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做官便做官,归隐便归隐,性情率真坦荡,活得潇洒通透。他也曾有跻身庙堂的远大抱负,多番投身官场,然而又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被迫远离官场。他作出这样的人生选择也不仅是天性恬淡,风骨使然,而是敢于顺从真心。
陶渊明深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一直都是一个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饮酒》其三云:“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这里根本就没有归隐的意思,而是充满了欲有所为的昂扬斗志。陶渊明自幼饱读经书,对儒家那种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精神,自然会有所感悟,并在潜移默化之中,聚集起想要实现人生理想的巨大能量。他在《杂诗》其五中,就表现出掩饰和压抑不住的激情:“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拟古》其八中,他坦言:“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陶渊明背负家族荣誉,期望建功立业。《晋书 ·陶潜传》说:“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宋书·陶潜传》也说“曾祖侃,晋大司马”,又说“祖茂,武昌太守”。陶渊明的父亲也是官场上的人物,据元人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中《命子》诗注引《陶茂麟家谱》说,其父陶逸,曾任安城太守。由此可见,陶家祖辈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大官,家境应该是殷实的。当然,由于其父早逝及战乱,家道中落也难免,但不会滑落到饥寒交迫的地步。所以,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动因,首先是家庭背景。从他在《命子》诗中,对祖上驰骋官场和功德显赫的夸耀艳羡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来看,他是很有家族荣誉感的,并想效仿先祖,光宗耀祖,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遗产。其《影答形》诗说:“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这应该是他内心所思所想的自然流露,说明陶渊明曾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陶渊明断断续续地在官场上打拼了十三年,前后五次出仕又罢职,也算是几经沉浮。而且从第一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后,只要他愿意,几乎随时都可以有个不错的岗位给他,何况州祭酒这样的官职对于初入仕途的人来说,已经算是起点不低的官了,那么,陶渊明又因何几番退隐呢?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让人有志难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逃到南方的东晋政权对峙,战争纷扰,社会动荡。东晋偏安一隅,非但没有图强意志,反而内部山头林立,疯狂争夺权力,官场贪腐更是由来已久,仕途愈发险恶,加上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从汉末到西晋,是“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除去短暂的建安时代有曹氏父子基于威权领袖文坛,很多知识分子为了保命,不断放弃独立人格、自尊和良知,乃至放弃判断力,他们或投入权势集团的怀抱,或谈玄论道,过起退隐和半退隐的生活。陶渊明也是在满腔昂扬斗志被残酷的政治现实熄灭后,于绝望中归隐田园的。
陶渊明的书斋气与官场格不相入。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近而立的陶渊明走出书斋,出任江州祭酒。此前的岁月,陶渊明以读书闲居为主。《晋书·陶渊明传》说他“少怀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而其《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描述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和“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在《饮酒》十六中他也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是一个很潇洒的读书人形象。但是他的仕途显然并不顺利,他那固有的秉怀和纯正的书斋气,与官场污浊的环境很难融合,不久即碰壁辞归。(www.xing528.com)
陶渊明首次出仕,就被任命为江州祭酒。有人考证,陶渊明出任的江州祭酒主要负责管理州里的兵戎、治安、田租、户口、祭祀、农桑、水利、兵器等内容。这个职位级别可能不算高,但是有实权,努力的话,干出点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华,吸引上司的注意,不是什么难事。当时江州刺史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一个狂热的“五斗米道徒”。在“五斗米”道里,“祭酒”的地位仅次于首领,把这个位置给陶渊明,说明王凝之对陶渊明极为重视。但王凝之的宗教狂热,与陶渊明纯正的从政理念、儒家信仰乃至个性,差距太大甚至有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选择了主动辞职,一走了之。
不久,州郡又征召陶渊明出任主管文书簿籍的州主簿,相当于今天的政府秘书长,他拒不应召。在家里闲居了6年后,静极思动,于399年,36岁的陶渊明投奔了时任江州刺史兼荆州刺史的桓玄。桓玄是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位高权重,但是不久,桓玄废掉晋帝,自立为楚帝,又很快被刘裕灭掉。陶渊明投奔桓玄的时候,桓玄的篡帝野心还没有暴露出来,而且桓玄对陶渊明也还不错,所以陶渊明在桓玄手下任职了3年,是几次出仕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生母孟氏去世,陶渊明要返家居丧,恰好避过了桓玄称帝,也因此免于背负附逆的罪名。
403年,陶渊明40岁时,投奔刘裕,做了参军。这是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但是灭掉桓玄的刘裕很快野心暴露,开始大肆残杀异己,官场上一片风声鹤唳。以陶渊明的思想和散淡的性格,断无留下之理。所以在第二年,陶渊明就离开了刘裕,投奔建成将军刘敬宜,任参军。大约4个月后,刘敬宜被免职,陶渊明也自动解职回家。
直到这时,陶渊明依然没有放弃致仕的想法。经时任太常卿的叔叔陶夔推荐,陶渊明被任命为彭泽县令。恰逢年底,会郡遣督邮至县,下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在任仅80多天。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一次挂冠而去,也结束了陶渊明13年充满矛盾与痛苦的仕途生活,真正归耕田园。之所以下定离开官场的决心,是因为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注定了陶渊明是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对现实的绝望,促使他转过身来,面向青山绿水,田野青纱,以不合作的态度重新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关于陶渊明其人,苏轼曾经说过:“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他的仕隐,不为贤名,只求遵从自己的真心,这份赤子真心,足以让人羡慕和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