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汉朝在打败项羽的楚国后大致上平定了中原一带,刘邦于公元前202年称帝。这是距离秦始皇死后8年、比匈奴完成整合高原稍晚数年的事情。但是这个“统一”,怎么说都只是大致上的事情而已。其理由就是在群雄之中,还有许多拥有广大疆域者仍然继续生存。
其中较具势力者就是从齐王变成楚王的韩信,同样还有变成梁王的彭越,成为韩王的韩王信以及成为长沙王的吴芮,此外还有淮南王黥布——也就是英布,燕王的臧荼,赵王的张敖,此时都仍各自保有王号及领土的既有势力。
战国时期割据的“遗风”,仍旧相当浓厚。即使汉朝成立,但若是认为理所当然地变成家家户户都被染成同色的统一政权等想法,可就完全不对了。所谓刘邦汉朝这个出类拔萃的“王国”,反而该说是个作为其他大中小各个王国中央政权而暂且得到承认的“缝补手工物”,更为接近事实。如同后续会说明的,汉朝真正成为可被称为汉朝者,终究是到了汉武帝时代才开始。
不过,若从尽管迅速地完成政治统一,但仅是“拼凑”这一点来看,其实匈奴也没太大的差异。
然而正如同司马迁描述的,在“中国”疲于楚汉争霸之际,匈奴得以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将国家统一并巩固统治。再加上前述说明过指导者能力的差异,总之就是冒顿及刘邦这两位权力者个人能力的极端差异。
这一点近乎残酷地被完美呈现。历史上著名的白登山之战,开创了绵延70年的“匈奴时代”。这是公元前200年的事情。在此也再次直接顺着司马迁的精湛叙述进行说明。
此时汉朝才刚将“中国”定调,并将韩王信从领有位于中国本土中央处的颍川,改封至山西太原郡(都城为晋阳)。韩王信原是出身战国七雄之一的贵族,其根据地就位处“中原”正中央。将这样出身王族的韩王信领地改成北边,是为了让其担任守御强大匈奴游牧国家的最前线。若以韩王信的立场来看,刘邦这家伙完全是个暴发户,因此只会将其解读为刘邦的“恶意妨碍”“欺侮”等。恐怕韩王信也是因此产生了反叛之意。韩王信上书表示希望将都城从改封后的晋阳移至遥远北方、跨越一个山脉的雁门郡马邑,此提案获得了同意。而匈奴(当然是大一统后的匈奴)则大举入侵该处并围攻马邑。冒顿看透了韩王信的心事。韩王信对匈奴投降了。虽然在表面上是韩王信多次派遣使者到包围的匈奴处进行“和解”协调,但事实上是因为汉朝谴责其有“二心”,韩王信担心会遭到诛杀而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朝。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表面上的事。恐怕韩王信是对于刘邦将自己推到危险边境地带以甩掉麻烦的态度,早就心生不满。
冒顿加上韩王信(就如同计划般)的兵力后,就直接挥军南下跨越句注山,攻入太原郡并直至晋阳城下。高祖(刘邦)认为应该亲自率兵迎战就出发。在冬季时不巧遇到大寒又雨雪交加的恶劣条件,因冻伤而断指的士兵,十个人中就有二三人。司马迁似乎想要表达这是一个没有看清既存失败要素而勉强进行的军事行动。
此时,冒顿假装战败撤退以引诱汉军。这是游牧民军队最为擅长的伪装逃跑战术。这个战术天衣无缝地吸引了敌人。
汉军持续追击冒顿。冒顿将匈奴的精锐部队隐藏,而让羸弱(羸字是瘦弱之意,与弱字重叠使用表达软弱之意)的部队站在前方。
于是汉军以步兵为主体的军队,共计32万的兵力向北方追击。这附近可被想成是斯基泰军及波斯军的决战点。但是一旦被圈套引诱就深陷其中,且兴高采烈地鲁莽率领全军进行追击这一点,就可清楚地看出刘邦毫无领军才能。
虽然高祖率先到达平城,但主力的步兵尚未到达(刘邦仅重视手边的骑兵部队。只能说是太过愚蠢)。冒顿派遣40万精锐骑兵将高祖围困在白登山中(尽管在进行整合高原时据称“控弦之士30多万名”,现在则增加到40万骑兵。应该是其后的版图扩大及增加韩王信部队后的数目)。白登山也可称为白登台,山顶上是犹如桌面状的要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定襄县。
