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故址,在唐沙州寿昌县西六里,[2]诸古地志书记载相同。[3]《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边州入四夷道第五“安西入西域道”云:“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4]巴黎藏敦煌藏经洞发现之《沙州图经》残卷记载,阳关“在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迹见存。西通石门涧□□□□,在玉门关南,因号阳关”。向达考证阳关遗址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西之“古董滩”,[5]今阳关镇。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报告西域和匈奴各方面情况,使汉武帝产生了交通西域各国的念头,决心打通河西走廊交通要道。骠骑将军霍去病进攻匈奴,打垮休屠王和浑邪王,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筑玉门关、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焉”[6]。阳关遗址仅存一座伫立在墩墩山上的汉代烽燧,被称为“汉墩”。
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是西部边境之门户,很早便进入诗人的吟咏,成为诗歌意象。阳关是离开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要道,远行的人除走玉门关之外,便走阳关,有“阳关道”之称。北周诗人庾信《重别周尚书二首》其一:“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7]阳关道是通向遥远的塞外的道路,故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云:“悲歌度辽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8]初唐和盛唐时,唐朝向西域开拓,远征和戍边的将士往往经行阳关。在开元盛世时,大唐疆域西行万里,从西域东来或中原地区西行往安西者有的经过阳关,敦煌文书伯5034号《沙州图志》记载了当时通过阳关的道路:“一道南路,从(播仙)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里,其路由古阳关向沙州,多缘险隘,泉有八所,皆有草,道险不得夜行。春秋二时雪涤,道闭不通。”[9]阳关道不是四季皆可畅行的道路,由于路险甚至夜间亦不宜经行,但它是赴西域的道路之一。唐诗中的阳关有的是实写。岑参《寄宇文判官》:“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10]这首诗反映出当唐朝控制西域时,阳关在西行道路上的重要地位。唐代诗人往往把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既歌颂守边将士的报国热情,又写将士们思家念亲的美好情感。因此写乡愁并不影响表达他们的壮志理想。阳关远离中原地区,远赴阳关以远的地方的人,不免思念家乡亲友。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云:“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1]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12]当诗人远赴西域时,两度过阳关,都令他思念亲友,难以忍受。当他尚在河西时,便想象过了阳关之后,万里思乡,梦中也会回到故乡杜陵。
在初唐和盛唐国力强盛的时代,将士们情绪昂扬,他们抱着立功边塞的理想远赴异域,虽有离别之愁,却无情感之悲。骆宾王《畴昔篇》写“少年重英侠”,“荣亲未尽礼,徇主欲申功”,奉使绝域地,其途中情景:“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寒光千里暮,露气二江秋。”[13]其奉使蜀地,并不经阳关,这里阳关完全是作为一个意象,指边塞绝远和年轻人追求功名远赴异乡经行之地。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写“行役风霜久”的思乡之情:“陇阪肝肠绝,阳关亭候迂。迷魂惊落雁,离恨断飞凫。春去荣华尽,年来岁月芜。边愁伤郢调,乡思绕吴歈。河气通中国,山途限外区。”[14]诗人久戍在外,思乡之情是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想象中的归途经陇阪和阳关,这也正是他当年远赴边城的途经之地。李昂《从军行》先写将士们远征时的壮志豪情:“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长被铁。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接着写边地的艰苦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15]虽然阳关积雪严寒,胡地桑叶早落,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斗志不曾稍减。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16]“不蒙”是蕃将之姓,可能是“夫蒙”之讹,当时任安西节度者有夫蒙灵詧,即其人。诗人希望这位安西大都护立功边塞,在他治理下诸国都臣服于唐,西域太平。(www.xing528.com)
安史之乱前的这些送别的作品写到阳关,虽然表达了离别相思之情,但由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力的强盛,诗中仍然充满了豪情,那正是一种盛唐气象。更可贵的是写到阳关,诗人们还表达了立功异域的壮志。王维《送平淡然判官》:“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别,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支头。”[17]“定远侯”是东汉班超,这里代指平判官跟从的主帅。从诗中可知,平判官是第一次出塞,因此诗人的送别之情中不免有几分离愁,但诗人希望他立功远方,其豪迈之气大大冲淡了离别的悲伤。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18]这首诗与上首诗题旨相同,都寄厚望于对方。杜甫《送人从军》:“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此诗题注:“时有吐蕃之役。”黄鹤注:“弱水、阳关,皆属陇右道,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此时陇右、河西尚在大唐手中,杜甫勉励朋友建功立业。虽然写到大雪严寒,却洋溢着豪迈的激情,“以马寒雪盛为词,极惨澹事,偏作浓丽语”[19]。又如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20]因为裴四远赴边地幕府,有效命府主立功报国的机会,虽然阳关路遥,边地令人生忧,但诗中并无悲苦之情。钱起《送张将军征西》:“长安少年唯好武,金殿承恩争破虏。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战处黑云霾瀚海,愁中明月度阳关。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21]这首诗想象张将军西征,想象其在边境地区的激战,阳关成为战场。最后祝将军杀敌立功,早日凯旋。耿《送王将军出塞》:“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22]在这些送人远赴边地的诗中,诗人都以卓越的历史人物来激励朋友,期望他们立功边塞,威慑敌人,安定边境。
安史之乱后,西域陷于吐蕃,经过阳关的丝绸之路被阻断。诗人笔下的阳关更多的是边塞苦情和失地意象。许棠《塞下二首》其一:“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闲。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山。雁逆风鼙振,沙飞猎骑还。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23]西域的局势令关心国事的诗人感到忧愁。高骈《赠歌者二首》其二:“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24]储嗣宗《随边使过五原》:“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25]崔仲容《赠歌姬》:“水翦双眸雾翦衣,当筵一曲媚春辉。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26]李商隐《赠歌妓二首》其一:“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27]想到失地未复,诗人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边将无能。耿《陇西行》:“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封狐犹未翦,边将岂无羞。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28]这些诗真实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阻绝、阳关的失陷和唐人的痛心,折射出大唐盛世的一去不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