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下属积极效力:用好他人,做事好办

让下属积极效力:用好他人,做事好办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自尊心一个房间职场中的人际隔阂和矛盾均与自尊心有关。

让下属积极效力:用好他人,做事好办

给自尊心一个房间

职场中的人际隔阂和矛盾均与自尊心有关。伤害了自尊心就等于伤害了感情,所以善待自尊心成了职场生存中的一门大学问。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当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人时,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就能让他人很感激地接受,我们会感到十分快乐。

另外的一种情形是:我们反而不想见那些给予自己太多恩惠的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在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而在我们接受他人太多恩惠时,在无形中,我们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伤害。

当然,这种解释并不适用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体贴行为——那些出于对我们表示尊敬的,并不需要我们回报的行为。因为这种殷勤的行为恰恰就表示了我们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我们不但不会为此而感到痛苦,反而会感到愉快。所以,如果想聪明地让对方快乐,赢得他人的好感,就应该不时地这样殷勤地关心他人。

但是,如果你过分地帮助他人,让他人觉得他自己十分软弱,引发其自卑的情绪,就会让他人陷入一种觉得自己“没有能耐”的苦恼之中。如果他在这种苦恼中过于痛苦,就会把自己苦恼的原因推罪给帮助他的人身上,反而对帮助他的人心生怨言,以“怨”报德。这种过分帮助的行为就有点愚蠢了。著名记者福勒敦交际很广,他曾说过,那些得到他帮助最多的人才是他最大的敌人。所以,明智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人们应该以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这样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又强烈地刺激了他,让他从心底里对你十分感激,希望自己也能有帮上你忙的一天,以报答你对他的恩惠。

聪明人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他人的帮助,以满足他人那种“施舍”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行为比冒失地帮助他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有一次,著名的芝加哥广告商亨利·史丹敦突然感觉他的一个老朋友在渐渐地远离他,简直就要弃他而去了。史丹敦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的。他的朋友是一位工程师,考虑到这一点,亨利·史丹敦就诚恳地请他全权负责自己新屋的水管系统的设计,并且希望朋友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出乎意料的是,老朋友爽快地接受了史丹敦的请求,勤奋地工作起来,还对这个工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然后再把他设计好的图纸给他看。就这样,从那天起,他们的交情又如往日一般了。

汤纳德·史密斯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著名的建造者之一,后来,人们都称其为斯特拉·斯特纳爵士。我们在他早期的经历中,也能找到一个相似的故事。他年轻时是一名皮货商,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只得去一个与自己有过冲突的猎户谈一些事。史密斯利用一个在猎户家借住一晚的机会,迈出了赢得猎户好感的第一步。

英皇爱德华七世是大名鼎鼎的外交家。他也曾使出浑身解数去赢得美国大使的约瑟夫·乔德的好感。他与约瑟夫·乔德初次相见时,就态度谦恭地请大使送他一张麦金利罗斯福合影的照片,他因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人也是各不相同的。可是,上面所说的策略乃是迎合人类的一种普遍的需求而生,因此,它几乎适用于所有人,而且效果显著。不管是对待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亲友,满意我们的人还是对我们不满的人,它都可以说是一剂灵丹妙药。

但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必须留心:人们身上所有的嗜好和习惯,也是每个人与他人区别最明显的地方。对这些人来说,与他们个人的特殊爱好相关的小恩小惠才是他们最乐意给我们的。

于是,当我们请求他人赐予我们一些他们乐于奉献的小恩小惠时,我们就赢得了他人的好感,也能使他们很高兴地注意到我们。

这就是成功人士所运用的众多感化他人的十分妥帖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我们能细心地观察成功人士所运用的这类典型的方法的话,我们就会明白:成功人士使用这种方法时的诚恳是他们之所以能常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诚恳是我们也可以学到的。正是这种诚恳的态度使得他人轻而易举地对运用这种方法的人产生了好感。如果你在运用这种策略时表现得十分冷淡,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在使用技巧以骗得他对你的好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想让他人知道我们是真心地需要他伸出援手时,这种方法就成为赢得他人好感的绝妙方法。

