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想上位先布局,硬实力是职场潜伏者的防弹衣

想上位先布局,硬实力是职场潜伏者的防弹衣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事论事,切莫情绪化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职场,女人想要建立独特的工作风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现在,他冒着可能受到严厉惩罚的危险,请总统考虑他的意见。这就是海军大将西姆斯一生辉煌事业的起点。后来,他成了“第一世界大战”中的战时舰队总司令,被誉为当代海军中最有建树的人。这次上书,他获益匪浅,大西洋舰队中的5艘战舰被拨给这位刚刚崛起的海军中尉,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司令官和海军演习的监察官。

想上位先布局,硬实力是职场潜伏者的防弹衣

就事论事,切莫情绪化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职场,女人想要建立独特的工作风格,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不能过于男性化,太刚毅失去了女性的美感;但也不能太多情阴柔,找不到理性与感性的分界,着实令人难以拿捏。

许多男人对女人投入职场的不信任,是来自“女人太情绪化”的刻板印象

受到挫折时,许多女性本能的反应就是以哭泣来排解压力,或是在争执一件事时,顺便把过去的过错混为一谈,这些都是不被男性所接受的工作态度。

还有诸如在办公室里哭诉不满、不顺心时消极怠工、做得不开心就跳槽等“情绪行为”,往往带来的都是一时痛快、事后悔意。根据亲身体验者的述说,这些行为只会带来别人对你的不佳印象,或者新工作环境里的同样不如意,因而不如不做。

站在性别天性的角度,偶尔的情绪发泄或者对女性是大有益处,但是别忘了,采用私下的避人耳目的方式,以避免一时情绪失控,铸成错误

眼泪或许能惹人怜惜,替你解套,但要懂得看时机与场合。严肃的工作领域可不是适合“梨花带泪小公主”出没的地方,真正高明的女人,是懂得就事论事、公私分明,该坚强的时候绝不面露惧色,但却会私下约出那个你想掌握的男人,在他面前展露小女人脆弱的一面。

做个厉害“粉”角色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这个以女人来陪衬男人的观点已成过去式,现在是个姐妹们站出来当家作主的时代,兼顾生活爱情,具备美丽与能力,你就是最厉害的“粉”角色。

有一个专门探讨女性生活及保养的电视节目叫《女人我最大》,如此强势的宣示,确实带动了一股“女人权力台面化”的风潮。过去,男人是光,女人是影,社会制度和民间习俗都是以男方为主,女性为辅;然而当时代进入两性平权的工商业社会,谁决定市场的动向,谁就是有发言权的老大。

女人经历漫漫的成长期,渐渐脱离了传统包袱,活出了全新的自我与自信。

你当然可以爱男人,你需要一个拥抱,但是你会懂得可以依靠的还是自己,最踏实的安全感来自稳定而独立经济条件。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走入婚姻和家庭,但是一样活得快乐而美好。

不论你赞扬她们的勇气,或是感叹社会风气的变异,你都不得不承认,这群懂得享受人生的“粉角色”正在慢慢改变我们的世界:把父权社会慢慢转化为“女人天下”。而且,精彩的是这些迷人女性所追逐的两性平权,并不是要化身男儿样,插手男人事;她们还是维持女人的优美,甚至更温柔,更突显性别差异的魅力。所以,这些可爱的“大女人”和“女强人”可不能与“男人婆”

划上等号。

紫领阶级跃升职场新贵

何谓“紫领阶级”?就是具备“蓝领”技术专长和“白领”管理能力,最专业也最权威的人物。

如果你厌倦了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涯,又在某些专业领域很有心得与兴趣,也许你也能自我投资,期许自己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紫领阶级”的一员。

在此,先跟大家分享几个成为“紫领阶级”的王道秘方: 具备个人专长与专业技术

既然说了要有“蓝领”的才能,自然,你的实力来自于亲手获取。

有管理与成本的商业概念

这里指的就是“白领”的商业思维,如果只是技术强,个人能力和发展都有极限,唯有向上提升为管理者,才能开拓财源与出路。

懂得同中求异,创新路线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你的专长也可能是别人的兴趣,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要设法区分出你自己的路线。不做到这一点,不会有“非你不可”的独特性。

长期经营并建立个人品牌

空有技术专业,却无良好名声,你的前途出路仍是有限。因此,你必须学会经营个人品牌,打响知名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谋得一席之地。

