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多年坚持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书中普及甘薯种植,解决了救灾度荒问题。1607年徐父病逝,徐光启需离职回上海守孝三年,恰逢江南水灾,百姓饥荒,他开始试验种植高产粮食农作物。他了解到福建出产一种叫甘薯的作物,产量是稻子、小麦的数倍,他开始在上海试种,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采用窖藏保温、铺稻草防湿、在霜降前收种以避冻、在清明前下种等方法,终于试种成功。他把自己的试验所得写成《甘薯疏》一文,文中系统介绍了甘薯传种、时令、土宜、耕治、栽种、剪藤、施肥、采收等栽培要求,并从甘薯的生长特点、性能及食用方法、副食利用等不同角度加以总结,预言甘薯可以在黄河以北种植。《甘薯疏》流传极广,甚至传到日本、朝鲜。甘薯成为农民救灾度荒年最好的高产粗粮作物。
“南粮北种”,解决北方粮食问题。明朝一直以北方为政治中心,京师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要通过漕运从南方运来,这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与此同时,西北方却有着广阔的荒地闲置,彻底解决南粮北调问题一直是徐光启的夙愿。1613年到1618年间,由于朝内阉党当道,排斥异己,徐光启第二次被迫离职赋闲。他利用这段时间到天津开垦荒地,在北方进行水稻及其他南方高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试验。在天津种植水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旱地用水”问题,他结合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在荒地上开筑河道、修堤岸、造水车,反复试验,又针对不同土壤施肥问题,多次尝试、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总结出因地施肥的规律。经过他三年的辛勤付出,水稻在天津试种获得丰收,彻底解决了旱地和滨海盐碱地种植水稻的水利灌溉问题、施肥问题。徐光启在天津种植的水稻,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培育,形成“小站稻”良种。他又播种了数百亩的小麦、豆类,栽桑养蚕,还试种了不少南方的花卉,引种各种药用植物,广泛开展“南粮北种”农业试验。他记录了大量的试验笔记,并将研究所得写成《宜垦令》《北耕录》《粪壅规则》等著作。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两个不同地区的农业实践,使徐光启对农业科学的研究更具有普遍意义。(www.xing528.com)
徐光启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因不肯依附魏忠贤,1625年徐光启受到“冠带闲住”的处分,他利用这段赋闲时间,全心整理多年农业研究所得,撰写《农政全书》,于1628年正式完稿。全书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12目,50余万字。该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领,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该书用一半篇幅论述开垦、水利、荒政等内容,这不同于以往其他大型农书。书中新增“荒政”一目,对历代备荒的论证、政策作了综述,对水旱虫灾作了统计,对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并附草木野菜可充饥的植物414种。《农政全书》旁征博引各种文献共计225种,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书的精华。在该书中,徐光启创新应用历史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历代文献中记载的110次蝗灾的发生时间按月统计分析,总结出蝗灾的多发期是在夏秋之间;他又根据文献记载和自己的调查研究,判断蝗虫的孳生地是在有时干涸有时有水的地方。他据此提出蝗虫的灭治方法,主张根据蝗虫不同的生长阶段——成虫期、幼虫期、虫卵期采取不同的措施灭虫,提出从消灭虫卵入手的治本方法。可以看出,徐光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近代自然科学强调的实证方法有相近之处。正如竺可桢所言:“原光启之所以在若干方面料事如神者,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能以近代科学方法应用到处事接物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