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社会上人们已经明显存在等级、地位、贵贱的不同。因此,此时的氏已经上升为氏族的形象、等级、地位、贵贱等的象征。从父系社会开始男子就是部落、氏族、家庭权利的掌控者,代表部落、氏族、家庭形象、等级、地位、贵贱等的“氏”就必定会在男人的名字中体现出来。所以夏商周时代,男人的称谓(名字)是由氏+名组成的。姓氏学家刘翔南教授在《刘姓探源》中指出:
“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故先秦文献通常不以姓、名连书。见诸文献者如:夏王桀,姓姒名桀,不书‘姒桀’;商王汤,姓子名汤,不书‘子汤’;周武王发,姓姬名发,不书‘姬发’……祁姓刘氏的第一个信史人物‘刘累’二字就不是他的姓、氏和名的全称,在秦汉以前刘累的姓、氏、名的正确表述应当是:姓祁,氏刘,名累,全名即‘祁刘累’”。
依此类推,晋国中军元帅士会,在秦汉以前,其姓、氏、名的正确表述也应是:姓祁,氏士,名会,全名是祁士会。汉高祖刘邦在司马迁写《史记》以前,其姓、氏、名的正确表述也应是:姓祁,氏刘,名邦,全名是祁刘邦。推而广之,秦汉以前,尧帝的所有祁姓刘氏后裔的姓、氏、名的正确表述都应是:姓祁,氏刘,名×,全名都应是祁刘×。但由于秦汉以前,男子称谓(名字)中不带姓,所以祁姓刘氏族人的男人称谓(名字)中都没有“祁”,如祁刘累、祁士会、祁刘邦等的称谓为刘累、士会、刘邦等。男人名字中没有“祁”,并不表示他们不姓“祁”。(www.xing528.com)
现在,很多人由于不了解汉代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的史实,因而把夏商周时代男人名字中的“氏”误作“姓”,如把刘累的名字中的“刘”误认为刘累姓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反之,在刘氏族谱中,在帝尧至刘邦之间历代祖公的名字前加姓如祁××,也是错的。
姓就不一样了,姓是部落、氏族、家庭血缘的象征,它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是不变的。所以夏商周时代仍然沿袭过去女子称姓的习惯,即女人的称谓(名字)由姓+名组成,而不称氏。没有名的女人常在姓的前面或后面加前缀、后缀。前缀用夫家的排行伯、仲、叔、季等,如伯姬、叔隗。也有用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的:如晋姬、武姜、文嬴、齐姬等;后缀常用的有氏、女、母、姬、媪、妪等,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刘媪等。在族谱中最常见的后缀是在女子姓后面加“氏”,如张氏、李氏、王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