在白登这个天然要塞中,匈奴将好不容易脱逃的刘邦及其直属部队包围其中长达7天。汉兵不论内外都无法互相救援以及把粮食搬入(刘邦的直属部队为指挥步兵的骑兵,本来就只携带几天的粮食)。
高祖派遣使者偷偷地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子阏氏。阏氏就向冒顿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
冒顿联合了韩王信的部将——王黄及赵利,但不论是王黄的兵力或是赵利的兵力都未使用。因为怀疑他们可能会与汉朝进行密谋,所以采用阏氏之话,于是就解开一段包围网。
此时汉高祖就命令战士将弓弦拉开并将弓箭朝外搭在弦上,以此姿势一举从被解开的一段空隙冲出脱逃,接着与汉军主力会合。另外一边,冒顿也率兵离去。汉军也撤兵,并指派刘敬担任使者与其定下和亲之约。
事情的详细就如同上述般。由这个事件中,可以得到许多启发。被游牧骑兵的自由展开力玩弄这一点,虽然与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军相同,若与判断应该要避免全军覆没而自己果断地决定撤退的大流士相比,自己没办法脱逃而采用贿赂单于王后才捡回一命的刘邦是有点过于狼狈。若当时冒顿没有放弃的话,汉朝的“天下”真的就会如同朝露般消失(关于刘邦,虽然除了对于自己的无能毫无自觉外,至今还有如打败过度信任自己的才能的项羽并成为“天下之主”、刘邦才是中国风格的王者等各种解释,但若观察此事的过程,实在让人不得不侧颈省思。身为汉朝记录者的司马迁,在此记录下身份特别的王朝创始者之失败。不难想象实际上有可能是更加悲惨、凄惨的状况。虽然书中也进一步地叙述了战后由汉朝派遣使者这件事,但若从之后汉朝对于匈奴的卑躬屈膝态度来看,反而可能隐瞒了不是以那么简单的形式恳请和平之处)。
作为饶过皇帝一命的条件,从此以后汉朝都要将公主(原本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实际上汉朝是以宗亲贵族的女儿或是后宫的女性作为替代品蒙混)送到历代单于处作为阏氏之一。此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及其他粮食。
汉朝借由在名分上与匈奴王家结为亲戚并在实质上提供经济贡物,维持其存续。汉朝在刚成立时,就成为匈奴帝国的附属国。虽然也有不少历史研究者认为这只是当时的一时之事。尤其是中国史的研究者,强烈地倾向这种看法。虽然可以理解其想法,但毕竟还是有偏袒的成分。
汉高祖刘邦时代以后,其子也就是著名的“呆子”惠帝以及成为实际掌权者、惠帝之母吕太后(刘邦的皇后)的时代,还有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导致国内陷入混乱的景帝时代也包含在内,汉朝不论是在根本或是各方面都仅止于处理内政事务的背景因素中,事实上是在由匈奴帝国建立的安全保障伞下反而受到保护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说起来刘邦自己在与匈奴签订“和平”条约后(也就是成为其附属国后),在长安建都之事、将东边的齐国及南边的楚国等当地大族强制迁往到自己的脚边的关中、肃清强势诸侯韩信及彭越等,都是一步步地将权力集中之手段。在这期间,匈奴几乎都没有介入。刘邦是假借匈奴的“虎威”。若仅是以“中华”这个框架来看,真相是很容易越来越远。(www.xing528.com)
虽然这么说,白登山之战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统一游牧国家与统一农耕国家之间且是两个创业者间的直接冲突之世界史上少见战役这一点,而其意义也就在此。
