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越民族:探索什么成为突破关键

超越民族:探索什么成为突破关键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使用“游牧民族”或是“游牧骑兵民族”来定义游牧族群,有时称“游牧民族国家”或“游牧骑兵民族国家”,这是耳熟能详的普遍用语。真有“民族”这个群体吗?先有“国家建设”,才有“国民建设”,西欧的例子即是如此。“国民”这个词汇,是从“民族”及“国家”各取一字而来。“Nation”及“State”这两个词汇,在日本翻译成“民族”“国民”“国家”这类汉字,不管怎么说,日本人在思考时,脑中总是会浮现与该汉字相关的印象。

超越民族:探索什么成为突破关键

一般使用“游牧民族”或是“游牧骑兵民族”来定义游牧族群,有时称“游牧民族国家”或“游牧骑兵民族国家”,这是耳熟能详的普遍用语。

但真的是那样吗?若说“游牧民”尚可理解,但说“游牧民族”或“游牧骑兵民族”时所使用的“(单一)民族”,真的存在吗?真有“民族”这个群体吗?或“游牧民族国家”“游牧骑兵民族国家”中定义的“民族国家”真有这回事?后者或许不是将它当作“(单一)民族国家”的意思,而是单纯地指“游牧种族”或“游牧骑兵群众”所建立的国家,但即便如此,由“民族”及“国家”两个词汇联结所产生的误解,是不可否认的。

现在日本大众所使用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具有强烈刻板的语意印象,那是以距今20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为契机,根基于近代西欧所创的架构价值观中的。

所谓“Nation”这个人群的“实体”,是被视作超越地位或身份、财富或阶级而存在的,而国家则是被定义为以之为基础的人工产物。这其实是某种“神话”。如果不这么做,就算有波旁王朝,“法兰西”也不曾存在。这种论述获得普遍认同,德国及意大利的统一,都是利用此种趋势应运而生。

19世纪是西欧最辉煌的年代,世界在其手中分割、支配。它的价值观、国家观及文明观更是至高无上的标准,今日学问、学术上的“知识框架”,几乎都与之同时形成。

以“Nation”为基础的“State”,像是“Nation State”,更被视为历史的当然产物。在许多地方,人们为了追求那个“理想”而努力,流血流汗。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称为“Nation State”的国家接连建立,其中相当多数在实际上成为“区域国家”,而以特定族群为政治核心的“Nation State”,其“国内”的对立,则是从一开始就结构性地存在。不过就一般而言,最大冲击的还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一连串转变。

最初东欧有民主运动,也有许多人提倡西欧式民主的胜利,然而那都是短暂的黄花,“民族自立”“民族纷争”及“民族纯化”几乎同时在各地频繁发生、激变,多数人感到困惑,甚至彷徨不安。在“民族”“国家”“国界”及“社会”等既成概念传遍各地前,近代西欧式的文明与思考模式便急速地褪色。

更直接地说,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吧!只能说这种想法是一直以来都太不了解,或太不关注欧亚内陆的现实,或是欧亚世界史的实际状态了。真是有点过于轻率的想法。

“回顾人类历史诸多事象,西欧型‘民族’‘国家’的概念,虽然很完备,但充其量也不过是模式的一种尔尔。若能不要只将西欧文明作绝对、神圣观,能够更平易地重新检视人类一路走来的步伐,就一定能够意识到这点。”

对于那些将“Nation State”视作前提的美好故事,若是冷静地观察或可发现,大多数的事例都是先有“State”后才出现“Nation”。先有“国家建设”,才有“国民建设”,西欧的例子即是如此。

日本的历史及风土环境非常容易引起西欧型的“Nation”及“State”概念。不论“民族”“种族”“国家”“领域”“社会”及“文明”等方面,日本的传统及环境都异常地与西欧相似,因此容易被连结(当然,若严格来说是不同)。西欧型的“Nation State”过度适合于日本,甚至超越其本来意义。

