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域外珍宝及其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域外珍宝及其贸易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宝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的域外珍奇之物,是传统贸易中的重要内容。从唐诗中可知,有中国商贾赴海外从事珠宝生意。火珠是一种能聚光引火的珠,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吉祥物,象征祥光普照永不熄灭。从唐诗中可知,火珠在唐代被视为国宝。但遇到战乱或南方沿海地方官员贪腐,会影响到中外贸易的开展和珠宝的输入。从唐诗里我们还看到这种珠宝贸易也有伪劣假冒现象。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域外珍宝及其贸易

珠宝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获取的域外珍奇之物,是传统贸易中的重要内容。汉代中国商使携“金帛”赴印度洋诸国进行贸易,所获即奇石、异物等。作为奢侈品,唐代海外珠宝仍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豪富之家孜孜以求的商货。韩愈《送郑尚书序》讲到广州海上贸易之利云:“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9]唐代诗歌中写到海舶载来犀角、象牙、翡翠、明珠、水晶、琉璃、珊瑚、翠羽等舶来品。

中国东南和东南亚沿海地区出产珍珠唐诗反映了这些地区的采珠活动和珍珠贸易。施肩吾《岛夷行》诗:“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10]翁宏《南越行》残句:“因寻买珠客,误入射猿家。”[11]项斯《蛮家》:“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看儿调小象,打鼓试新船。”[12]张籍《送海南(一本无南字)客归旧岛》:“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府,山市卖鱼须。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13]奇珍异宝有的通过贸易而来,所以在南方沿海地区的贸易中珠宝交易是重要内容,刘禹锡诗称外国商船为“宝舶”即此意。王建《送郑权尚书赴南海》写广州市面上堆满了宝货:“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14]最受皇室欢迎的是域外珍品,这些奇珍异物有的通过入贡而得,而贡使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先至南方沿海地区,再通过地方官员奉送朝廷。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15]南方沿海地方官员有转送海外贡物之职责。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诗:“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16]殷尧藩《偶题》诗:“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17]这些描写说明从海外贸易和南海入贡中获得的“珍奇”又输入京都,成为皇室和上层贵族的奢侈品。从唐诗中可知,有中国商贾赴海外从事珠宝生意。王建《南中》诗:“天南多鸟声,州县半无城。野市依蛮姓,山村逐水名。瘴烟沙上起,阴火雨中生。独有求珠客,年年入海行。”[18]唐诗中常常称豪华的宴会为“玳筵”“象筵”,即用玳瑁、象牙制的席子,代指豪华的宴会。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19]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20]韩翃《别李明府》:“宠光五世腰青组,出入珠宫引箫鼓。醉舞雄王玳瑁床,娇嘶骏马珊瑚柱。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罗山道士请人送,林邑使臣调象骑。爱君一身游上国,阙下名公如旧识。万里初怀印绶归,湘江过尽岭花飞。五侯焦石烹江笋,千户沉香染客衣。别后想君难可见,苍梧云里空山县。汉苑芳菲入夏阑,待君障日蒲葵扇。”[21]这位李明府是在岭南任职,地近林邑,来到京城,将归时诗人送别写此诗,其中写到李氏生活中的用具大多是海外珍奇。杜牧《送容州中丞赴镇》:“交阯同星座,龙泉似斗文。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22]安南向朝廷进贡珍珠,唐诗中也有反映,如皮日休《正乐府十篇·贱贡士》诗云:“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23]该诗批判统治者重珠玑罗绮而轻视人才,才志之士不得其位,未展其用。

林邑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频入唐朝贡,曾向唐朝进贡珊瑚树,唐诗中有描写。上引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云:“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24]林邑国还曾向唐朝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25]。火珠是一种能聚光引火的珠,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吉祥物,象征祥光普照永不熄灭。在中国古代宫殿、塔、廊等建筑正脊上常用它做装饰,有两焰、四焰、八焰等不同形式。它常在龙的面前,又常是雷和闪电的象征。从唐诗中可知,火珠在唐代被视为国宝武则天时建天枢,以火珠为饰,诗人歌咏其事。《大唐新语》记载:“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珠高一丈,围三丈,金彩荧煌,光侔日月。武三思为其文,朝士献诗者不可胜纪。唯(李)峤诗冠绝当时,其诗曰:‘辙迹光西,勋名纪北燕。何如万国会,讽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圣泽倾尧酒,熏风入舜弦。欣逢下生日,还偶上皇年。’后宪司发峤附会韦庶人,左授滁州别驾而终。开元初,诏毁天枢,发卒销烁,弥月不尽。洛阳尉李休烈赋诗以咏之曰:‘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先有讹言云:‘一条线挽天枢。’言其不经久也。故休烈之诗及之。士庶莫不讽咏。”[26]武则天时建明堂,亦用火珠为饰,科举考试以此为题试诗。崔曙《奉试明堂火珠》:“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27](www.xing528.com)

当唐王朝全盛之时,这些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入,为皇室贵族汲汲追求。但遇到战乱或南方沿海地方官员贪腐,会影响到中外贸易的开展和珠宝的输入。李群玉《石门戍》云:“到此空思吴隐之,潮痕草蔓上幽碑。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28]杜甫《自平》云:“自平中官吕太一,收珠南海千余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戍干戈密。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29]杜甫《诸将五首》其四云:“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30]杜甫这两首诗皆作于唐代宗广德年间。当时,宦官兼广州市舶使吕太一发动叛乱,在广州城烧杀抢掠,市舶贸易遭到沉重打击,影响到京城海外奢侈品的供给,诗人有感而发,写诗记录当时南海贸易的萧条景象。从唐诗里我们还看到这种珠宝贸易也有伪劣假冒现象。元稹《送岭南崔侍御》写岭南地方“无限相忧事”,其中有“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31],妖妇惑众,以假珠玑出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