思路决定出路

在职场上有两种人,一是整天怨天尤人,抱怨老板有眼无珠,不能提拔自己,抱怨公司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种人则会站在自己上司的位置上来考虑他需要什么,思考自己离上司的要求还差多远。显然后一种人更容易得到晋升。

英泰克国际集团执行总裁夏雨峰的经历被称为“最快的职场晋升神话”,他的体会是,帮助你的上司成功,就是你的成功。2003年的春天,夏雨峰MBA毕业了。北大青鸟看到他的简历后就招他去做市场专员,这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而且月薪只有4000元左右。很多人都觉得堂堂MBA毕业生怎么能做这种工作呢?但他很珍惜这个机会。

由于业绩突出,夏雨峰在做了10个月的市场专员之后,被升任为青鸟培训中心的校长。当时,培训中心之间是有竞争的,但他并没有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培训中心的校长。他说:“如果我是培训中心的总裁的话,那我肯定希望所有培训学校的业绩都好啊,所以我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拿了出来,介绍给其他与我有竞争关系的培训中心。表面上看起来,我好像吃亏了,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成功转眼就拱手送给别人了。但在我的帮助下,我的上司,也就是培训中心的副总裁得到了提升,因此这个位置就空了出来。就这样,2005年7月份,我被升任为培训中心的副总裁,又一次实现了职场上的飞跃。”

就在这个时候,夏雨峰人生的又一个机会来临了。英泰克国际集团看中了他在中国IT培训领域的经验,挖他过去做总裁,而他自己也觉得3G是中国IT领域的下一个热点,希望自己在这方面能够有所成就。

就这样,夏雨峰成了英泰克国际集团的执行总裁、英泰移动通信学院的CEO,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职员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的跨越,时间不到3年。他的体会是:“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不要仅仅把眼光盯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要站在自己上司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你的上司成功了,你才有机会成功。”

不要信服自封的权威

一位青年海军中尉曾给罗斯福总统写过一封内容惊人的书信,信的主要内容就是——海军不能总是射大豆

这位海军中尉越过了他的主管长官和海军部长,已经破坏了军中向来十分严格的军情惯例,而这几位先生已经决定不采纳他的意见。现在,他冒着可能受到严厉惩罚的危险,请总统考虑他的意见。

这就是海军大将西姆斯一生辉煌事业的起点。后来,他成了“第一世界大战”中的战时舰队总司令,被誉为当代海军中最有建树的人。

这次上书,他获益匪浅,大西洋舰队中的5艘战舰被拨给这位刚刚崛起的海军中尉,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司令官和海军演习的监察官。

西姆斯发表了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

然而,他那敢于打破行政程序的超凡的勇气也是十分值得人称赞的。

他因为这一次勇敢之举而得到了上司的器重,从成千上万的士兵中脱颖而出,为之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战术是十分冒险的,我们应该确定自己确实能适合一种需要,才可以使用这种战术。然而,一旦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的冒险就会带来丰富的回报。

卡内基说:“一个不能打破僵化的条条框框来提高效率的人,是一个无能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依据正确的判断而打破规则的人才能获得升迁的机会。“如果一个人看不出有破除铁律的需要,那么,他就已经到了他能力的极限了。”

任何事业规律都有其例外之处。随着时光的流逝,有许多规则和习惯已经不能按照规则发展了,而人们之所以还照做不误,是因为他们图其安稳便利。然而,敢于挑战这种铁律,往往是用来博得上司的注意和树立个人威望的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服从纪律都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时候,下属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但是,当一件事已经错得十分明显时,聪明而想脱颖而出的人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

爱德华·博克曾这样描述出版家赛勒斯·柯提斯:“在柯提斯先生眼里,有两种人是毫无大用的,一种是不肯服从命令的人,一种是不能做命令之外的事的人。”

杨·雅各是著名的芝加哥广告人,他曾担任过美国广告协会会长。对他来说,一次迅速而毫无背景的晋职可谓是他平生事业中最关键的一步。

雅各先生从13岁起就在印刷公司的办公室打杂,后来他被提升为汤普森公司辛辛那提分部的打字总监。

恰好此时纽约公司总部召分部的领导斯丹利·里索回去做总干事。一时之间,辛辛那提分部便空出一个重要的职位。当时,有3个候选人,几周之后,一直没能确定由谁来担任此职务。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雅各想到了一个主意,于是,他为此而拼命努力,终于赢得了这个职位。

