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而不同:一场精彩的友情和思想碰撞

和而不同:一场精彩的友情和思想碰撞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照才情、性格、人品,他们能够成为惺惺相惜、饮酒品茗、唱和应对、携手同游的好朋友,但因为对变法各抒己见,他们为“和而不同”作出了精彩的诠释,为后世的官场和士林树立了榜样。总之,他们二人的恩恩怨怨皆起于变法,而最后的惺惺相惜则由于人格,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一场精彩的友情和思想碰撞

似乎是历史有意安排,王安石与当时赫赫有名的三位大人物——司马光苏轼欧阳修,一起出现在了北宋的庙堂上。依照才情、性格、人品,他们能够成为惺惺相惜、饮酒品茗、唱和应对、携手同游的好朋友,但因为对变法各抒己见,他们为“和而不同”作出了精彩的诠释,为后世的官场和士林树立了榜样。

司马光与王安石轮番拜相,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特殊。本来司马光非常欣赏王安石,在王安石初行新法遭到众人围攻、弹劾时,司马光还极力替他开脱。但随着新法弊端日显,尤其是眼见青苗法导致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后,司马光渐渐改变了主张,主动站到了变法派的对立面,成了新法的反对者。他三次给王安石写信,以昔日挚友的身份,委婉批评他;写信无果,又转而上疏皇帝,请求来个釜底抽薪,干脆罢除变法的核心机构——制置条例司,废除青苗法。王安石则在皇帝面前猛烈攻讦司马光,争执的结果是司马光请求外放,去了洛阳。哲宗继位后,保守派上台,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全面恢复祖宗之法。此时司马光春风得意,而王安石则被弃如敝屣。可见,他们二人在政治上斗争得非常激烈,水火不相容。但在做人上,他们又都是君子。例如,王安石高居相位时,曾把司马光指摘他变法的墓志铭挂在墙上,进行欣赏。而司马光高居相位时,听说王安石在江宁病逝,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王安石被追赠太傅,位列一品。总之,他们二人的恩恩怨怨皆起于变法,而最后的惺惺相惜则由于人格,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苏轼与王安石相比,在政治上不算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如果说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的话,苏轼终其一生最多也就是一位政治爱好者。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王安石变法开始后,苏轼上书皇帝,提出了和王安石迥异的变革观点,反对变法。二人政治交锋的结果是苏轼被贬。但在“乌台诗案”苏轼命悬一线时,苏轼所属反对派政治大佬司马光等人都鸦雀无声,只有三人挺身而出救苏轼,一位是其弟苏辙,一位是他一生的“冤家朋友”章惇,另一位便是王安石。是王安石一句“岂有盛世杀才士乎”的公疏挽救了苏轼。后来当苏轼从生命的谷底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二人诗文唱和,冰释前嫌,互相引为知己。由此可见,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轼,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轼。实际上,这两位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尽管政见不和,却从未成为任何意义上的私敌,相反,他们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宽容和在文学上的互相倾慕,为“和而不同”留下了佳话,也应当成为惯于“文人相轻”、动辄互相倾轧到欲置对方于死地的文人们警省的楷模。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关系前后变化更超出寻常。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其卓然地位。王安石16岁时随父进京述职,认识了曾巩,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非常欣赏,从此极力提携王安石,两人交往甚密。应该说在早期欧阳修对王安石多有帮助,但到了晚年,欧阳修的政治思想过于保守,而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则趋于前卫与创新。二人渐行渐远的根源还是变法。王安石变法,欧阳修反对。欧阳修脾气直,在地方上为官,在自己辖区内公然抵制变法,拒不执行青苗法。不仅如此,他还直接给宋神宗上疏,请求从根儿上拔除害人的“青苗”。上疏无望后,他主动提出了退休。当时欧阳修还不算太老,且又是文坛领袖,德高望重,很多人挽留欧阳修。王安石却以一句“善附流俗,以韩琦为社稷臣。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何用?”表达自己的绝不挽留之意。不久欧阳修郁郁去世。王安石此时正高居相位,独揽大权,炙手可热,但得知欧阳公去世的消息后,他动情地写了一篇《祭欧阳文忠公文》,赞美欧阳修“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夸赞一代道德文章大家的风采,尤其是末尾那句“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与悲痛之情。政见不同,时有争斗。但在文学和师门之谊方面,两人又惺惺相惜。应该说政治上的分歧或多或少使他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产生了隔阂,但这两位终究是政治上的敌人,生活中的朋友。(www.xing528.com)

从以上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的恩恩怨怨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一生起落和变法紧密相连。为了变法顺利进行,他雷霆万钧,勇往直前,谁阻碍了他前进的脚步,他就坚决打击、彻底清除谁,就连反对自己变法的恩师、领导、朋友、亲信也绝不手软。但在做人上,王安石毫无亏欠,虽然硬核,但却可赞。这就是大山与大山相撞,发出来的是不同凡俗的巨响。这种巨响至今还回荡在历史的上空,时时震动着人们的心弦。

王安石的一生波澜起伏,丰富多彩。仅以下四端:揭经世致用之文、养浩然刚正之气、推振衰起弊之法、处和而不同之友,就足以说明他不愧是一代伟大的改革家。更为重要的是,以上四端每一端都是一座历史富矿,都是一部文化大书,其中饱含的才情、品格、理想、担当等,至今还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今天,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头去迎接新一轮日出,应当把王安石纳入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