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带印历官:除弊兴利润民生

带印历官:除弊兴利润民生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任后,林则徐立即验催河工,下令检验河堤料垛。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这受到道光帝多次称赞。刀客是当时陕西社会中隐藏的民间反抗势力,他们以佩刀为标志结党成群,劫杀豪绅,掠抢百姓,对抗官府,成为危害地方的一大隐患。并表示要把“除暴安良”“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首务。号召人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带印历官:除弊兴利润民生

林则徐不仅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还是治世能臣。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体现出的、一丝不苟的责任感。当时有人评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

兴修水利。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林则徐在翰林院时,即著有《北直水利书》,在其仕宦生涯中,也一直把兴修水利作为头等大事。他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的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河东河道总督。到任后,林则徐立即验催河工,下令检验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奏报道:“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这受到道光帝多次称赞。

屯田西域。林则徐谪戍伊犁后,不顾年高体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从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这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将之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西域考察的所得,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的形势,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果不其然,在此后四十余年间,数百万中国领土被沙俄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的远见卓识。

治理乱局。1846年,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其首要任务是对付刀客。刀客是当时陕西社会中隐藏的民间反抗势力,他们以佩刀为标志结党成群,劫杀豪绅,掠抢百姓,对抗官府,成为危害地方的一大隐患。他一到任,便上书称:陕西“东北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宄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并表示要把“除暴安良”“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首务。当时有刀客在关中地区活动,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带首当其冲。他们“有窝巢以为藏身之固,有器械以为抵御之资”,所以“不独兵役避其凶锋”,即州县营员亦“惜费惮劳”“望而却步”。林则徐运用他在江南为官时的经验,一方面对饥民大施仁政,奏请缓征钱粮,命令官绅开仓平价卖米、捐输赈济;一面整肃军队,推广和仿造洋式炮弹,改善清军装备,严厉缉捕“刀客”。对地方官吏兵勇的玩忽职守,他首先是“剖析开导,务令极力破除”,增强他们缉匪的勇气和信心,然后从“马得讽纠众夺犯伤差案”下手,“亲提研鞠”,除判首犯马得讽就地正法外,还将刀客赵恩科子、史双儿等人,不分首从,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到年底,关中东部各县以及陕北安塞等县,又相继缉获146人,其中明确为刀匪的有46人,均从严惩处。双管齐下之后,林则徐逐步平复了陕西乱局。对林则徐积极镇压刀客的行动,道光帝朱批“所办甚好”,大加赞赏。

就这样,林则徐不管在哪地哪任做官,都敢于啃难啃的骨头,敢于做难做的事情,时时处处践行着他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誓言。他以实干家的气质和品格,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因而被朝廷倚为肱股之臣,被百姓称为父母之官。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为反抗外国侵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封建统治阶级中难得的实干家。他那爱国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务实的品格,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1850年11月,林则徐病逝于奉旨赴钦差大臣任的旅次,消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震悼不已,为其亲制挽联

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从这幅挽联中,我们可以看出咸丰皇帝对林则徐病逝的痛惜和对林则徐人格事功的肯定。毛泽东主席曾手书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之一:(www.xing528.com)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这一手书表达了毛泽东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

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题词: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号召人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总之,一个人能用自己的思想和业绩为未来点亮一盏灯,就是永垂不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