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诸侯国间混战割据不断。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权力也并未握在鲁国国君手中,而是由卿大夫把持,卿大夫后来甚至还合力流放了鲁昭公。面对如此乱局,孔子心忧如焚,他希望掌权者能够控制私欲,结束纷争,恢复天下一统的王朝秩序,还百姓们一个清平世界。而春秋时期最能代表周朝统治秩序的是礼,最能代表人们行为规范的也是礼,因此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认为能够克制欲望、言行符合仪礼就是仁。他的学生颜渊追问孔子“克己”具体该怎么做,孔子回了十六个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一切的行为都要以礼为标准。要“食不语,寝不言”,即便躺在床上也不能像死尸一样仰卧;穿衣不能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家里穿的衣服;席子如果摆放不正就不去坐;饮食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马车时,一定要先端正地站好,然后再拉着车上的绳索上车……孔子实际是在一个礼乐隳颓的时代依旧讲究教养、分寸,恪守礼仪。但是翻看孔子的事迹,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很多时候孔子对礼又是十分宽容的。比如他认为礼的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葬仪式,与其隆重铺张,不如内心对死者真诚地悼念。可知孔子并不是在刻板地死守礼的形式,而是着意于礼对人心的制约,他真正尊奉的是藏身于礼之后的仁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即便礼数周到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有礼。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根本内涵,孔子践行礼,实则是在呼唤仁。
达成仁的途径是什么?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实现在于自己而非他人,因此对自我内在人格要不断地进行锤炼、升华,修身养德以成仁。对人的内在人格世界的开拓,是孔子为人类生命开辟的令人惊异的大发现。在孔子之前,不乏道德理念对人行为的约束,但这通常都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与要求,只有孔子关注的是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开拓。人要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违仁不违仁,是人自身内部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人本身具有高度的自觉与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不断地对自我内在人格世界进行反思,这开启了人类发展无限向上的最大动力。其次是要修炼己身,成君子之德。孔子曾对他的弟子子夏殷殷嘱托:“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指学者,“小人儒”指将知识作为谋利工具以邀富贵的人,“君子儒”则是以修身为本、用世为归的学者,他们怀有一种明道救世之志。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当是对“君子儒”的最好注释:子路问老师怎样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养好自己,对待世界怀有恭敬之心;子路追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回答“修己以安人”,修养好自己,安顿好他人;子路继续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回答“修己以安百姓”,修养好自己,使天下百姓获得安乐。修己—安人—安天下当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倘能如此,岂不就是成仁了吗?“君子儒”的出现使得“儒”这个词脱胎换骨,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将“仁”作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君子因孔子而得以群体性地出现,这是孔子为中国文化做的巨大贡献之一,中华民族的面貌由此发生改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