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
在设计《怀疑与学问》的教案时,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
首先是将课文通读了几遍,这也是我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边画边问,大致向文本也是向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些在教读中可能会遇
到的问题:
1.开篇为什么分别引用了程颐与张载的两句话,并且各自独立成行?程颐“学者先要会疑”强调的是“会”,张载“在可疑而不可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强调的是“须”,这两句可不可以去掉一句呢,如果可以,那么应该去掉哪一句?
2.“最要紧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亲见”的就一定“可靠”吗?互联网生态下的“有图”“有视频”又怎么看?
3.“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那么对看到的事实与图文视频就可以“随随便便就信了”?这里的“随随便便”可以去掉吗?
4.“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事前”的“事”指什么,“随便”与“一切”是否多余?
5.“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既然是“学说”,何来“虚妄”?
6.“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明是非”,思索了,就一定能辨明是非吗?
7.“怀疑”“思索”“思辨”三个词语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它们之间的顺序可以变动吗?
8.“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那么我们没有“随便”,是不是就可以“盲从”“迷信”呢?
9.“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怀疑”是“消极方面”的,你赞成吗?如果你总是向别人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别人拿你当“杠精”,你怎么办?
10.“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我看到的一般是“我思故我在”,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是“也说”,而不是“说”?
11.“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评判书中的学说”不难理解,“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如何理解?
12.“古今科学上的新发明,哲学上的新理论,美术上的新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为什么是“新作风”不是“新创作”“新作品”?
13.通读全文,不难发现两个分论点是清晰的,一是“怀疑”是“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二是“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不难看出这两个分论点都是指向“须”而非“会”的,那么回到我第一个问题来看全文,本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14.既然单元学习要求上提出要“提高思辨能力”,课文也说“学则须疑”,那么本文果然像教材上所说的那样“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吗?
同我读任何一个文本一样,这些问题,有的我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也没有答案,但是我的答案未必正确,我没答案不等于学生找不到答案,我只是想通过我的示范让学生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是要实实在在地践行的。当然,从“教读”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在“教”学生读。
对照课文标题,我的想法是既然课题为《怀疑与学问》,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引导学生以怀疑的精神来读这篇课文?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将教材的“单元提示”“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注释以及与本单元相关的写作知识《论证要合理》读了又读。
《怀疑与学问》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提示是这样的: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就在于有思想。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个提示,提醒我们的是,这个单元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教与学来帮助学生“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教学要求是“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是:
课文引用了一些名言来阐释自己的观点,读时画出来,理解其内涵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阅读课文,领会这种精神的实质。
这是提醒学生在预习时要关注作者引用的一些名言的内涵,以及它们在本文中的作用,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引用对阐释自己的观点的作用与价值。
教材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的内容是:
1.通读课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2.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条,是指向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理解的;第二条既是关于文本结构的,又涉及议论文的论点与分论点。我以为这两点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条对学生而言还是难点。至于学生如何去找“论点”,又牵扯到对关键句的认识,“关键句”与“论点”是什么关系,对不少学生来说,更是难点。
要求学生“积累拓展”的内容是:
1.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①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②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2.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我以为“积累拓展”的要求是指向学生语文素养中的“语言素养”与“思维素养”的,当然“审美”与“文化”也在其中,就看我们怎么理解了。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和“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结合这要求在阅读与分享交流中,找出几个例子来推敲一下,讨论一下。同时,学生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又涉及行文的“逻辑”,好在后面的《论证要合理》有相对具体的阐述,只有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如何相机而教的问题了。
对“读读写写”提出的那些字词,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所取舍,而且必须与具体的段落、句子结合起来处理。
与本单元相关的写作知识是《论证要合理》。
