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对人在宇宙中的生存意义进行形而上的理论观照,在天地万物流行大化中探求合理的生命方式,教人如何做人。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中心。不论是儒家学说、墨家学说,还是道家学说,哲学的各种学派尽管内容观点有别,但都以追求理想的社会和生活典型为鹄的,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的理想的“圣人”作为社会道德人格。一切真理,以人生的真理为归宿;全部哲学,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目的,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探讨人生与人的行为价值的道德哲学特别兴旺。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看来,“人”是天地万物中最重要的,只有“人”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不仅是机械的自然物质运动的场合,而且是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其中,“天人合一”,精神与物质现象融会贯通。一切至善至美的人生的园地。《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还说:“乾以易和,坤以简能”,“易简之善配至德”。“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中国传统哲学肯定人在宇宙中重要地位,关键是要强调人生活在天地万物之中,应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体验宇宙大化流行的普遍精神。《周易·乾卦第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人生活在世上,对自己有要求,有做人的道理,有做人的理想和追求,中国哲人一直把和谐一致的“大同”境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而“大同世界”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要个人能懂得做人的道德,努力“至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又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家,大多把道德看成是“身心性命之学”,注意伦理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把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倾向是以德性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决定论为主导的,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体内心品性的完善着眼,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www.xing528.com)
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人本主义的倾向,使中国的传统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道德思想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道德成为哲学思考的重点。在道德及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些哲学家由“天”及“人”,从“天道”推衍出“人道”,把“天道”作为“人道”的根据。《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宋代的张载从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引申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道德原则。另一些哲学家由“人”及“天”,把“人道”抽象为适用于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并神化为“天命”、“天意”,然后又倒过来把这个虚构出来的“天道”作为“人道”的本质,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以论证封建道德纲常的合理性。中国传统哲学把道德修养论作为哲学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知”主要是指道德认识,“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与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往往混同在一起。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优点是重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发挥伦理道德在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缺点是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研究不够,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理论发展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赞美哲学说:“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3]假如说,本文哲学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上益于人的至善,那末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哲学,直接指导人认识善、实现善、“至于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