这个战役以游牧国家的全面性胜利终结。原本就具有充足的机动性、团体性且善于骑射的游牧民骑马战士,在拥有适当的指导者且被有效地组织化、管理化时,很显然地大规模步兵部队根本就不能成为其对手。此点从当时一直到近代前期的欧亚大陆成为常态。
白登山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单纯地停留在匈奴与汉朝这两个帝国,而在世界史中也具划时代象征意义。所谓的“游牧民时代”正式揭幕。
这个也是“中央欧亚时代”的开始。直到由近代西欧国家建立的“枪炮时代”及“海洋时代”共同开始前,“中央欧亚时代”持续大约2000年之久。
关于包围白登山的匈奴军,司马迁记录了有趣之事。
也就是被配置在白登山四周的匈奴军各队伍,似乎是依据马的颜色编列而成。西面全是白马,东面全是青斑纹马,北面也就是所谓像是乌鸦羽毛颜色般的黑马,至于南边则是带有红色的栗色马。
很明确地,这是将四个方向与四种颜色组合之后的配置。东边是青(或是苍),南边是赤(在汉语为红,或可说是朱),西边是白,北边是黑之搭配。就如同众所周知般,这样的组合关系还可进一步地加上四季及四兽。其所代表的意义就如同后续说明。
东:青、春、龙
南:赤、夏、雀(雀并非指麻雀,相反地是种大型鸟。类似凤凰、大雕)
西:白、秋、虎
北:黑、冬、玄武(玄武是龟与蛇的混合体。在古代印度思想中认为龟是潜藏在海底支撑着浮于大海表面大地的生物。另一方面,相当于印度那伽梵的蛇,若在中华地域也可说是龙或蛟,原本就与水有很深的缘分。此外,包含日本式五重塔在内,佛塔正下方都会有龟形仿制物被封印其中,这个前提就是龟具有大地支撑之形象。原本佛塔就与古代印度树立巨木为信仰聚集地的习惯有关,也具有联结天地宇宙轴之意。在佛塔顶端的九轮,也就是做出九层圆圈状,原本就是以九重天为想象,并与被埋在底部的龟产生连动,象征天上与地下。)
其中关于四兽部分,因为高松冢古墓的墓室内四面墙壁上都画有四兽,因而广为一般大众所熟知。
回过头来说,问题是包围白登山的匈奴军,真的是被以统一色彩的四种颜色编制而成的部队吗?现在当然无法有定论。或许也可以想成是司马迁为了让决定匈奴、汉朝两个帝国命运分歧点的场面仿佛历历在目般呈现,也就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栩栩如生效果,而在叙述上玩了一点小心机。
但若该记述为真,容易被归类为中华文明固有之四方、四色、四季、四兽的组合观念,也不知该不该就将其称为是停留在中华的框架中。但这应该要多加注意,例如:因为红海位于南方故称“红水”、黑海位于北方故称“黑水”等“传说”。
此外,所谓的春,因为在语言的组合上怎么都会变成青春。至于龙则一定是青龙或苍龙(青龙除了所谓的青龙刀之外,也是许多中华餐厅的名称;至于苍龙,则会让人联想到在中途岛海战中与赤城、加贺一同燃烧并沉没的悲剧航空母舰之名称)。
雀则为朱雀(所谓的朱雀大道就是从宫城向南直线延伸,故以象征南方的朱及雀来命名),秋则容易变成白秋(例如诗人北原白秋),虎为人熟知的就是白虎(当然就是会津的白虎队)。
京都观光景点之一的平安神宫,原本是为了活化在明治初期因为迁都而日渐衰微的旧都京都,故模仿古代平安京兴建而成的建筑。位于比拟正面太极殿的本殿东侧回廊上有苍龙楼、西边则有称为白虎楼的小型楼阁。这个也是基于相同发想。
当然若以大方向观察这些事,终究也只是一种文字游戏。不用说于这个四方、四色中再加入中央、黄色的话,就成为五方、五色,并与阴阳五行说组合搭配后,就成为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虽然还可再加上一些说法进行说明,但毕竟太过于烦琐,故在此就不多加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