他在他人未曾察觉之时向前迈了一步。

后来,上级命令3位候选人以投票的方式确定由谁来担任分部领导。除自己之外,需选出另一个人。投票结果没有详细公布,可杨·雅各却走马上任了——他没有选其他任何人。

他冒险试了一次,结果,他成功了。

他人不会信服一个人的自封的权威,也不会遵从其发布的命令,这都是失败的根源。然而,如果一个人能顺利渡过此关,就会有丰富的回报等着他。

在一个组织之中,有很多方法都能让人脱颖而出。你要把所有的回答都集中在制订一个升迁计划上。

丹尼尔·伍德哈尔是美国钞票公司总经理。他就相信,一个人能够得到重用,“一半是因为他有才干,一半是因为他有升迁的欲望”。他说:“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明白应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是两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需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让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铁路测量员逐渐升至伊利诺伊州中央铁路传奇人物的唐斯曾制定过一种赢得晋升机会的程序。他说:“一个人应当做到的事情就是:不动声色而顺利地让你的老板认为你值得提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对下一步工作心中要有数,随时做取而代之的准备。”

我们会发现,那些真正想做事的人时刻准备着抓住什么机会,然后迅速让自己脱颖而出。他不仅会避免去做那些没有前途的事业,还随时都加入到新兴的事业中去。

也许,没有谁能比戴维·撒莫夫更好地应用这一策略了。9岁时,他从最下等的船舱里出来,来到了美国,那时他连一个英文单词都不会读。32岁时他就已经成为美国无线电公司总干事了。现在,他已经是公司的总经理了。多年以前,他依据自己敏锐的判断力断定,在不久的将来,无线电事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于是,当他还是一个小孩时,就已经开始研究这一领域了,而且一直坚持着。正是因为他跨入了这一新兴行业,才让他在很年轻时就显出杰出的才能。

不要等着别人恩赐

一个真正的职场高手,永远都不会等着上司的恩赐,他们只会去做利益交换。

1.等待恩赐的人,永远会排在最后。

每个上司的心里都会有本账,里面排列着各种人。

有的人可以给他带来权力,是他的上司,这一类自然是排在最前面。

有的人可以带给他金钱或者别的利益,这些人排在其次。

而手下以及等待着他恩赐的人,永远都排在最后。

这是个很正常的心理。因为前两种人,可以让你的上司得到某些好处。而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能够得到的好处当然想得到。

而最后那种人,只是让上司付出,而无法令他们得到。

以人的自私性来看,你觉着哪一种人更重要呢?是与上司交换好处的人优先,还是只会等在原地嗷嗷待哺的人重要?

答案其实很明确,任何一个上司都会优先考虑利益交换,然后再顾及手下的情绪。

2.等待恩赐,是无能者的表现。

这句话并不是说等待恩赐的都是无能者。其实所有人都会有等待恩赐的时候,而同样一件事情,很可能从利益交换变做等待恩赐。

譬如你的上司答应你,完成某件事情后就给你好处。按理说这是个利益交换的例子,可是等你完成了这件事情后,却突然变成你在单方面等待恩赐了。

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是你的人,他不一定要完成对你的承诺。

所以利益交换并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除了双方付出的承诺外,还应该有挟制性的条件。

合同是挟制性的条件,口头承诺却不是。

高层监督是挟制性的条件,感情却不是。

抵押是挟制性的条件,交情却不是。

为什么你经常会遇到上司不守承诺的情境,就是因为你缺少挟制性。

怎样让一个利益交换变成真正的交换,而不是单方面的恩赐,问题就出在挟制上。但令人无奈的是,大部分的小职员都缺乏这样的挟制力。

小职员都是无能者,这句话并不算贬义,而是事实,就职位、权力以及缺乏挟制性力量来看,我们都是无能者。

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困境呢?而且要在解决的过程里,令上司看不出是挟制?

