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一生最有意义的人生选择就是由官员到文学家身份的转变,这次角色转变成就了真正的柳宗元。
柳宗元出身世代为官的家族,家风使然,他从政之初是激情满怀的。初入政坛的他官微言轻,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就把居官为政的思考写到自己最擅长的文章里。柳宗元通过这些思考“纸上谈兵”,训练业务能力,演习从政本领。这是一种积极的从政姿态。可是他的从政道路在33岁入朝为官之后充满坎坷,那年他以礼部员外郎的身份参与永贞革新遭遇惨败,以一次轰轰烈烈的投火焚身而史册留名,被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长达十年不得召还京城,在偏远山区吃尽了苦头。元和十年他可算奉诏回京复起有望,哪曾想一月接旨还朝,二月刚到长安,三月再贬柳州,一直到死在贬所都没翻过身,朝廷真是对柳宗元耿耿于怀了。他的政治生涯以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为分水岭,后半生一落千丈。在官员的身份上他是彻底的失败者。(www.xing528.com)
他在官场一败涂地,拿起笔来却是智者。贬官永州后他已经被剥夺了发言权,作为边缘人物有职无权,索性就去写作。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在这次角色转换之后写出来的,那十年成就了文学家柳宗元。柳宗元表现在文章中的智慧确实高于他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智慧。他早年间写的《种树郭橐驼传》以寓言传记的形式提出官不扰民的主张,放到今天也是领导干部科学施策的优秀读本。《梓人传》探讨的更是宰相施政的艺术,指出宰相角色应该是谋划者、决策者、指挥者,而不是具体事务的实践者。跌落永州后他的笔力更为雄健,即便篇幅短小如《蝜蝂传》,都能刺贪见血使人猛醒,即便如《敌戒》那样名不见经传的文章,论起策略来也是“由柳州远瞰中朝,形乃洞如观火”,何况传世经典《捕蛇者说》与“三戒”寓言呢!尤其是《捕蛇者说》,该文传世千年,几乎成为他关注民生的代表作。文章诞生至今,历朝历代数不尽的执政者都读过,已经无法统计有多少事关民生疾苦的决策受到过柳宗元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这种持久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在朝为官能够达到的范围。在《赠薛存义序》当中柳宗元还提出了官员是百姓雇佣的仆役这一观点,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柳宗元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专长,广泛地在士大夫阶层推行教化,也算是有效地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政议政了。他静下心来去山水之间寻求笔墨华章,最终以文章之功流芳千古。他能随着境遇的改变,采用擅长的存在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力发挥到极致,成就又一种类型的自己,以成功转型者的形象传世,这是一种发展的智慧。他的这种智慧是经过人生起落的孤独苦涩总结出来的,更值得我们珍惜。现代都市人跳槽的多,或者被动改变工作部门岗位的多,处境变化了,身份改变了,都可以从柳宗元身上吸取智慧,积极转换自己的角色,找准定位后最大限度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