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受物质和名利束缚的自由精神

不受物质和名利束缚的自由精神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亦被称为《南华真经》,这部文献堪称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辞相不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博大精深的逍遥人生哲学。对庄子辞官不做进行理性思考,这不是要我们不作为,而是要我们顺应时世,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有无作为、作为大小,都保持淡定、逍遥的心境,过好快乐人生。但庄子的养身、全生与老子不同,不是身体健康与长生不老,而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无为而逍遥。

不受物质和名利束缚的自由精神

庄子》,亦被称为《南华真经》,这部文献堪称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样,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具有独特的风格。“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伟大在于他开拓了一个博大的精神世界。他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的世界是很有魅力的,在《逍遥游》中,他创设了瑰丽无比、神奇莫测的鲲鹏世界,解除人们心灵的束缚。大鹏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鲲鹏世界有泰山一样的脊背,有扶摇直上的旋风,有垂天的羽翼,有飞向南海的决心。人在物质世界是不自由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人可以无限自由,青天在背,人世在俯,超越尘埃,横空绝世,惊世骇俗。逍遥而游的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独来独往,那种俯视人生之态势,莫之夭阏之洒脱,那份孤独与骄傲,让汲汲于功名利禄者黯然失色。“逍遥游”的境界,不是肉体的行旅游走,而是心灵的逍遥,精神的优容。他让人虚以待物,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不为外物所累,一切皆为过眼烟云。鲲鹏世界是灵魂的栖息地,会让人淡定自适、知足常乐

庄子对名利看得很淡,他更在意的是开拓精神世界的自由与从容。庄子年轻时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后来终生隐居不仕。他虽穷得有时都揭不开锅盖,但决不放弃做人的尊严。据载,当时楚威王曾派人请庄子出山为官,庄子对来人说:“你没看到用作祭祀的牛吗?养了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华丽的装饰,然后送到太庙;到那时候,它再想做一头耕牛,能办到吗?我宁愿自由地在污泥中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庄子》中也记载了一件事,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一日,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www.xing528.com)

庄子的最大智慧和毕生追求,可以归纳为《逍遥游》里的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意思是: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追求名誉和地位。这个世界上名利并不是唯一的指标,人生也不一定都要完成这个指标。人生在世,得活出自己的样子,这样人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自由的思维抽象而不受限制,可大可小,可辽远可狭窄,可热烈可冷漠,自由只与自己的心有关,一切由心。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仕途顺利时总是豪情满怀,以英雄豪杰为偶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仕途不顺时又喜欢标榜“淡泊名利”“视名利如粪土”。实际上,庄子的“淡泊名利”,既不是陶渊明那样仕途不顺退隐江湖,也不是范蠡那样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庄子辞相不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博大精深的逍遥人生哲学。他追求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即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这样的人已经无我、无功、无名了,当然也无所求。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调控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是靠外界的表扬或批评,而是靠自己的主观把握,“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对庄子辞官不做进行理性思考,这不是要我们不作为,而是要我们顺应时世,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有无作为、作为大小,都保持淡定、逍遥的心境,过好快乐人生。庄子讲究养身、全生。但庄子的养身、全生与老子不同,不是身体健康与长生不老,而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无为而逍遥。他不追求物质的富有,不追求官职的大小,一心想展翅飞翔于世俗之外。他仿佛就是一个天外来客,无意间踏入人世,躯体只是一个临时的处所,灵魂终将超脱物外,时而化蝶,时而化人,施施然拂袖而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