一个技巧是留下文字,想办法留一点上司承诺的证据,不管这在将来有没有用,都是种挟制性的手段。

另一个技巧是利用上司的上司,就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将更高层牵扯进交易里来,让交易更加有效。

还有的技巧就是利用你手上的资源。有的人为什么能够做上副总,甚至出事后也没有被辞退?那就是因为他有客户资源,有足够的业绩力量,这也是种很强的挟制力量。

等待恩赐,是无能者的表现。

而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能让恩赐变成利益交换。

3.足够的价值才有足够的利益。

这就是上一条所说的最后的技巧。你必须让自己有价值,这样才能够让上司有兴趣和你进行利益的交换。

有的人觉着,我已经对上司效忠了,这既然是我的基础价值,那么我就该获得利益。

效忠的确是你的价值,但这种价值能够换来的,就是你等待恩赐的资格。

一个只知道效忠的人,就是必然的等待恩赐者,他们不晓得上司要的还有更多,效忠实在是一个太廉价的利益,而上司要的利益更加的实质。

你能帮助他们升职,你是有价值的。

你能带给他们业绩,你是有价值的。

你能帮他出谋划策,甚至是做他的“打手”,那你是有价值的。

只要你能有独占性的价值,也就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作用,那么你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这种价值可以转化为上司的利益,你的好日子就会来了。

有足够的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利益,而有足够的利益,才能获得足够的好处。

为什么等待恩赐的人总是等不来恩赐?因为他们把时间都浪费在等待上了,没有把精力放在令自己更有价值上。(www.xing528.com)

一个职场高手会先研判,自己上司需要什么,他们最渴求的利益是什么,然后主动出击,让自己具有这种价值。

随后的交易是潜移默化的,甚至让人察觉不到有任何交易存在,而事实上,职场高手就是这样不声不响地被拔擢的。

而等待恩赐的人,还完全在茫然中。

4.职场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所有的感情都排在这之后。

有些人会把职场和生活弄混,以为这两者是相同的,其实大错特错。

生活的核心是什么?是亲人,生活是你和亲人在一起过日子,你们之间是血缘的关系、婚姻的关系。这是以感情和血缘亲疏为秩序的圈子。

而职场的本质呢?职场就是你为某些人工作,而某些人给你薪水。职场就是个赚钱的场所,你和同事有时是团队伙伴,有时是竞争对手,但目标都很一致,就是权力和金钱。

所以职场就是个利益交换的场所,这和你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你绝不可能用生活的标准来衡量职场。

用情感标准来判断职场,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在利益为核心的场所,一切情感都退居幕后。

既然你的上司是为了金钱和权力而工作的,那他们为什么要看重和你的感情呢?即使他们认为和你有感情,那也必须放在权力和金钱之后。

同样的道理,你的同事来这里工作就是为了薪水,他们可以和你保持非常好的关系,但那是在没有触及利益的情形下。等到你伤害了他们的利益,你觉得他们会以感情为重,还是以事业为重呢?

如果说,如今社会是以利益为准则运转的,那么职场就是个纯利益的赛场,所有的关系都围绕着利益而转,与利益无关的关系都是次要的,可以被忽略的。

千万不要以为,职场上的同事,或者你的上司可以做真正的朋友。我来告诉你,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不会涉及利益的,他们甚至会刻意地规避这种可能性——只要他们足够聪明。

朋友甚至亲人,都会因为涉及利益而反目成仇,更何况你和你的同事之间呢?更何况你和你的老板之间呢?

放弃一切幻想,不要把赌注都压在感情上,那东西对职场而言实在是太过贫弱了。你要做的,就是令自己有价值,与别人去进行利益的交换,在不断的交换里牟利。

这才是你的职场之路。

“扛骂”是职场能力之一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已经小有成就的老手,“扛骂”是必须具备的职场能力之一。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下属的你,无论多么优秀,也会有缺陷。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是难免的,被上司批评也是当然的。有些职场新人还一厢情愿地觉得:“的确是我做错了,当然要接受批评,但如果老板批评错了,为什么不能反驳呢?”

