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王安石的文学魅力及其改革家身份

揭示王安石的文学魅力及其改革家身份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安石的诗惊世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警辟精绝。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为主,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一篇篇诗文既是王安石内心世界的外化和写照,也是王安石的文化成熟与自信,一个改革家恰恰需要这样的素质和品格。

揭示王安石的文学魅力及其改革家身份

中国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历来不少,几乎满坑满谷,胜于过江之鲫。但王安石与那些沉湎于风花雪夜小情小调的文人不同,他秉持着以诗言志、以文载道的文化传统,用诗文书豪情、寄壮志、吐心扉,有的诗文就是改革的宣言书,有的诗文就是改革的内容。因此,在一篇篇诗文背后站着的是一位改革家。

王安石的诗惊世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警辟精绝。其诗作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风格直截刻露,政治倾向性十分鲜明。仅从以下三首小诗,就能看出作者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担当。

1058年,王安石在鄞县任满,回家乡临川时路过杭州,写下此篇《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一般指顽恶势力。李白曾有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表明他不惧怕任何反动势力,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1070年,大年初一,身为副宰相的王安石带着酒后的醉意和处于权力巅峰的快意,提笔写下了著名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www.xing528.com)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换旧符”是除旧布新之意。这首诗完全可以被视为王安石的改革总动员,视为他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而亲手描绘的一幅政治美景

1076年,王安石再次被罢相后,退居钟山,写下《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此时作者本身就像傲雪凌霜的梅花一样——改革虽败,但诗人幽冷倔强的性格永不屈服。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为主,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他的散文见识高超,议论果断,结构严谨,语言简洁,说理透彻。其内容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直接为他的政治改革服务。例如:《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司马光反对新政的言词,简炼、委婉、坚决,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读孟尝君传》分析历史事实,驳斥了孟尝君养士的传统观念,畅谈如何才算“得士”的问题;即使《伤仲永》这样的小品文,作者的用心也不在表现文思上,其实际的用意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文体里,王安石也常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如《游褒禅山记》中用了近一半篇幅来议论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此外,别无捷径。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篇篇诗文既是王安石内心世界的外化和写照,也是王安石的文化成熟与自信,一个改革家恰恰需要这样的素质和品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