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深入研究、运用研究性学习促进课程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目前一直受到教育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深入研究、运用研究性学习促进课程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探讨如何依托信息技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利用其时空特性、资源丰富等优势优化课程教学,从而推进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概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个人或小组主动地、有选择地确定主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目前一直受到教育界众多学者的关注。教育部印发的《普及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把研究性学习正式作为学习方式提出来,并把研究性学习表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重要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它可作为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工具。学生利用百度搜狗搜索引擎直接输入关键字即可快速获取所需资源。其次,信息技术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师可根据一定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创设富有趣味性、具有真实性的社会、自然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通过在所呈现的情境中,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学会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在虚拟实验环境中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最后,信息技术拓宽了师生交往的时空。学生利用人人通平台,也可以借助QQ、微信、学习社区等网络通信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会话交流、讨论协商,促进有效沟通。

2.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操作模式

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宗旨,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操作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操作模式:

第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及解答—定或否定—解释或修正—结论及评价—制造悬念。这种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不再受教师限制,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尽情地去思考、实践和再创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种:研究性学习五步操作模式:定标—解目标—主动围绕目标收集素材并进行初步加工—对目标进行加工—创造性加工目标。这种操作模式以目标为导向,同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www.xing528.com)

由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分组研究和个人独立研究两种形式,其对应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分为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1)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主题。

(2)制订主题研究计划。

(3)组织学习小组(或个人)开展研究活动。①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合作交流并确定研究方案;②教师提供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搜集方法及途径;③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④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4)成果展示。学生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电子文稿或网页等多媒体形式)向全体学生展示。

(5)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这一评价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包括对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与小组成员的讨论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集图、文、音、像于一体,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