其实当上司发脾气的时候,你如果不服气、发牢骚,这种做法产生的负效应,足以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上司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

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由此看来,批评本身的对错其实不重要了,你怎样对待批评才最重要。

首先一大忌是当面顶撞。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这本身就埋下了伏笔,设下了转机。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评,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或感激之情。

其次,如果你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也是没有必要的。确有冤情、确有误解怎么办?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用不着纠缠不休。这种斤斤计较型的部下,是很让领导头疼的。

为了使上司尽快息怒,在聆听训导时,要表现出心怀悔意、面露愧色。不要显示出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更不能与上司嘻嘻哈哈、态度不严肃。要以坦率、诚恳的语言向上司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并表示尽快改正错误,争取以最大努力弥补损失。

能“扛骂”对你是有益而无害的。脸皮厚点不吃亏,更不会受到伤害。但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对训斥的原因要认真进行反思,尽快改正错误,使自己不断进步,在“挨骂”中成长。如此下去,你的“扛骂力”最终就会化作职场的战斗力。

责任是支撑你的得力武器

责任可以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负责任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畏,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会受到别人的鄙夷和唾弃,《潜伏》中秋掌柜和汤四毛就是两个鲜活的、对比鲜明的例子。对职场人士来说,责任是能力的承载,是最强的能力。所以,如果你的业务水平还不是很高,没有竞争优势时,就试着用责任来支撑自己吧。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则案例:一位大公司的老板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个人来公司应聘,经过交谈,他觉得那个人能力有限,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凸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那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凸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道别。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这个人。

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我相信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

也许你也和这个应聘者一样,能力不是很突出,不过没关系,你可以像他一样,发挥负责任这个“长处”,用责任来弥补你能力的不足。而且,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有责任心,还愁培养不出能力吗?故事中的老板就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会把能力有限,而责任心较强的应聘者留下来。

相反,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但你缺乏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不屑一顾,把公司的照顾当做福利,缺乏应有的责任感,那么即使你再有能力,公司也会忍痛割爱。

柳青就是典型的例子:

柳青现在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学计算机专业的她毕业后非常幸运地进入了这家大软件公司工作。上班的第一个月,由于她刚毕业,在学校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所以经常请假,加上她住的地方离公司比较远,经常不能按时上下班。好在她专业技术过硬,和同事一起解决了不少程序上的问题,很明显,公司也很看重她的工作能力。

学校的事情处理完了,柳青上班仍像第一个月那样,有工作就来,没有工作就走,迟到早退,甚至还在上班时间拉同事去逛街。有一次,公司来了紧急任务,上司安排工作时怎么也找不着她了。事后,同事悄悄地提醒她,而她却以一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让同事无言以对。

她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强就行了,其他的不必放在心上。结果可想而知:在试用期结束后的考评中,柳青的业务考核通过了,但在公司管理规章和制度的考核上给卡住了,她只能承担被淘汰的结果。

柳青由于对工作不负责任,不但危害了公司的利益,还让自己失去了工作。

由此看来,工作时不负责任会给你的老板带来损失,但损失更大的是你自己。所以,我们与其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倒不如花相同的精力来努力完成工作,这样,最大的受益者反而还是自己。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那些有权力的人才有责任,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没什么责任可言,一旦出现错误,有权力的人应当承担责任。这种想法是大错大错的,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尽职尽责的精神之后,才会产生改变一切的力量。当你尝试着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因此而改变。其实,改变的不只是生活和工作,而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正是工作态度,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这样一种敬业、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让你的思路更开阔,工作更积极。

重视自己的工作,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离成功不远了。工作是你衣食住行的保障,工作为你带来乐趣,消除烦忧。所以,对工作负责,你会发现自己是最大的赢家。

不要让才能成为一张废纸

你的工作能力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你有多少才能,而是看你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否在团队创造自己的最大价值。只有你将才能转化成价值,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无效”当你看到这句话时一定吓了一跳,在我们以往的认识中,才能越高,越具有竞争力,工作也越有效。但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却抛出了这个令人振聋发聩的观点: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

你觉得他是危言耸听吗?不妨先听听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年,一支由7人组成的业余登山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支队伍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因为要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外,还因为登山队伍中有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另一个是比王石小整整10岁的队友。

当时王石已年过50,很多人都质疑:“要想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王石行吗?”