如何做到给自尊心一个房间,不妨尝试以下推荐的几种方法。

方法一:把自己的自尊心要求写下来将心比心,是最合适的方法。所以在办公室中,不妨把自己对自尊心的要求写下来,而且越具体越好。“可以让我在公司里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可以在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被老板训话”“可以讨论错误的原因,而不是指责自己的过错”。因为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那么在对待下属,同事时或许就会考虑对方的情绪和要求,不至于伤害到对方脆弱的情感

方法二:学会把自尊心看做“面子”

自尊心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面子”问题,没有人愿意被老板随意当垫背,也没有人愿意被同事经常恶搞,更没有人愿意在办公室成为八卦新闻的主角,因为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其在办公室的地位和声誉,也就是有可能“脸面丧尽”。所以正确的方法,就是把对他人的尊重问题落实到给足“面子”的举措上,这样至少不会让人有“脸上挂不住”的感觉。

方法三:积极参与“自尊心伤害”之补救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首先要想到补救的良策。

因为行动上的积极补救,说明我们还在挽救自己的过错,听之任之绝对是不负责任的方法。我在一个开放的办公环境里对秘书提出批评性意见,导致她的不高兴。事后我主动说对不起,并对自己一直把她当小孩子看待表示了抱歉,并感谢她为自己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这从此也成为我的人生经验。我的补救让我和我的秘书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方法四:为自尊心建个小房子

因为了解了自己对自尊心的保护要求,所以在和他人相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为他人的自尊心建一个小房子,那可是真正的保护层,使其与伤害有效隔离。

这个小房子由无数的不要组成,比如不要践踏尊严,不要侵犯隐私,不要公然对峙,不要限制自由,不要主动揭短,不要藐视存在。有了这样的不作为,那么人际圈中的自尊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也因此理顺了办公室的关系。

方法五:用“自尊心”调动积极性别以为保护自尊心仅仅是为了和谐关系的考虑,更多的时候自尊心问题处理好了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性。刘虹是办公室里学历最低的一位同事,她的自卑情结一直很深。于是她的工作伙伴除了在她最弱项的部分帮助她,还在私下交谈中提议她继续学习,刘虹很感动伙伴的尊重和理解,也为了更好地回馈团队,她一边学习一边更加努力工作,自信心也变得越来越强。

让他人走进我们的“圈套”

怀特罗·利德是赫拉斯·格里莱手下的《纽约论坛报》的主编,当时,他想找一个能干的助理编辑。这位助理编辑不仅要自己能成名,还要帮格里莱成为《纽约论坛报》的所有者和出版人。

利德看好年轻的海·约翰。当时,海·约翰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完成外交任务,正准备去伊利诺伊州律师

利德的全部外交目光都集中在毋庸置疑的海·约翰身上。

他是如何使这个年轻有为的人抛弃原来的计划,来到报馆就职的呢?

西亚思记载道:“利德请海·约翰去‘智慧俱乐部’吃饭……就算他替朋友想出了其他计划,他也不能立刻就在俱乐部宣布出来。”

吃过饭后,他请海·约翰去报馆玩。他从众多的电报中找出一条十分重要的消息。当时,正好负责国外新闻的编辑外出,于是他对海·约翰说:“帮我给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个消息的社论行吗?”

海·约翰当然不好拒绝。

他的社论写得非常棒,格里莱特别满意。于是,利德请他再待一星期,一个月,就这样,海·约翰成了报社的一名编辑。

就这样,这名年轻有为的人放弃了回乡做律师的计划,留在纽约做了一名新闻记者。

就是运用了这样的策略,利德使得海·约翰甘心归于他的麾下。

他并没有很冒失地就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开始,他只是请海·约翰写一篇小社论,从而逐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运用同样的策略时,我们要明白一点,如果想让他人加入自己的事业,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人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

当我们想让他人做一些并不难做的事情时,我们应先让他尝到胜利的滋味。

我们一定要强烈地刺激他,激发他内心想马上获得成功的渴望。这样,我们就激活了他的自尊心,也在激励着他。为了进一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他们就会很愿意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尝试第二次。

因此,奥弗斯特利特在他的名著中说:“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能影响他人,就要看他能否激发他人参与到他的事业中去。”

