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非遗”的发展就与市场紧密相关。以皮影戏为例,在电影电视出现以前,我国底层民众的休闲娱乐形式十分缺乏,皮影戏作为一种集故事讲述、歌词演唱、乐器敲打、皮影操作四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的文化产品受到了当时民众的热烈追捧,这也使得当时主动学习皮影戏技艺的艺人数量不断增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社会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产品大量涌现,皮影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群众基础,偏离了市场,皮影戏艺人也纷纷转业,导致皮影戏传承人出现断层。正是鉴于“非遗”发展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成为焦点。所谓“非遗”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6]。
然而,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监管缺失导致的“非遗”产品市场混乱和“非遗”技艺本质的丢失。具体而言,一部分企业或个人盲目地追求商业利益,在“非遗”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粗制滥造的手段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造成市场上“非遗”产品良莠不齐,粗劣的“非遗”产品在市场流通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民众对于“非遗”本身的认同,损害“非遗”的形象。也正是由于这种对于商业利益的简单追求,企业大范围地利用机器取代人工推进机械化生产,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非遗”技艺的丢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也就只剩下了“生产”。正如云梦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秦礼刚所说:“现在市场上充斥着的皮影都是机器生产的,材质也都是塑料的,无论是雕刻还是上色都没有手工制作的质量高,失去了皮影的韵味,这种皮影只能称为商品,而不能称为‘非遗’。”因此,必须对“非遗”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管,推进“非遗”市场的健康发展,使“非遗”生产性保护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就强调敬业诚信、精益求精和轻利重质,对现阶段纠正“非遗”市场畸形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敬业诚信的内涵能够使从事“非遗”产品生产的企业或个人尊重“非遗”本身,不在“非遗”产品的生产中弄虚作假;再者,精益求精的内涵有利于“非遗”产品外在形式和内在质量的双重提升,对于“非遗”本身形象的塑造以及“非遗”魅力的发挥具有推动作用;最后,轻利重质的内涵能使企业或个人更加注重“非遗”保护,而不仅仅是瞄准市场盲目扩大生产。总之,“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有利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重拾“保护”这一内在核心,并引导“非遗”市场健康发展。(www.xing528.com)
总的看来,“工匠精神”对于当前阶段“非遗”保护的主体、“非遗”保护的方式、“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都有直接影响。扩大“非遗”保护的群体范围、创新“非遗”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引导“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是“工匠精神”作用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目的和结果。摆在当前学术界和“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使得“工匠精神”从意识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