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石文:新石器时代刻写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

陶石文:新石器时代刻写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石文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刻写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从陶器、石器上的文字符号来看,素陶和石器上的文字少。无论是素陶罐,还是素陶璧、石刀、石斧,上面的文字都很少,有的陶器上只一个,有几个的很少,而且大多数素陶上都没有文字符号。而陶石文则可看出原始人创造文字的过程。陶石文的书写形式有的和甲骨文完全一样,有的有区别,但大同小异,框架结构相同,神韵一致。

陶石文:新石器时代刻写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

陶石文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刻写在陶器、石器上的文字。

从陶器、石器上的文字符号来看,素陶和石器上的文字少。无论是素陶罐,还是素陶璧、石刀、石斧,上面的文字都很少,有的陶器上只一个,有几个的很少,而且大多数素陶上都没有文字符号。马家窑文化陶器上面的文字符号也很少。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齐家文化、新店文化、菜园文化的陶器上,文字渐趋增多,特别是马家窑马厂类型和新店文化彩陶上的文字多,有的一件陶器上面就有几十个文字。

通过对史前石器、陶器上的纹饰、符号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查对《甲骨文字典》,发现石器、陶器上面的某些纹饰、符号和甲骨文字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笔者认为这就是最早的中国汉字。有的汉字和今天的写法完全一样,尽管历经数千年,至今没有一点变化,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古人根据生活的需要,慢慢地创造出了许多汉字。见诸于素陶上的较少,彩陶上就多了。在马家窑文化、新店文化、菜园文化、齐家文化、唐王文化等,在石岭下类型、半山类型、马场类型中都有,而且越往后越多。带有文字的陶器、石器藏品,国家和私人博物馆均数量不少。在各种版本的有关陶器的著作中也有为数不少的收录。张朋川老师编著的《中国彩陶图谱》一书中收录的有文字的陶器不少。张朋川、王新村两位老师合著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瑰宝新赏》一书中也有许多收录。郎树德老师的《甘肃彩陶研究与鉴赏》一书中也收录了有文字符号的藏品。张朋川老师在《别开生面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典藏》一文中写道:“马厂类型彩陶上有许多彩绘符号,仅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马厂类型彩陶上,即发现彩绘符号67种。”又写道:“如果综观黄河上游远古文化陶器上的符号,自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的彩陶上,已发现有十余种独体符号。以后出现的半坡类型、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的陶器上,有着愈来愈多的刻画和彩绘符号,还发现了石岭下类型的刻有符号的甲骨,在同一地区有着相沿发展了达4000年之久的符号,我们就不能漠然置之,这些符号的发展演变应有规律可循。”

古人开始创造的文字,只是雏形,一个字有好几种写法。文字从初创到最后定型,写法有很多,现仅看看“山”字的发展历程。刚开始古人对山的认识是一个个土堆堆积起来的土丘,后来画出了山形,出现了山峰,最后定型成文字。(www.xing528.com)

左图还是土堆,中图有了山的样子,右图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遗存,“山”字基本定型。

陶器、石器上的文字是零星出现的,有的只有一两个。这是原始人因生活所需而创造的。每创造出一个文字,就刻写在陶器或石器上,每件器物上也就一两个文字,多的至多四五个。内容也很单一,实词居多,独体字居多,虚词很少。文字是一个一个形成的,这符合造字的发展规律。甲骨文一出现,就是卜辞记事,形成了短文,看不出文字形成的轨迹,看不出古人创造文字的艰难和漫长岁月,看不出文字的源头。而陶石文则可看出原始人创造文字的过程。刚开始,结绳记事或先画成图,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演变,从结绳记事、图画、象形、形声等逐步定形型文字,逐渐成熟的过程十分清晰。从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看,齐家文化后是殷商,原始人创造的文字传承于殷商。到了殷商时期,随着生活的需要,造字的条件趋于成熟,造字的速度加快,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字,出现了记事短文。

陶石文中,由于造字刚刚开始,造的字还比较少,不够写成记事短文。字不够用怎么办,古人也和今人一样聪明,用一两个或三四个字表达。就那么几个字,一个字就表示一句话或者一个意思,这和结绳记事类似。就那么简单的几个字,时隔五六千年后,我们还能隐约猜测出其大概的意思。

陶石文的书写形式有的和甲骨文完全一样,有的有区别,但大同小异,框架结构相同,神韵一致。甲骨文同一个字也有好几种写法,有的甚至有十几种写法。陶石文尚处于文字的雏形阶段,依葫芦画瓢,绝大多数是象形文字,是符号,有的定型了,有的还没有定型,多几笔少几笔都很正常。而且每个人的写法又不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完全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