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特质和文化需要。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文化惠民作为文化名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1.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创优工程。以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为目标,编制城乡“公共文化地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进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抓好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建设,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广场和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逐年提高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的预算比例,落实城镇住房开发资金中1%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体育需求。
2.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名城既需要建“文化大楼”,更需要育“文化大师”,有大师才会有大作,有名品才会有名城。大力实施舞台精品工程、影视剧创作工程、文学作品扶持工程,集中开展“提升文化品位、重塑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主题创作,打造一批展现“邵阳印象”的文化精品,把邵阳的故事讲述出来,把邵阳的人物推介出来,把邵阳的文化展示出来。(www.xing528.com)
3.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程。邵阳是一座2500年的历史古城,春秋白善垒土筑城,汉置昭陵,唐设邵州,宋称宝庆,历代为州为郡为府。我们要大力推进省级文化名城创建工程,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注重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中突出文化引领、体现文化内涵,加强2500年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恢复,规划建设邵阳市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对咏史诗魁胡曾、思想巨匠魏源、再创共和缔造者蔡锷、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新史学开拓者吕振羽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传承,规划“邵阳名人堂”,编撰《邵阳文抄》;加快六岭、时代、北塔、魏源等文化公园建设,以城市文化街区、人文景观、主题公园体现邵阳2500年历史文化印记,展示邵阳文化风貌。
4.实施民俗文化创新工程。邵阳作为40个民族的聚居区,有神秘独特的梅山文化、历史悠久的五溪文化、仗义坚忍的宝古佬文化、能商善贸的码头文化,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要重点融合祁剧、花鼓、丝弦、布袋戏等,打响特色演艺品牌;加快宝庆竹刻、滩头年画、花瑶挑花等传统工艺的转型升级,提升传统工艺品牌;办好绥宁“四·八姑娘节”、城步“六·六”山歌节、隆回花瑶民俗风情节等一批文化活动;大力巩固城步“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洞口“楹联之乡”、新邵“中华诗词之乡”、武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各具特色和交相辉映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