而更加促成了这种近乎于无意识的意识者,即是翻译用语。将“Nation”翻译为“民族”或“国民”,将“State”解释为“国家”,也因此不得不将“Nation State”解释为“民族国家”或是“国民国家”这类汉字,这样的译法是否妥当?还有相当大的讨论空间,就不在此深入说明。(www.xing528.com)

汉字这种象形文字,远较英文字母等拼音文字刺激心理产生想象。或许因为日本有前述的特殊相关背景,至少在日本,“民族”这个汉字词汇很容易被当作与“种族”“人种”的类近词意使用,这也是因为汉字文字组合本身容易让人产生类似联想。不像“Nation”与“Race (种族)”有明显差异,更进一步地说,若将英文“People”审度其意而翻译为“民族”,就越加背离原意了。

此外,“国家”这个汉字词汇,原本与日文用法的“朝家(译注:皇室)”“公家(译注:贵族)”意义相同(最初是指春秋时代诸侯的“国”及其下之卿大夫的“家”),若将其改用现代日文解释,大概就是朝廷、王朝、甚至是天子的意思,假如不用汉字,或许接近原本就具有此种意涵的和文“おかみ(译注:御上,指天皇)”语感。

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人曾就“国家论”相互争辩,但不管怎么讨论就是无法取得共识。后来仔细考虑,才知道是彼此对“国家”这个词汇的认知不同,据说中国人的认知是“朝廷、王朝”,就是当时的统治王朝。

“国民”这个词汇,是从“民族”及“国家”各取一字而来。第一个字是“国”,可推测是先有“国家”才有“国民”,若真是如此,就不是“Nation State”这个理念,反而是这里所说的“国民”较切实际。

务必牢牢记住:绝不可轻忽文字和词汇、翻译用语产生的误判。“Nation”及“State”这两个词汇,在日本翻译成“民族”“国民”“国家”这类汉字,不管怎么说,日本人在思考时,脑中总是会浮现与该汉字相关的印象。

话说回来,以“游牧民族”或“游牧民族国家”这样的词汇形容,可能有点言不及义。作者观察世界史过程发现,数个创建堪称“游牧民国家”的案例几乎没有纯粹仅由游牧民建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混合状态,属于多民族国家(Multi-ethnic State)。

作为国家核心的游牧民集团,原本即是以集聚了各个团体、种族及势力混合而成的“政治集团”或“政治联盟”为一般形态。当它发展成类似“帝国”(在此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用此惯用语)的统御广阔疆域政治权力时,已可说是由多元种族或文化、社会并存一同混合而成的复合体。

不只在欧亚中间地带,甚至以较宽松标准来看,这些曾于整体欧亚大陆的历史中兴起灭亡、生存毁灭的政治集团、王朝或国家权力,若以近代西欧型的国家观为基准来看,都具有暧昧松散,轮廓与内容都不甚鲜明清晰的特质。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国家,也是政权。那是在悠长历史中大致上的现实样态。

若以近代西欧式的价值观判断裁定“这不是国家”,最后到底会剩下多少“国家”呢?反而可见近代西欧文明所描绘的国家样貌,并不符合人类历史的普遍性且嫌偏颇。观察近代许多造成影响的“民族纷争”可发现,西欧的“Nation State”观念助长了“民族问题”,甚至让问题更加显著。(有一阵子,此用语被转换为“地域”纷争,应该是对“民族”这个词汇语意困惑的缘故。)

因此,除了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确实厘清,更要避免被特定的价值观局限,换句话说,不是以身体去将就衣服,而是让衣服合于身体。

欧亚历史之于世界历史,等于是构成了这个“身体”的大部分。尤其是联结欧亚东西,成为历史大幅开展中之主角的欧亚中间地带游牧民及其政治集团,正超越了“民族”的观念。不论褒贬,他们都充分展现人类世界中“国家”的角色,至于这个超越“民族”的东西究竟为何,就是本书接下来要探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