聪明的人都深谙此道,并知道什么时候才是运用它的最恰当的时机。

比如,比亚来在准备远征北极时,几乎把所有做雪橇用的材料都带齐了,可在需要做雪橇时,他却总是十分诚恳地放手让那些爱斯基摩人做。

在对付他人时,如果其他方法都不奏效时,你可以运用一下这个策略,放手让他人占据我们的思想。这样,在无意识中,他就走进了我们的圈套之中。

聪明的人往往也要经历很多挫折才能自如地运用这个策略,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比如利德在处理海·约翰这件事上,只要稍加准备就行了。

避免与讨厌的后辈正面竞争

不知什么时候,最为叛逆新时代青少年已经成为了和我们并肩走在一起的小同事。时代也已经有了变化,凭资历说话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很多后辈都有着好强的个性,而且丝毫不懂尊重前辈。下班铃声一响就立马走人、月薪不低却千方百计地还想要增加假日……稍稍表扬一下他们的工作成绩有很大进步,就会立即变得趾高气扬,无视前辈更是被认作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些工作能力不怎样、但胆量却很大的后辈就更了不得了。下班后想请他们吃一顿饭也通常都会遭到拒绝,还有只要一提起加班的“加”字,后辈们就会撅着嘴紧皱眉头,让上司只能耐下脾气去哄他们。如何处理好和后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也成了职场相处的关键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给前辈带来的最大精神压力的就是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后辈。在业务和处世经验上,后辈当然是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前辈,不过他们有着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极强的事业心。可惜他们对前辈的态度却相当傲慢,而且在人际关系上也是一塌糊涂。这些后辈典型的特征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从不理会前辈们的感受,而且容不下一丁点的失误,除了自己以外任何人都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内。

对待这样的后辈时,切忌与他们展开正式竞争,你应该努力营造出一种让他们自觉地发现自己是后辈的环境。首先,你要在他们面前充满自信,大可不必莫名其妙就感到压力。不管他工作能力有多么出色、别人对他的能力给出了如何高的评价,只要你在他面前尽量展现出自信而优秀的一面,那么他必然也会对你尊重有加。如果后辈在工作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那你至少也要在心理上表现出前辈的肚量。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后辈会毫不犹豫地指出你的失误,当然这对你无疑是好事,可以随时鞭策你不要有丝毫懈怠。在处理骄傲后辈的问题时,不要感情用事和过分表现出警惕心是最重要的。

某个后辈如果表现出无论如何也不承认你前辈资格的态度,那么你只需任何事都公事公办就可以了。就是说与这个人的交流仅限于公司的工作关系和必要的业务往来,绝对不能在私下和他有任何交集,更不能随意开玩笑和放低身价,你要不断地让他意识到“这里是公司,而我是你的上司”这一不可逾越的现实差距。

如果你遇到他对其他前辈不屑一顾的样子时,那你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悄悄跟他说:“我们公司对新人的礼貌举止和新人对前辈的态度都比较注重,不注意敬称的话是比较麻烦的。”告诉他这些话的好处是,你可以借着公司的名义“警告”

他,而你又没有提到有关原则性的问题。但是你应该注意说话的语气,虽然你的举动应该给人权威感,但是礼貌的语气和小心的措辞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后辈的逆反心理,减少树敌的可能性。

偶尔你也会遇到这样的后辈,他把女性前辈的教导当做耳边风,但是对男性前辈的话却格外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其实相对比较简单。你可以先向他提出比较有难度的要求,这样的话他通常都会说自己做不来。这个时候,你再分派给他真正需要解决的工作,这样一来他通常就会接受。对于上司分配的任务,偶尔推脱一次是容易的,拒绝两次就比较困难了。在对待这种轻视你的异性后辈时,一定要抢占先机绝不能向对方示弱。假如你觉得这样强势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那么你可以发挥出与男人的强硬完全相反的女人的温柔特性。经常露出温柔的微笑、在他劳累的时候表示适当的关心、展现出自己擅长的怀柔攻势……这些都是非常管用的招数。

拥有轻松的心态,也是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前辈的方法之一。比如定时定点下班,你可以诱导他,说只要业绩好就绝对保证他们可以准时下班。后辈们认为最为无能的上级就是“总让我们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人,不在能力范围还必须去做的工作也是他们最讨厌的事情。如果你总是逼迫他们,那么后辈们当然会心情低落,工作效率也只会越来越低。因此你可以让他们先保障现有的工作质量,再逐渐地提高目标来促使他们进步。运用不掺杂功利心的轻松姿态为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对那些消极工作、经常让上司难堪的后辈们必须严厉指责,对于有理有据的批评是选择接受还是逃避是作为下属的职员应该理解的游戏规则。

