝时代为极盛的西汉时代倾其全力进行的“西域经营”同等视之,确实是有点奇怪。
这是一段闲谈,班超属下甘英前往“大秦国”之事,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关于“大秦国”是指何处这一点,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东洋史的著名学者都进行各类争论。但简而言之,不变的大致上都是指罗马帝国,更详细来说就是其境内的东边区域。另一方面,就“大秦国”这个名字的意义方面,几乎没有人反对是指较秦朝更为伟大的国家之意。对于具有强烈自尊的中华王朝,至少仅就其文字表现来说这的确是件有趣的事。
中国对于西方世界的憧憬,是跨越时代的体质之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明确感受到这种性质。大体上来说,包含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等,中国对于周边区域都是采取蔑视说法,但在这种情况中的“西域”一词,却是个具有特殊气氛的表现。无可否认地,它明确地飘散着正面含意。
“丝路”这个近现代的浪漫与“西域”这个中华自古以来的浪漫,具有相似的印象及回响这一点,或许缘由就在于不论哪一个都是浪漫的产物。最根本在于就汉土来看,或许因为大地是与朝向西方串联,故自然而然会向西方探寻。
此外,以班超及甘英行动象征为依据,很容易就会夸张地将其说成是东汉时代的东西方两大帝国的交往。“丝路”这个浪漫,也仅是“若真如此就好”的程度。然而,不论在文献或是物证方面都没有类似内容相佐证,才是实情。
被通称为南匈奴的集团依靠着东汉,最后终于臣服归属其下。在匈奴与汉往来的漫长历史中,这次匈奴首度完全寄身归属于汉朝之下。他们定居在原本应该是两国国界线的长城地带,尤其是先前提过的鄂尔多斯地区东边。后来更进一步地进入到中国本部内侧、山西一带。在持续地接受东汉政府提供的经济援助同时,并担任东汉帝国的边境防卫以作为回馈。
在当时被称为“属国之骑”的就是指这个匈奴集团。不管其仅为原先匈奴帝国的一半或是一部分而已,匈奴向汉朝靠近,而汉朝则是将匈奴拉近自己身边。由匈奴与汉朝而分为草原及农耕两个世界的形态,终于崩解。将其一半以上的身躯放置在中华世界中的匈奴国家残骸,很快地就会成为大幅改写中国历史的起因。逆转历史的芽,就在这里种下胚胎。(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剩下的半边被称为北匈奴,也没有在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停留太久。天灾频繁地发生。毋庸置疑地,自然环境的恶化带来了损伤。但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可惜我们并不清楚。
体质弱化的北匈奴,在1世纪末遭到由南匈奴与汉朝共同组成的联合军队攻击后,其中一部分往西边迁徙,并于2世纪后半期抵达锡尔河下游地区。或许就如同过去的西匈奴,北匈奴也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建立了势力范围。然而这也没有定论。在这之后,其身影就突然消失在中国史中。
在亚洲东方,曾经是匈奴帝国主要根据地的蒙古高原,成为政治上的空白地带。在匈奴体制下遭受到欺压的人们,开始进行成为新一代草原主人之角逐竞争,不久后鲜卑就在转瞬之间再度整合,朝向下一个世代的整编运动,草原较中国更早一步采取行动。
但在此要先说明的是,以上的叙述内容都是根据汉文文献为基础所写成。至今仅有这些文件可以使用。
例如,若要用更严谨的说法,即使是北匈奴也只能说是随着其渐渐迁移远离中华,因此在汉文文献中其身影就渐趋淡化。被称为北匈奴的匈奴帝国大型残余,到底是否真的变微弱了呢?或是虽然变得有些衰弱,但只是逐渐将重心移到西边而已呢?这也没办法下定论,因此在文献中被记载内容多寡,并不是直接反映其在现实中的重要度及势力大小。文献的绝对数量越少的古代,越是如此。尤其在这里的情况,绝对要用心警愓不要出现草率大意的判断。