在《论证要合理》中,教材主要向学生强调了这样的观点:“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驳论也是一种论证,只不过是论证对方论点不正确)。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并联系本单元的课文,从“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的毛病,希望同学们明白,“论证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才“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论证合理,还要求证。同时强调“为了使论证的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这知识,学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中多多少少是知晓一点的,只不过集中而又聚焦在“论证”的学习是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这就需要在了解学生实际知晓多少,知晓到什么程度,有多少学生知晓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了,是分解在具体课文的学习中,还是等本单元的学习结束后专题讨论,还是两种策略相结合,那就需要视具体“学情”而论。(www.xing528.com)
与本文相关的“写作实践”要求是: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这既然是教材的要求,那就要想办法去落实,问题还是如何落实。是“读写结合”,还是“先读”,“先学”,然后再“写”,也是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通览初中语文教材并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其目的是要搞清楚这以前学生对议论文“应知应会”些什么,至于“知”多少,多少人“会”,那当然要看教学班级的情况了。由旧知到新知,由已知到未知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是为教者必须谨记的,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课程意识体现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去弄清楚这以前“应知应会”的要求,这才有可能弄清楚当下“应知应会”的是什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总体说应该属于以议论为主的文本,已经涉及表达的逻辑顺序问题;八年级下的第四单元主要是演讲稿,当属于议论文。强调了行文的针对性、感染力、说服力。九年级的议论文有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第二单元强调的是“观点要鲜明”,第五单元强调的是“论证要合理”,可见议论文的学习与写作是这一册教材的重点。本册教材通过课文和相关专题知识比较具体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一篇议论文首先必须做到“观点明确”,阅读议论文,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其次是作为议论文围绕观点的“议论要言之有据”,议论文阅读自然必须看作者是否“言之有据”(这个知识点教材安排在第四单元后的写作部分);再次就是议论文的论证了,也就是这个单元的“论证要合理”。就如“单元提示”所言,这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目标是“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怀疑与学问》的前面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驳论的前提就是质疑。
通过对九年级以前的教材回顾,不难看出,尽管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文是不陌生的,但对议论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只是开端,至于思辨能力,质疑精神的培养和提升要求则更明确,更具挑战性。因此,不单“论证合理”是《怀疑与学问》的“教读”重点与难点,“质疑”“思辨”更应该是《怀疑与学问》的“教读”重点与难点,它也应该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件事就是了解其他相关资料了。比如作者的身份与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结果发现顾颉刚的女儿顾潮1997年发表在《语文学习》第一期上的《重提顾颉刚先生的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怀疑与学问》一文,以前我不曾见过,先父去世后,听吴世昌先生言,此文是他执笔。不过,文中所言,确为先父的意思。”可2018年印行的人教版教材的注释却赫然注明:“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遗憾的是,我手头没有这本《宝树园文存》,自然无法知道中华书局这个版本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中华书局是对的,人教版的注释也就没问题了。但有一个问题是明确的,顾潮的这段文字与注释,恰恰是用来引导学生讨论“怀疑与学问”的绝妙素材。网上搜了一下,居然发现了网名稚吟秋声(搜了一下,稚吟秋声应该是丹华老师)的一篇《议论文也要知人论世——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怀疑与学问〉一课》的文章,很有意思。我以为这篇文字是可以让学生作为“怀疑”教材、以教材为思辨素材的范本来读一读的。
上面这些事情做好了,就是教案的设计了。有效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自然是确定与陈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反复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同时,它还是考核评价教师教的效果的依据。从学生学的角度讲教学目标是学的出发点,也是学的归宿,同时,它还是考核评价学的效果的依据。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不单单是从一堂课、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出发的,它的上面有学科课程的目标,更有教育目的统摄下的“教育目标”。如果只是从一堂课、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出发设定教学目标的话,这样的教学是很难达成学科课程目标的,更有可能偏离教育的目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那些看上去与这个文本的教学无关的那些事情的原因。
在完成上述那些事情的基础上,我给这篇“教读”课文设定了这样一些教学目标:
1.回忆以往所学的关于议论文的知识,尤其是“观点明确”“言之有据”的要求,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与两个分论点。
2.对照《论证要合理》中的“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的要求,分析本文,梳理本文的论证结构。
3.参照“积累拓展”的要求在阅读中关注作者的选词造句,理解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表达特点。
4.学习本文引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来证明“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的观点。
5.掌握“读读写写”要求掌握的词语,理解课文中引用的名言,并尝试运用它们。
6.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基础上,对文中你认为值得怀疑的表达提出你的质疑与思考,并与同学分享你的质疑与思考。
我给这篇课文的教学设定为两个课时。
第1课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有:
1.结合学过的有关议论文,谈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比如论点指什么,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般而言,人们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会采用哪些方法等等。
2.通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找出课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填写下表,并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与同学们分享你的理由。
3.讨论:开篇为什么分别引用了程颐与张载的两句话,并且各自独立成行?程颐“学者先要会疑”强调的是“会”,张载“在可疑而不可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强调的是“须”,这两句可不可以去掉一句呢,如果可以,那么应该去掉哪一句,为什么?
