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北省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完备,并通过“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形成了“非遗”保护体系,加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形成了“非遗”实体化保护的方法。这些“非遗”实体化保护方法,主要是依靠“非遗”传承人进行的。随着传承人队伍的不断扩大,“非遗”实体化保护的能力得以不断增强,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湖北省文化厅积极宣传“非遗”的重要性,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2016 年,安陆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漫画展暨安陆市“非遗”保护成果展,受到市民欢迎[21]。2005 年,皮影戏艺人秦礼刚带领团队参加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还在“冀东油田杯”中国皮影雕刻艺术大赛和展览中,荣获雕刻三等奖和展览一等奖,演出的《武松打虎》《梁红玉击鼓战金兵》荣获优秀演出奖和最佳表演奖。上述作品曾先后在《湖北民间美术》《湖北文化艺术》《专业户报》《湖北日报》上发表,而且被中央电视台、美国亚洲之声广播台等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表明了社会公众的认可,体现了“非遗”传承的成效。然而,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依靠实体化保护“非遗”的方法不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人才不济也是一种共同的现象。从课题组调查可以看到,“非遗”的传承以家族世代沿袭和师徒传授为主,目前,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地理位置、现代化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专业性保护人员匮乏,传承活动严重受阻。“非遗”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潜心钻研,才能有所感悟与心得。有些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学生往往受到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压力,只能一知半解地学习传统技艺,并不能系统全面地学会学好,甚至由于就业渠道狭小、浪费精力与时间而中途退出,导致“非遗”传承人才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因此,通过“非遗”资源建设,让“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的“永生”,是“非遗”保护的必然选择。
然而,“非遗”数字化保护也面临“非遗”数据信息不完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库功能不完整、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风险问题。各级“非遗”名录数量众多,涉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数据类型,而且项目的申报和立档资料也应保存下来,收集齐全难度较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全过程。武汉、宜昌等市数据库建设格式、类型不一致,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数据库之间相互孤立,形成“信息壁垒”,无法实现信息链接与共享[22]。有些数据库结构简单,功能设置不齐全,只能进行浏览和初级检索,几乎没有“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功能以及检索范围选择和限定,用户个性化定制服务、互动交流平台等缺失[23],“非遗”难以通过网络实现传播者、大众、研究学者以及专家之间多方的信息互动,也难以满足关注“非遗”的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