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皮影戏创作的剧目主要有八种形式:第一种为取材于传奇、演义小说的皮影剧目,如《大禹治水》《封神榜》《并吞六国》《孙庞斗智》《三国志》《隋唐演义》《西游记》《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七侠五义》《杨家将演义》《武松打虎》《英烈传》等;第二种为取材于历史故事的皮影戏剧目,如《乾隆游江南》《岳飞传》《洪秀全》《包公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等;第三种为取材于案卷的皮影剧目,如《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图》 《斩钦差》等;第四种为取材于戏曲故事的皮影剧目,如《三世仇》《吴汉杀妻》《吕蒙正赶斋》《二度梅》《孟丽君》《瓦车棚》等;第五种为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的皮影剧目,如《一家贤》《董婆教女》《汉孝子黄香》等;第六种为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皮影剧目,如《双头驴》《三门街》《十三款》等;第七种为取材于寓言故事的皮影剧目,如《鹤与龟》《两朋友》《野心狼》《狡猾的狐狸》 《贪心猴弟弟》等;第八种为取材于现代故事的皮影剧目,如《红嫂》《智取威虎山》《匕首恨》等[19]。在这些剧目中,绝大多数创作于改革开放前,选材也多为群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历史事件、故事等,经过几十年的轮番演出,观众非常容易产生精神疲劳,从而对观看皮影戏失去兴趣。作为梦泽影戏馆馆长的秦礼刚,每年演出364 场皮影戏,每五年更换一次剧目安排,即便如此,在戏馆看戏的观众也多为老龄人,观众人数也较少。另外,为数不多带有现代元素的皮影戏如《红嫂》《智取威虎山》等,创作年代也十分久远。剧目老化、剧情老化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云梦皮影戏脱离市场,偏离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年来云梦皮影艺人对于皮影戏剧目也有所创新,但是创新力度较小,不能形成传统的连台戏剧本。例如,秦礼刚为了响应国家反腐政策的号召,创作出了一个皮影公益短片,故事中以投标受贿为主线,讲述了三个投标人分别将红包贿赂给投标中心负责人,最后负责人将红包收下用于汶川赈灾。此短片是以皮影戏的形式创作的,片长45 秒,共有10 句唱词,简明扼要地反映了反腐的主题。虽然这种公益短片是云梦皮影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其创新程度有限,远远不能成为皮影戏发展的主流形式。
造成云梦皮影戏剧目老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思想观念陈旧。在云梦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中,秦礼刚67 岁,滕德清72 岁,张良凯79 岁,冯金明67 岁,程林柏68 岁,余长永70 岁,曾选超76 岁,黄花田53 岁,潘祥美72 岁,刘祖艮70 岁,陈传鹏69 岁。我们实地调查发现,以秦礼刚为代表的这批老艺人思想观念仍然比较陈旧,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层次不高,在皮影表演和创作过程中仍然依赖于以往的传统剧目或历史故事,对于现代元素的创作比较排斥。其次,皮影艺人的生活保障较低,不再单纯地以表演皮影戏为生,缺少创作时间。早期,皮影戏作为底层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皮影艺人通过表演皮影戏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皮影戏逐渐衰落,单纯演出皮影戏已经满足不了艺人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艺人外出务工以追求更高的收入,这也使得皮影艺人花在皮影戏创作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剧目难以更新,呈现出老化的特点。最为根本的是,云梦皮影戏产生至今已经有300 多年,在世代传承过程中演出剧目、演出形式等已经固化,在师徒传承中,师傅口传心授的剧目根深蒂固。另外,皮影戏创作需要设计剧本、编制唱词、雕刻人物等,创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剧目创新因此受到极大限制。(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