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产学研方式推动“非遗”的保护。例如,2008 年,武汉纺织大学设立汉绣研究室,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纺织、服装与“非遗”研究中心,专家、传承人与学生们在此交流制作理念,开拓创意思路,贯彻落实生产性保护理念,打造“产、学、研”融为一体的合作平台。2014 年4 月,该中心在武汉汉阳江欣苑社区举办汉绣服饰T 台秀,展示了汉绣婚纱、礼服、旗袍、时装等。“当时就有顾客要求订购。”该校资产处处长赵金龙说,一件普通的服饰加上“非遗”元素,价格能够翻两番,这就是手工的魅力。“非遗”研究所的设立为“非遗”技艺的学习传承、产品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致力于孝感雕花剪纸的生产性保护,开展了联系老艺人、整理剪纸技艺、剪纸生产和销售等工作。生产制作上,通过“基地+家庭+个人”的模式,聘用专人进行生产加工。另外,还将那些拥有剪纸技艺的家庭或个人吸纳为供货源,而研究所负责技艺研发、订单分配、产品收集、质量检查以及销售。从2000 年至2012 年,共搜集、挖掘、整理传统剪纸作品2 万余幅,研发品类超过150 种,总产值230 万元[18]。再如,荆州市荆楚“非遗”博物馆是湖北省首座民办综合“非遗”博物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汉绣、葫芦烙画等“非遗”传承人被聘请入馆传授技艺,将课堂教学和参观展览相结合,使得观众在欣赏精美“非遗”展品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了解“非遗”技艺的全流程。
此外,湖北省还大力引进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意园区,包括知音传媒集团、武汉天娱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江城壹号”文化创意园等,这些企业讲求创意新颖,将人物形象、历史传说等“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开发,树立地方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提升文化认同感与知名度。在2016 年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湖北省展团80 多家文化企业160 多件实物展品参展,全省文化产业招商签约项目20 个,签约金额达209 亿元[19],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