不过,如同你的性格不会轻易改变一样,后辈们的个性也是很难马上转变的。对于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职员,你可以完全公事公办。看到你不吃这一套,他们在遇到任何难题时也会以正面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的讨好行为也只是为了能更好地生存。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早退、找借口无故旷工的顽劣分子,你应该先提醒后斥责,为自己树立不容谮越的威信——“上不上班是你的自由,但是管理下属保障出勤率是我的责任!”

而当后辈的举止不合礼仪的时候,你应该当面提醒或者警告她,千万不能在背后议论,这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假如你遇到的后辈会当面和你脸红脖子粗地争吵:“您为什么只针对我一个?本来我就正忙着呢!”对付这种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她淘汰掉,而不是拖来拖去形成持久战。在只有你们两个人的情况下斥责她,既能起到劝诫的效果又不会太伤她的自尊心。一般后辈会在之后几天都表现得很乖巧,也会不敢直视你,这个时候你应该放任她不管,然后过一阵子就突然对她大加赞赏。称赞的时候越是关注细节效果越好,比如说:“你今天的围巾真好看,都可以去参加‘最佳着装奖’的角逐了。哪里买的?”而不是随便说一些“今天你看上去真漂亮”之类的笼统语言。你要铭记,赞美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它可以让冰雪消融,更可以让讨厌的后辈心甘情愿地臣服。

调教讨厌的后辈,专家支招。

1.指出他们具体的错误。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就立即指出,有凭有据地加以指责。

2.让他了解事态的严重性。在某些时候,可以选择事发时缄口不谈,过后才用平淡的语气和她用电子邮件谈论这次失误。内容大致以强调这次的事态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有关公司内部关系的问题,希望后辈以后能多加小心以免落人口实。不少后辈还是会对这种婉转的劝说很领情的。

3.向和自己站在统一战线的上司请教。如果实在有你觉得搞不定的下属,最直接的方法是向自己信任的上司询问,做上级的都不会喜欢以下犯上的部下,因此你略微表现出头痛和伤心的样子就可以唤起上司的同感,得到他支持的一票。

有技巧地传达坏消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美国政府并没有批准国务卿布莱恩到欧洲出任美国和平密使一事。总统决定由豪斯去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并将这个消息告诉布莱恩。

豪斯得让布莱恩放下他高翘的骄傲尾巴,还得让他心甘情愿。豪斯在自己的日记中描述了这次与布莱恩棘手的会面:“他听说是派我去欧洲充任和平密使而不是他时,脸上很明显地显得十分失望。他说他已经为这次使命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我说:‘总统的意思是,无论是谁,都不适合接受正式的任命,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广泛注意他,会对此感到奇怪,他为何要到那儿去?’“听了我的话,他就慷慨地说:如果政府不能正式委派他出使欧洲,如果一定要采取非正式,那么,我一定会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豪斯很灵巧、很自然地治好了这位国务卿的创伤。

豪斯的这句“会广泛注意……”无疑安慰了布莱恩的虚荣心。那个“非正式”任命的密使只是个巧妙的借口罢了。这就使布莱恩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维护,他自然是应该愿意留在国内的。

当时,豪斯把最重要的一点放在使布莱恩意识到自己地位的重要上,让他感觉自己的任何举动都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

豪斯巧妙地运用这个策略解决了问题:通过表示对布莱恩的尊敬,使布莱恩的自尊心得到维护。于是,他只是对布莱恩轻轻一拍和一推,就十分迅速地把布莱恩甩到了后面。

豪斯能清楚地认识到给人带去坏消息是一件很难办好的事,消息本身并不是最麻烦的,更麻烦的是传递消息的方法。

许多人都不能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一见到他人没有成功,就会犯自我膨胀的毛病,还是不由自主地这样做。而对方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就会认为他们是在幸灾乐祸,哪怕是一闪念的怀疑也会令人怀恨终生。