也就是说,北匈奴消失身影的阿尔泰以西、天山、帕米尔以北及多瑙河、黑海以东——也就是从现今俄罗斯到哈萨克斯坦大草原的西北欧亚一带,因为在当时处于东西方文献记录范围的缝隙之间,故无可奈何地成为历史数据的黑暗处。因此,即使再怎么努力扩张范围翻找历史,就算是片毛麟角也不容易找到。
而且在一段时间后,也可将其称为历史空白的空窗期中,当罗马帝国陷入解体的这个扳机扣下后,改变时代的匈人(Hun)便突然现身。近代西欧学者会针对北匈奴与匈人的关系进行各项讨论,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若把来自东方的匈人的到来作为改变状况的起因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知道这个匈人到底是什么人以及为何要向西方迁移。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于这个大规模“连环追撞现象”根源处到底为何的疑问。
然而,当然不可能提出明确的结论。若没有证据,就只是无限的推测及想象而已。关于这一点,直接地讲就是在所谓“古代史”中,只要看起来像是玩笑般具有浪漫空间之处,多多少少都会任意地讲述。
不论是直接或间接,北匈奴与匈人之间是否都有某种关系?不管是肯定或否定,作者都不准备回答。但无可否认地,匈奴与Hun这两个名称具有相似性。虽然现代汉文将匈奴这两个字发音为“匈奴”,但恐怕其发音在过去更接近Hun。
此外还有一点无可否认的就是,在称为北匈奴的这般大规模集团向西移动的波潮中,4世纪后半期在南俄罗斯草原出现了来自东方的被称为匈人的集团。在这样的压力下,日耳曼等族开始缓慢地迁移,接着让罗马帝国陷入混乱、解体,并且让历史大幅逆转进入新的时代——这样的一连串历史大变动也是明确的事实。
总之,若以广角眼光来看时代及空间的话,从3世纪到4世纪之间,欧亚西半部(也就是涵盖中央欧亚到地中海世界的这个广阔地域)由东到西产生的大规模力量推移运动导致历史变动。换句话说,变动的波潮是以连结草原地带与定居地域之形态进行。
另一方面,当依靠对象的东汉因黄巾之乱等而崩解(220年),直到3世纪后半期中国整体都陷入分裂时代后,沿着中国边境迁移的南匈奴也在动乱的时代漩涡中再度挺立。即使在东方,变动也是联结着草原及农耕两个世界而发生。
此外,在稍后的5世纪,被称为匈人(Hun)或是白匈奴(Huna)的军事集团,也出现在印度次大陆的西北地区——包含犍陀罗国等地区,为干燥与湿润、畜牧与农耕的交接地带。
若就整体来看,变动的规模是发生在整个欧亚大陆。至于变动的形态则是相似。
分散在欧亚大陆各地的匈奴及被称为匈人、匈那这些群体,到底是不是相同种族呢?这是理所当然的疑问。然而,这也没有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原本就不是有太大含义。也就是说,所谓的匈奴,就如同前述般并非种族的名称,而是国家的名字。因为若摒除确定曾隶属于匈奴国家一部分的北匈奴及南匈奴之外,其他名称都只能说是将曾经形成强大帝国并统治草原世界的匈奴这个名称,配合个别情况及需要而使用。但说不定也真的是匈奴国家的一部分,或许也有可能是擅自使用这个辉煌的名字以承继匈奴帝国的记忆。更进一步地说,或许也有可能是被侵略者自行使用赫赫有名的匈奴这个名字来称呼侵入者。是自称呢?他称呢?还是僭称呢?不管答案是哪一个,被统称为匈奴、匈人或是匈那这些名称的人们,曾一起掀起席卷欧亚大陆的风暴,其意义在此。
无可否认地,在这些一连串现象的根源处,有着匈奴帝国的解体以及伴随而起的中央欧亚大陆混乱局面。这些也波及周边地域,并终而引起欧亚大陆的巨大变动。汉朝及罗马帝国这两个东西方“古代帝国”,也在这场巨大变动中崩解。但是其崩解及历史的重组,并非仅限于汉朝及罗马帝国。
欧亚大陆的巨大变动,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因为有共同的重要因素。称为欧亚的这个“世界”,可说是随着时间而变动生存。从草原而起的波潮不仅仅联结了欧亚大陆,更是让其变动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