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年,亚洲文化中心(Asia/Pacific Cultural Center for UNESCO,简称 ACCU)于日本东京成立,主要通过传承、教育与意识、记录与文档三种方式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首先将亚太地区所有“非遗”活动与项目都进行详细的记录,再将其整理为包括文档、音频、视频等形式在内的数字化研究成果,并以此建立了亚太“非遗”数据库(http://www.accu.or.jp/ich/en/,Asia-Pacific Database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itage)[12]。亚太“非遗”数据库的所有资源共分为基于社区的“非遗”项目、培训课程、学习材料、表演艺术等六个板块,构成了亚太“非遗”数据库的资源主体,较全面地展示了亚太地区国家保护“非遗”的现状及进程。
基于媒体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韩国文化财厅也开始了“非遗”项目资料的数字化与档案建设。对于文字资料,编成报告书或图书进行扫描,转换为PDF 文件公开在所运营的网站;对于相片资料,是将幻灯胶卷与其他文化遗产的胶卷同时通过扫描工作转换为数码化资料,保存为TIF 和JPG 格式,供公众进行网站检索。(www.xing528.com)
“美国记忆”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导,多个档案馆、高校图书馆参与的一项文化遗产登记与数字化记录的工程。目前已存储了总计900 万件以上记录美国历史和文化的数字化藏品,时间涵盖面从15 世纪至今,空间以美国为主[13]。并将这900 多万件馆藏依照原始形态、主题、创建者、整理者/捐赠者四个主题组织成 100 多个资料集,这些数字化资源包括美国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哲学、运动、文学等内容,资源的媒体形式包括文本、照片、地图、动画、音频、视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