聪明的人在必须传达给他人一个坏消息或必须粉碎他人的希望时,会想方设法不让他人有耻辱的感觉。

在必须拒绝他人的请求时,亨利·福特有着自己一套固定的应付办法。为了减轻对他人的打击,维护他人的尊严,他一定会让自己的助手接见这个人,并“暗示应该怎样应付他和他的请求”。有时,福特居然还用一种私人代码,他让求他之人去见他的助手时顺便带一张便条给助手。如果便条上的“see”字拼写正确,他的助手就知道福特应允了此人的请求,如果“see”被拼成“sea”,他就知道应该拒绝这个人。

麦金利总统和菲尔特会用一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要拒绝某人,就会格外恭敬地招待他,如请他吃点心或午餐等。

奥尔科特曾这样描述麦金利:“他有好几次必须要拒绝别人,于是他说得是那样的诚恳,以至于那些被拒绝的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如果我们要以调侃的方式传达给他人一些坏消息时,我们应该慎重对待。

你一定听过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故事。以前,霍普金斯就用它来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一家鞋店的推销员对一位正在试一双舞鞋的妇人说:‘太太,您的这只脚比那只脚大。’(www.xing528.com)

“第二家鞋店的推销员却说:‘太太,您的这只脚要小于那只脚。’“结果,那位妇人在第二家鞋店买了双舞鞋。

“可以说,第二家鞋店的推销员是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与之相比,第一家鞋店的推销员就逊色多了。”

纽约一家大建筑公司的老板约翰·托德的手下就有一个十分擅长此道的叫沃德的年轻雇员。约翰·托德说:“有一次他要给纽约的一个很怪的人传达一个很坏的消息,他要到那个人的私人办公室去,在沃德离开那个办公室时,他已经与那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因此,如果你一定要带给他人一些坏消息,或粉碎他人的希望时,你更要尊重他人,一定要注意小心地维护他人的虚荣心。

用物质奖励来刺激人心

现代职场里,上司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来刺激下属,比空口白话可能有效的多。不过,物质奖励也要讲求技巧,“塑料大王”梅布尔的方法值得一试:梅布尔经营的一家塑料生产公司曾经业绩大幅滑落,员工们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于是干得比以前更卖力。到年底了,照往年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多的时候,甚至再加倍。然而这一年可惨了,财务算来算去,顶多能够发一个月的奖金。总经理李特隆看到这种情况后焦急万分,他知道员工今年的工作激情比任何一年都要高。如果按以前的标准发放年终奖的话,势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创伤;如果不那样做的话,又怕员工的士气大跌,这样对企业的损失将更大。怎么办?如何给员工一份满意的薪酬?

一天,李特隆请来远在马来西亚的董事长梅布尔一起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董事长梅布尔听完总经理的汇报后,形象地说道:“每年的发红包就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聪明的总经理突然灵机一动,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颗一颗往回扣。那个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这样使得小李特隆很满意。于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为设计出员工满意的薪酬策略达成了共识。

几天后,公司开始有这样的流言:年底要裁员。顿时公司内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猜,被裁的人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裁起。”高层主管则想:“我的薪水高,只怕从我开刀!”但是,没过几天,总经理就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我们不能没有你们。无论有多少困难,公司愿意和你们一起渡过难关,只是年终奖金就不可能发了。”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除夕将至,员工看着别的公司的员工纷纷拿到了年终奖金,多少有点遗憾。

突然,总经理李特隆召集高层领导召开紧急会议。看领导们匆匆开会的样子,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儿七上八下:难道又要裁员了吗?没过几分钟,各级领导们纷纷冲进自己的单位,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的,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整个公司沸腾了,员工为了满意的年终奖而高呼,很多员工都主动要求过节期间加班。一次“满意”的薪酬激励,终于换来了第二年的发展。

可见,有技巧地给奖励,对于激励下属办事是非常有用的。下属们最讨厌的领导不是发奖金发得少的领导,而是许下了空头支票却总是不兑现的领导。

让对方站在聚光灯下

有一次,著名的帕特南出版公司经理乔治·帕特南公开抄袭他人演说的演讲辞,然后又调换演讲的顺序,以达到一种特殊目的。

帕特南原本应该做压轴演说,可他仔细考虑又与主持人商量后,便决定让著名牧师亨利·凡·戴客博士享受这种荣誉。那么,帕特南为何要这样做呢?

