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洞察事物背后相互转化的规律

洞察事物背后相互转化的规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哲学认为,阴和阳交互作用、对立分别,是宇宙存在变化的根源。有与无互相依存,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互相比较,高与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和谐,前与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现象。“有”是显,“无”是隐。“有”是具体的现象,“无”是抽象的本质。通过“有无相生”的辩证法,人们可以洞察事物背后相互转化的规律。

洞察事物背后相互转化的规律

中国哲学的鲜明特色就是关于阴阳的论断。《周易》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哲学认为,阴和阳交互作用、对立分别,是宇宙存在变化的根源。《说卦》把阴阳普遍化,认为“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周易》中的阳爻代表主动力,阴爻代表受动力,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变化无穷。

西方机械论宇宙观认为动力由外而来,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则强调阴阳彼此为对方提供存在条件,形成变化推移的动力和根源。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与无互相依存,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互相比较,高与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和谐,前与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现象。一旦一个概念被提出,对立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有正就必然有反。从阴阳相互结合,看到了正反两面的对立转化关系,这种辩证法正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正是以这种虚无的天道取代了商周以来的天命观,从而论证和构建了自己的宇宙观。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评价说:“老子首次把人的思想视野从现象界提升到道的领域。”

福和祸、美和丑、进和退、动和静……事物总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规律。

同样,美和善固然好,但如果刻意追求,也会走到反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就出现了;当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就显露出不善了。定义善也在偏离善,反复强调善,恰恰恶就被放大了。“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又变成邪,善再变为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老子揭示了对立双方转化的现象和规律。

美也是如此,女孩子为了追求美貌打扮、化妆甚至整容,如果美之中夹杂着虚荣、矫饰、嫉妒,也就走向了丑。大街上喊一声“美女”,姑娘、大妈都会转过头来,这种对美的极度张扬,结果造成美的无限贬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说,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真实。所有的观念都是这样,讲多了立即走向反面,这个问题值得细细品味。(www.xing528.com)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回归本原,这是道的循环运动方式。单就社会治理层面来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指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统治者必须效法天道,无私无欲,善待百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就解决掉,这就是圣人不发号施令,顺其自然的道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尽管都是在阐述阴阳变化,但是《周易》中多以君子论,《道德经》中多以圣人论。圣人在老子的笔下共提到32次,《道德经》中的圣人身份特殊,既是“抱一为天下式”的启明者,也是“处上而民不重”的统治者。圣人是时时警惕的,“豫兮若冬涉川”,像如履薄冰一样谨慎。“圣人被褐而怀玉”,衣着质朴却胸怀天下。圣人做欲望的减法,“去甚、去奢、去泰”,去除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度的。圣人的修炼方法是“致虚极,守静笃”。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做到清静无为,才能领悟道的真谛。

老子所说的“有道者”“善为道者”也皆指圣人。“我”也是圣人的指代词。他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宝,“慈”是指爱。正因为慈爱,才能“常善救人”。第二宝,“俭”是指珍惜。“治人事天,莫若啬。”正因为有爱惜的精神,才能获得道的支持。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是说不敢处于众人的前面。江海所以聚集河流,“以其善下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慈爱能勇敢,俭啬能宽广,谦下能率众,拥有这“三宝”,就能够稳固,背弃这“三宝”,就会走向死亡。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教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任由万物生长而不加以干涉。老子用“处下”的智慧,“做减法”的哲学,把中国人的思维引向简约、质朴。“有”是显,“无”是隐。“有”是具体的现象,“无”是抽象的本质。通过“有无相生”的辩证法,人们可以洞察事物背后相互转化的规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玄之又玄”中,找到天地变化的总源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