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媒体在非遗信息资源利用中的优化案例

传统媒体在非遗信息资源利用中的优化案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遗”的传播,正需要广播的这种特质。保护为主就是要努力抢救濒危的“非遗”。

传统媒体在非遗信息资源利用中的优化案例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新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报刊、广播和电视三种传统媒体。

1.报刊

报刊是报纸期刊的总称,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工具。具有信息量大,说明性强;易保存,可以重复;阅读主动性;权威性;阅读要求较高等特点。早些时候,受限于技术的原因,对于“非遗”的传播,主要采用的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方式,照相等辅助的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虽然报刊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取代,但仍有大量热心于“非遗”资源的公众和组织依赖报刊的方式获取“非遗”信息资源。报刊是出版单位主动提供信息资源,用户选择性获取的一种大众传媒方式。报刊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助传递的信息,报刊的说明性很强,可以进行详尽的描述,对于一些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利用报刊可以详尽地阐述对象的特点,而且报刊由于历史较为悠久,仍然保留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信息时代信息繁芜且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而报刊的权威性和严格的资料编审流程确保了报刊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大多数报纸创办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在群众中也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影响作用。采用报刊的形式针对性地向同质化的用户提供精准的“非遗”信息资源是“非遗”资源利用可靠的方式之一,报刊不仅可以实时报道“非遗”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在相关栏目里介绍和普及“非遗”知识。此外,地方“非遗”主管部门或者高校“非遗”研究机构可以联合创办与“非遗”有关的专门报刊向外发行,保证社会公众和“非遗”研究学者及时获取有效的“非遗”信息和“非遗”资源。目前,此类专门面向学者的学术型“非遗”期刊主要有《非遗研究集刊》等,面向普通社会公众的有《中国文艺报》等。

2.广播

广播具有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的优势,而且广播的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收听。而且受众易于参与到广播传播过程中去,如可以采取电话、短信等互动的方式参与。广播的选择性,也是其重要的一个特点;可以根据调频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传媒手段纷纷涌现,但是广播的普及率并没有因此而大为缩减,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私家车的普及。市民通过车载收音机收听广播节目的同时,不耽误其驾驶,甚至能够给驾驶和旅程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非遗”的传播,正需要广播的这种特质。(www.xing528.com)

对于以声音为展示形式的“非遗”类型,如传统戏剧、传统曲艺等,广播是普及此类“非遗”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广播相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更为悠久,在其长期的普及和发展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听众,而这些听众的年龄层次较高,与之相适应的是传统戏剧和曲艺的受众也通常处于较高的年龄层次。另一方面,私家车的普及带动了交通广播电台的普及,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能够自行搜索电台选择喜欢的广播节目。因此,引导传统“非遗”通过交通广播电台向社会公众传播,对于扩大“非遗”受众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12 年起,贵州省综合广播FM94.6 推出了《听说贵州》大型专题节目,着重介绍贵州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生活变迁和精神风貌,节目组由七名编辑和主持人负责完成,工作人员通过和当地的文化艺术专家、“非遗”传承人在一起,深入了解各地“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现状等内容,挖掘“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的动人故事,并全程记录“非遗”项目的表演过程或者制作过程,让听众在故事中真正感受到贵州的文化特色[70]

3.电视

电视媒体在传播“非遗”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表现的形象直观性。电视媒体以视像为手段,通过生动、鲜明的图像展示,为受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是其他传统媒介,如报刊、广播等单一媒介的艺术感染力无法匹敌的,尤其是其生动性,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2)社会影响力的广泛性。电视媒介产品在当今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影响力,电视剧的观赏也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视觉文化在对民众文化意识上的构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其中镶嵌着的“非遗”的巨大价值,激发大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工作中。(3)文化产业开发的价值性。“非遗”的保护工作要以保护为主,同时合理开发。保护为主就是要努力抢救濒危的“非遗”。同时,更要注重开发工作,以延续和增强“非遗”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其价值。

电视作品对于“非遗”还有一个数据储存的作用,能够安全、永久地存储“非遗”的相关数据,这是其在“非遗”传播与保护中的巨大优势。“非遗”是动态发展的,一个民间艺人走了,很可能就是一个艺术品种消失的标志。因此,这需要纪录片抛开主观性,避免信息丢失,原本原色地真实地记录所有信息。纪录片不需要以文字作为中介,而是完全以画面作为负载,将生活原貌呈现。受众对图像的感知程度比文字要更加敏感,也更易产生认同感,这使得接受程度随之大大提升。如近年来的纪录片《敦煌伎乐天》《留住手 艺》《指尖上的传承》等,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故事类、警匪类、动作类、科幻类等多种多样的影视作品的鼻祖其实都是纪录片,对自然素材的取用也属纪录片最为客观与真实,一度被称为“直接电影”“非虚构电影”[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