看上去,这像是一个让人鄙视的阴谋诡计!事实上,它是帕特南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这也是他所采取的推动事业成功的若干聪明的举措之一。帕特南对戴客十分了解,他觉得博士一定会同意和他调换顺序、互换演说辞的。

帕特南曾在很多家代理店都干过,他经过艰苦的奋斗、经历了许多挫折,才成为出版界的领头羊,并在国际版权的竞争中大获全胜。正因如此,那天晚上他才与博士一起受邀发表演说。帕特南对博士所要演讲的内容十分清楚,而且他知道这些内容都非常好。可帕特南并不是为了这个才与他调换材料的。他是想让博士替他说出他那思考很久的、重要的商业问题,才想与他调换材料的。

帕特南说:“当时,我把博士的演说辞说了一遍。到他演说的时候,就根本没有任何顾虑,只要根据我所讲的内容,用商业角度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换言之,帕特南是藏身幕后,用巧妙的手段将博士推到前方,使之成为该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这件有趣的事说明作为领袖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通常,人们总认为做领袖的人多数都是名不副实的,只对自己的光荣和显赫感兴趣。当人们发现领袖出现一点为自己邀功的苗头,就会变得冷漠,甚至出现敌对的情绪。因此,真正的领袖都是在幕后进行他的计划的。

大实业家富兰克林也是这样的。25岁时,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当时,他创立了费城图书馆,后来又建成了一个学院(即今日宾夕法尼亚大学)。

可是,他总是避免在这两项事业中“出面”。他用朋友的名义为喜欢读书的人创建图书馆;建立学院之时,他也隐瞒自己创始人的身份,而归功于一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绅士。

富兰克林这样说道:“当你倡议一件于人类有益的事业时,不应老是想表现自己。如果这样,人们就会很自然地以为你是个贪图名利之人,也会使一些人心里不痛快。而正是这些人将决定着你的事业……总而言之,牺牲自己一时的虚荣心,日后也能得到更多的补偿。”

所以,聪明人处理问题总是以事业为根本出发点,并不看重个人的得失。

伟大的铁路建筑家哈里曼病逝前,沙纳西在其身边陪伴,在谈到这件往事时,沙纳西说:“我感觉……他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使得那些接触过他的人都十分忠诚于他。他能具备这种力量,是因为他能慧眼识人,还能让他身边的人对他怀有一种深深的信仰,坚信他不为私利而为大众谋幸福的志向,那是一种比任何人的志向都博大高远的志向。”

《纽约世界报》的创始人和出版人普利策也秉承这种精神,他对他的编辑们说,如果在一个紧急时期他所发出的命令违背了该报的政策的话,编辑们可以不予理睬。

斯威夫特创办了斯威夫特公司。一次,因为天太黑的缘故,公司的门卫没有认出他,就禁止他去发电所,后来,他反而为这个门卫加了薪。

在面临众多问题时,庸人总是将自己的利益、妄想和虚荣心居于一切事物之上。于是,真正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即使面临事业中一件极细微的琐事,也会把它看得比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重要。

头衔也是一种诱惑

斯坦梅茨是通用电气公司的怪人,在他做行政主管时,就几乎不对自己抱任何希望了。

几年来,他所管理的事务越来越糟,简直让人疯狂。

他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斯坦梅茨的能量是无法估计的,他的感觉也十分敏锐。

这时,管理人员运用了一些奇妙的驭人策略。

他们称斯坦梅茨为最高法院。

一位高级职员对另一位职员说:“斯坦梅茨所极力维护的是一个科学的最高法院的形象。”

对于斯坦梅茨来说,这只是人们对他的非正式的尊称罢了,他真正的头衔是通用电气公司的顾问兼工程师。事实上,“最高法院”只是对他正在从事的工作的另一种称呼罢了。

在电气史上,斯坦梅茨很顺利地连续创造了许多奇迹。同时,审计部没有他也照样可以运行。于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便运用赐给他人头衔的方法很容易地就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抗拒这种公开的赞誉。这种头衔能够让许多人激动不已,刺激他们更努力地工作,也能赢得他们的忠诚。

赛谬尔·冈伯斯是50个不同行业的工会倡导人,美国劳工协会的缔造者。在他刚开始开展工作时,感到特别难。工人基本上都是毫无组织的,当时,他既缺少钱财,又急需外界源源不断的帮助。