而王石的这位队友,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训练时,一般人登山负重最多只有20公斤,他负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别人走2趟,他能走3趟。

大家一致认为:“他一定会第一个登顶!”可登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王石是登上顶峰的4个人中唯一没受任何伤的一个,而那位被大家一致看好的队友,却由于体力不支,在接近8300米的时候不得不放弃攀登。

这时,回过头来看看王石和那位队友在登山过程中的表现,就会发现,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偶然的。

在7个人当中,王石是最受关注的人物,可是他十分低调,甚至在登山前就声明决不接受任何人采访,而且不管上山沿途风景如何美丽,他都不会流连其中,只是默默登山。而他那位实力雄厚的队友却恰恰相反:接受记者采访,每天上网回帖子,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媒体,欣赏所到之处的美景……一路上他忙得“不亦乐乎”,等到快到山顶的时候,他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登顶。

事后,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王石说了这样一句话:“自从第一脚踏上珠峰,我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登顶,任何与此无关的事情我一概不做。”“脚踏实地,不做任何与目标无关的事。”我想,这不仅是王石登顶珠峰成功的秘诀,也同样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再看看那位队友,其实无论是体能、还是专业技术上,他都比王石强,也比其他所有队员强,但为什么本来最应该成功的人,最后反而失败了?

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往往最无效”。当自己的才能不能为目标服务时,所谓的才能,就不过是一张废纸。

有才能的人之所以往往最无效,不外乎6个原因:1.不能将能力聚焦于目标。王石那位队友,虽然在体能、专业技术等方面都比王石强,但是他错误地觉得自己同时可以做好所有的事情,结果分散了太多的精力,把主目标给丢了,最终反而是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做好。

所有的事都想做好,结果是所有的事都做不好。

2.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正是德鲁克指出来的问题:“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3.将大量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抱怨上。有能力的人很容易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抱怨环境、挑剔工作、指责同事、埋怨上级,整天牢骚满腹,好像所有人都亏欠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如意的人。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效益低下不说,还会成为给单位添麻烦的人。

4.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有才能的人往往思维活跃,思想一碰就响,火花一撞就亮,兴奋点一起来,不管条件成不成熟,计划先列出一大堆,等到真正要实施了,才发现这个有困难,那个行不通,白白做了太多的无用功。

5.只愿做大事,不愿做小事。遗憾的是,工作中往往不会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大事情”,相反,很多“大事情”和“大成果”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累积而成的。大事等不来,手边的小事不愿干,当然就会成为最无效的“能人”。

6.缺乏团队精神。有能力的人,容易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也不愿意和不如自己的人合作,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这6种状态,造成了工作中很多“无效能人”的出现。他们要么沉迷于空想;要么穷忙瞎忙,忙不到点子上;要么成为职场中的“祥林嫂”,把时间浪费在与工作无关的喋喋不休的抱怨上。而一个真正想在职场中获得发展的智慧型员工,绝对不会让自己成为无效的“能人”。他非常清楚:才能不等于成效,才能只有真正转化成价值,才是一个有效的能人。

紧紧聚焦于你的目标。要想不做无效的“能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紧紧聚焦于你的目标。

王石从最不可能登顶成功的人变成了成功的登顶者,而他的队友,却因为目标太分散,从最可能成功的人变成了失败者,白白辛苦了一场。一个智慧型的员工,一定要善于将“紧紧聚焦于目标”作为自己发展的加速器。他会做到:1.目标清晰具体。当你问一个智慧型员工下个月的目标是什么,他不会回答“这个……我的目标有很多”,而是会告诉你“每天打100个客户访问电话”、“和××企业达成合作,并签订合同”、“优化流程,将成本降低30%”、“完成30万的销售额”……

2.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工作。王石的方法是心无旁骛,不做任何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应聘的方法是先了解企业文化,并让自己成为这种文化的一部分;我的方法是不仅多写,更是多学,努力将别人的优秀变为自己的优秀……光有目标,而不围绕目标做工作,目标就可能只是空想,而只有努力没有目标,就是无的放矢,再好的方法也派不上用场。只有目标和努力、方法相结合,才不会做无用功,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少一点挑剔指责,多一点解决方案,很多有能力的人工作起来之所以“无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指责上。他总在做问题的挑剔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

成功不属于找借口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千万别找借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借口:“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

“我没学过。”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我没办法这么做。”

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

归纳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5种表现形式。

1.他们作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有“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2.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快做。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因为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这样的员工会让每一个管理者头痛不已。

3.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寻找借口的人都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4.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5.我们从没想过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人家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当人们为不思进取寻找借口时,往往会这样表白。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是让人消极颓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我不可能”,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是的,千万别找借口!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因为现实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 恃才傲物是做人的大忌

◎ 别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

◎ 智者会保持甘居人下姿态

◎ “忍”是一种处事手段

◎ 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的靶子

◎ 做一块不说话的金子

◎ 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

◎ 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