4.你觉得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谈谈你的理由,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5.反复阅读文章的第4段与第5段,这两段严格地说来都是谈如何对待书本知识的,讨论一下可以删了其中一段吗,为什么?
6.作者在第5段中说,“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除了作者所列举的那几位,请你也列举一两个人来与同学谈谈。
作业:
①完成“积累拓展”的要求,在阅读中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揣摩、推敲作者的选词造句,看看是否符合“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评价。
②上网搜索有关本文的资料,如,作者以及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之类,人们对作者及本文的评价等。
第2课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有:
1.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搜索到的有关信息,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作者引用了哪些事例、名言等来证明“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的观点的,你觉得有必要引用这么多吗,为什么?
3.学习本文引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来证明“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的观点。
4.既然作者认为墨守前人的旧说,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了,那么作者的这篇文字属于不属于“旧说”,他的这篇文字中有没有值得你质疑的地方?如果有,请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
5.速读《议论文也要知人论世——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怀疑与学问〉》,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作业:
1.修改自己所写的短文。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本文论证结构或遣词造句的看法。
在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事就是,根据教学目标,从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定向”“激趣”“激疑”“释疑”“关联”“转换”“反馈”“评价”“分享”等开展工作。
定向,就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目标与任务。激趣,自然是想办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比如如何看顾颉刚的女儿顾潮1997年发表在《语文学习》第一期上的《重提顾颉刚先生的一封信》与教材的注释的矛盾。激疑,就是要通过提问、追问、提示、讨论、分享等形式,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当然在学生们经过努力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疑惑的时候,就要施以援手,给学生释疑解惑。至于“关联”与“转换”,则是要引导学生将文本上的观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要提醒学生想方设法,将文本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东西。没有“反馈”与“评价”就不可能推动学生的学,也不可能监控教师的教,在一定程度上说,对学生学习进展的及时反馈与评价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我看来“教读”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的过程。既然我将“论证合理”“质疑”“思辨”作为“教读”本文的重点与难点了,我就要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一些问题,为他们的“质疑”“思辨”提供借鉴,打开思路。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就要从学情出发,将我的那些问题适时地抛出来。
另外一个需要引起同仁们注意的是,同样的课文,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应该是不尽相同的。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学,一定是面向对象的,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至于,采用什么策略与方法,比如用不用多媒体,如果用,哪些东西是要通过媒体工具呈现的,哪些则不需要,那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相机而为的。当目标与任务确定下来后,我也清楚,这么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如果都要达成,对许多班级而言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在我看来,即便这六个“教学目标”、十多个“学习任务”还不周全。我在三十年前就和同仁们说,备课要像一列列火车那样,可以是八个车厢,可以少几个车厢,也可以多几个车厢。我将这称为“火车皮”说,教学设计就像一列火车一样,总是由一节一节的车厢组合起来的,加一节是完整的,拿掉一节也是完整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施教者知道,学生不知道,听课的同行更不知道。当然这需要的是经验与功力,要经过日久天长的实践积累。课堂上的情况往往是不可预料的,你的预设再周全、再完美,一旦走进课堂,就会发现原来并不周全,更不完美。只有这样,当我面对具体的学校、具体的班级时,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目标与任务。教案只是一种预设的方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一定是动态的,我们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完完全全依照教案去推进的。
(凌宗伟 特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