一天,他忽然想出一个计划,创立一个“民间委任状”,主要是授予那些愿意组织工会的人的一个荣誉称号。他以这种方式在一年中委任了80个人,从此以后,美国劳工协会的会员数目开始急剧攀升。

很少有人如拿破仑一般清楚头衔的价值,也很少有人能比他更懂得人是多么迫切地想得到这种极具诱惑的东西。

为了能让他新创的帝位在那些拥戴者的维持下永远不倒,他毫不吝惜地创设和封赐了许多崇高的头衔和荣誉。他制定了新的荣誉和勋章,并马上将1500多个十字勋章授予他的臣民;他重新起用法兰西陆军上将的官衔,还给18位将官都封赐了这一官衔;他还授予优秀的士兵以“大军”的光荣称号。

尽管头衔是虚的,但它们的功效却非同小可。当芝加哥律师埃默里·斯托尔斯要求进入内阁时,大总统阿瑟感到十分为难。因为这位律师是一位不可轻慢的实权政治家,但同时,又不能让他担当重任。于是,阿瑟便给了他一个“外交考察专员”的头衔,虽然这个位置十分尊贵,其实却是个虚职。斯托尔斯就这样顶着这个光荣的头衔扬扬自得地到欧洲观光去了。

来自美国的哈雷·哥登·塞尔弗里曾经做过杂工。后来,他成了英国最大的一家商店的老板。在提升他的那些英籍推销员的忠心时,他常常把他们称做“公司的一员”,而不是按照当地的规矩叫他们“推销员”。当他对他人提及此事时说:“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对工作更感兴趣,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纽瓦克的路易斯·班伯格创建的著名商店里的员工都互相尊称对方为“同事”,他们从来都不使用“雇员”这个词。

许多实业界的风云人物都为他们那些最能干的下属建立了许多头衔。正因为如此,什瓦普创立了“伯利恒钢铁公司钻石十字勋章”,像威廉大帝授予德军铁十字勋章一样,将它们分别授予那些对公司贡献十分巨大的助理们。伯利恒钢铁公司几乎有100多人都获得过这个勋章。人们都认为这个勋章是业绩优异的象征。长期以来,许多公司成员做梦都想得到它,拥有此勋章的人则以此为荣。

暗地里给下属送一个红包

小童是某外企的职员,由于长时间处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不由得产生了厌职情绪,在工作中经常烦躁不安,有想换工作的想法。正当他苦苦挣扎时,上司把他叫进办公室,对他近期的工作进行了一番赞赏的肯定,然后给了他一个大红包。小童手里拿着红包心情一下子就好多了,原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工作成绩受到了领导的认可。从此,小童又怀着愉快的心情去上班了。而那个红包里才区区500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做的事被认可,希望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能够被人肯定,希望领导的目光能够投向每一个角落。大多数员工希望贤明的领导应该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不仅看见战功显赫的功臣,也关注冲锋在前的士兵,还要认清干活偷懒,两面三刀,领导来了,就拼命表现,而领导一走,就耍滑偷懒的人。关注勤恳工作的员工,客观地鼓励和奖励他们,最容易激励他们做好日常工作,让领导放心。

领导送的红包具有很奇妙的作用,有时候领导在每个人的工资袋里都加了同样的钱,可是每个人都认为只有自己享受了特殊的奖励,结果下个月大家都很努力,争取下个月得到更多的奖金。要想使红包真实地发挥刺激作用,需要领导有一颗公正的心,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如果你的下属工作勤恳,十分卖力,长期默默地为你工作,使你的公司蒸蒸日上;如果你的下属经常给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你深受启发;如果你的下属具有良好的表现、给公司带来收益、为公司作出贡献,那么你作为领导,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腰包,要不失时机地暗地里送一个红包。这会让所有的员工都感觉到,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多流出一滴汗水就会多一分收获。

