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淡泊宁静 兼善天下

追求淡泊宁静 兼善天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陶渊明正是这样一个在淡泊宁静中找到人生理想的世外高人,他不仅在时局混乱的官场之中做到独善其身,更是在归隐田园之后不忘兼善天下。然而对于当时士林虚伪、浮躁、放纵的风气,陶渊明极为反感。作为刘宋王朝的宠臣,檀道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动员陶渊明出仕为官。陶渊明兼善天下于“桃花源”。

追求淡泊宁静 兼善天下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恬淡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陶渊明正是这样一个在淡泊宁静中找到人生理想的世外高人,他不仅在时局混乱的官场之中做到独善其身,更是在归隐田园之后不忘兼善天下。

陶渊明独善其身于官场。陶渊明完全可以低下头,放下自尊,与官场中人阿谀逢迎,这样他根本不愁高官厚禄,更谈不上要清苦到为日常饮食犯愁的地步。然而对于当时士林虚伪、浮躁、放纵的风气,陶渊明极为反感。他痛恨王衍、潘岳之流,前者享尽荣华富贵,却号称口不谈钱,后者以《闲居赋》表达恬淡高绝的隐士情怀,实则却是个“望尘下拜”的卑劣小人。对于隐士生活,有的人不过是以退为进的装装样子,期待用名声钓得一个登堂入仕的机会。在《感士不遇赋》中,陶渊明斥责这种虚伪行径:“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渊明是诚心实意地过起了隐士的日子,在一个糟糕的环境中,以我行我素的态度,对当时的掌权者,投去不屑一顾的目光。他对历史上那些贫寒高洁之士却极为仰慕,写下了《咏贫七首》,专门歌颂之。在《咏黔娄》一诗中,陶渊明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诗句说的是黔娄,表明的却是自己的态度。这让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赞叹不已:“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几百年后的南宋隐士朱敦儒,对自己晚年接受朝廷征召为官感到非常后悔,以陶渊明作比:“而今心服陶元亮,做的人间第一流。”

在彻底看穿了官场的虚伪黑暗之后,陶渊明选择回归田园做真隐士,而不是留在官场做伪君子。一任情性,绝无伪饰。史书记载,就在陶渊明临去世前不久,当时的江州刺史檀道济上门来拜访他。作为刘宋王朝的宠臣,檀道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动员陶渊明出仕为官。他对陶渊明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本就反感刘裕篡晋的陶渊明,即便当时已经处于贫病交加的状态,也依然无视檀道济的规劝,不但对于檀道济送来的赏赐坚辞不受,还很不客气地“麾而弃之”。

幸运的是,陶渊明并未因对政治现实的绝望而自暴自弃,他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田园生活,而自小就熟悉的山水田园,经过陶渊明的诗意观照,为他在绝望中开辟出了新的希望,也让他走向了更高广的人生格局。

陶渊明兼善天下于“桃花源”。纯朴的田园生活并没有辜负陶渊明。归隐时陶渊明已经41岁,至61岁逝世,陶渊明隐居田园22年,并于晋宋交替之际,写下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一个理想的人间天堂,在中国文学史上横空出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那里没有压榨和争夺,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可贵的是,陶渊明没有像志怪文学里描述仙境那样描写桃花源,而是以写实性白描刻画了这个理想中的人间乐土。在那里生活着的是一群为避秦汉战祸而藏身于此的百姓,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宁静、幸福的人间生活。陶渊明以反讽的方式,建构了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以此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如果说陶渊明最初的归隐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桃花源记》的出现,表明陶渊明已经超脱个体层面,把自己的朴素追求上升到社会理想的层面,他思考的是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天下百姓的幸福。陶渊明迈出的这一步与其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只是空想,但这一空想的提出意义非凡。陶渊明于绝望中开辟出新的希望,这希望不在虚无缥缈的神仙之地,而在坚实的现实世界中。这意味着,自此以后,一个理念中的完美世界,以中国文化文明中的一个标志性的意象和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现实世界以及衡量现实世界优劣的一个重要参照,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指向。(www.xing528.com)

陶渊明一生追求“任真”并以之自期自许。陶渊明文如其人,创作上处处出之以“真”,他运用审美的目光观察田园风光,去伪存真,闲适自然,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以朱熹称其“出于自然”,并肯定“渊明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元人陈绎称赞陶渊明“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陶渊明求“真”的同时,不忘将真与善联系起来——“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他视真和善为一体,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对善的追求也不再局限于只求个人的自我完善,还将文学创作的目的建立在分清善恶的基础上,“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在陶渊明的思想里,“立言”的不朽也就是美德和正义的永存。

礼记·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人性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是大真、大善、大美、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千百年来,陶渊明获得各种不同出身、不同地位、不同思想的读者的喜爱,正是由于他超凡脱俗的至善境界征服了无数跋涉于俗世的灵魂,才让人心生艳羡,高山仰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