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校教职员工,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向8小时要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逐步使学生从学科成绩的变化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量变到质变。以学科活动为主,凸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丰富学科体验、生活实践的训练和渗透。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学校的“师大”品牌转变为“师大”品质。
1.教育教学活动
针对小学生特点,利用各种纪念日、节假日与社会活动的契机,“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如:学校即将开设的跨学科主题课程——“东方歌剧”创新实践项目,充分利用低段儿童表演天性和特长爱好,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让年级全体学生分别走进“剧本创编社团”“曲牌创编社团”“舞美设计社团”“道具制作社团”“群舞创编社团”和综合类“剧目演出社团”,小题大做,把校园舞台剧(课本剧)做大,用西方歌剧的舞台故事演绎方法来生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了解故事创编、配乐、舞美设计、道具制作、人物设计等舞台表演艺术的全过程,将文化类、艺术类、实践类活动进行整合,实现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开发。最终落实“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大题小做”,就是学校部门、教研组、年级等不同层级的教学团队,以年级为单位,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小闪光点、小创意,以过程体验为目的,以鼓励为主。如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的学科活动——每学年一次的英语活动月、英语才艺大比拼、每月的英语之星评选活动及一些节日专题活动等,形成了学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2.教育信息化(www.xing528.com)
学校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优先发展地位,实施了“规划优先、硬件优先、应用优先”三大优先战略:一是全员参与信息化教育。学校实施了多层培训机制,针对校级领导、信息化负责人及电教老师、全体教师开展培训,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首届陕西省微课大赛学校取得不菲成绩。二是硬件基础不断优化。每年逐步加大在信息技术软硬件上的投入,每年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费用,学校也能在经费上得到保障。三是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利用陕西省人人通平台、西安市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云校”智慧教育平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方便家校沟通、智能化学习方式等,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和促进智慧校园建设。学校已经建立了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站,设计美观,栏目齐全,内容丰富,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加强了学校对外宣传工作。学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发布学校信息,传播校园文化,加强公众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从而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更好地促进家校信息互动。四是落实课题研究。通过打造有效的教师学习平台、发掘优质教育资源和营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群体可持续发展,聚焦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解决学科教学难点,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就是要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学校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技术的应用,它是一个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学校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集成教学、学习、管理等功能,拓展课堂外延,统筹推进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优势互补。
总而言之,民办小学在不同时期,应努力寻找新的办学亮点、特色与增长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成长性”,每年一个台阶地攀登是唯一方向,逐年稳步提升办学品质是唯一出路。一所学校,应该如何走“内涵”和“特色”之路,是学校顶层设计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