公司的员工各具特色,有勤奋而忠诚执著的人,他们始终能默默地工作,值得信任;有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但他们由于经常无所顾忌而得罪他人,人缘不好;也有喜欢“溜边”、“耍滑”、制造事端、夸夸其谈者。作为一个领导,你要深入了解下属,注意那些优秀的工作者,及时奖励他们的出色表现,也要关注和关心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肯定幕后英雄的功劳。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自己付出了多少辛勤劳动,但他们确实在乎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否得到承认。如果他们努力一番却无人所知,这会使他们感到不被认可,不公平,因而灰心丧气,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他们只得采取不再卖力或一些消极怠工的行动以示反抗。

事实证明,暗地里送红包是激发工作热情,鼓励员工拼命工作的好方法。它向员工表示,员工的工作表现在领导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员工表现得好,就会得到红包,得红包的员工,在感激之余会加倍努力。

外国公司大多送红包,老板认为谁工作积极,就在谁的工资袋里加钱或另给红包,然后发一张纸说明奖励的理由。奖励的理由是各种各样,有奖励个性特点的:如员工工作认真而勤奋,踏踏实实,热爱本职工作,有能力,富有创造精神等。也有奖励工作业绩的:超额完成任务,本月无残次品,质量检查认真负责任等。也可以根据一次、偶然的事情实施奖励,如:某员工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检修工细心避免了一个小事故,某员工表现出了可谓爱公司如爱家的行为等,不一而足。什么时候送红包,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定时的,每周、每月、季度和年终奖等都可以用暗奖,当然它不排斥明奖的作用。

红包里的钱,根据奖励的目的、奖励的对象特点及领导可以支配资金的数量灵活掌握,数量可多可少。一般说来,平时奖金数目要小一些,季度、年终奖金数目要大一些;偶然做的好事要少一些,好的工作作风,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红包里的数额可以大一些。

暗地里送一个红包,不会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它对受奖人产生刺激,对其他人则不会产生刺激。当众发奖容易产生嫉妒,造成混乱,好事变坏事。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得了奖励,得了多少,所以,很少发生纠纷。每个人都干好工作,避免由于评奖浪费精力和掺杂人缘、不客观因素,影响正常的工作。

一点感情投资换百倍回报

有句话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职场,任何一个下属其实都渴望着自己的上司对自己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有爱兵如子的统帅,就会有尽心竭力的士兵。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

中国有句话叫义薄云天,讲究情义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为官者大都深知其中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廉价的感情投资,这对于拉拢和控制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电梯上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能获得下属的衷心拥戴。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掌权者对部下的一切感情投资,就是这样的。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当然,吴起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嘛!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

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这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最终战死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难道吴起真的仅仅是钟情于士兵,视兵如子吗?自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俗话说“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么自己就要先那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爱和真情,才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公元742年,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征召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入京。李白这一年43岁,他毕生都向往着建功立业,以为这一回总可以大展鸿图了,于是,意气风发地来到了长安。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

封建时代,皇帝召见大臣,气派是十分尊严的,他端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而臣下则要一路小跑至他的膝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俯首称臣。而唐玄宗这一次召见李白,这一切森严的礼仪全都免除,他亲自坐着步辇前来迎接。当李白到来时,他从步辇上下来,大步迎了上去,将李白迎入大殿之后,又以镶嵌着各种名贵宝石的食案盛了各种珍馐佳肴来招待李白,大概是怕所上的一道汤太热,会烫着李白,唐玄宗竟然御手亲自以汤匙调羹,赐给李白,并对他说:“卿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可你的大名居然传到我的耳中,若不是你有着超凡的诗才,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接着又赐他一匹天马驹,宫中的宴会,鸾驾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

一个普通的诗人,无官无职,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赐宴,已是非常的礼遇了,而降辇步迎、御手调羹,更是旷古的隆恩。虽然李白这一次来长安,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发展,最后还被客客气气地赶出了长安,但唐玄宗的这一次接见,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使他终身引以为豪,至死都念念不忘。

一点点感情投资,就可以换回下属百倍的忠实回报。所以,有时候你需要放下身架,走近下属,与他们打成一片。

◎ 表面公义,心里生意

◎ 薪水也是谈来的

◎ 善用资源才能避开陷阱

◎ 识别迷阵,走自己的路

◎ 谣言止于智者

◎ 恨一个人并不需要去得罪他

◎ 你爬得越高,摔得就越重

◎ 拥有能够抓住机会的眼睛

◎ 远离带“钩”的“蚯蚓”

◎ 察言观色是一种本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