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频繁发生的水灾给重庆及附近的巴县、江北县、北碚管理局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同时也激起了政府和社会对水灾的赈济和治理活动的重视,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减灾的转变。 此时,政府试图将赈灾救灾制度化、法制化,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的赈务机构,颁布了某些法规,这些做法无疑具有现代减灾的特征,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赈灾体系也形成了新的格局,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救灾专业化、层次化,手段多样化的特点。 毋庸置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重庆地区的灾害救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限制,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赈灾实效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赈务水平的相对提升只能缓解部分灾民暂时的痛苦。
时至今日,水灾依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是重庆可持续发展的大敌,并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特别是重庆市坐拥两江,除渝北区、双桥两区外,其余三十八个区县都濒江临河,极易发生洪灾,而重庆地区又多属丘陵和山区,与洪灾相伴随的是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对重庆的道路、民众的房屋、财产乃至生命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比如,2007年夏季,重庆遭遇11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暴雨诱发滑坡、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66处,还有83处地灾隐患点处于不稳定状态。 歌乐山上多处公路被冲毁中断,渣滓洞过半房屋被泥石流冲毁,2/3的围墙倒塌。 到7月19日20时,重庆市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发布的受灾情况显示:重庆因洪灾造成38个区县805万人受灾,死亡91人(其中因洪灾死亡56人),失踪9人,倒塌房屋12673间,紧急转移人口28.9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1.81千公顷,绝收40.65千公顷,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6.5亿元。 截至7月20日,2008年11月下旬,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重庆市云阳、奉节、忠县、巫山、渝北、万州等区县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全市有6个区县、48个乡镇、13.9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266间,损坏房屋3982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640万元。
然而,2007年夏天重庆爆发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为什么没有产生20世纪40年代重庆水灾那么严重的影响后果呢? 这有多方面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灾害的社会化救济。 在2007年重庆特大洪灾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就捐献205万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献45万元,上海红十字会捐献33万元,浙江省红十字会捐献33万元。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众的承灾力大大提高。(www.xing528.com)
要更好地克服水灾引起的灾荒,20世纪40年代重庆水灾救济的某些尝试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水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其一,要重视灾荒,关注民生。 社会受到水灾的干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农业收成减少,会引起粮价上涨;犯罪事件可能引起,社会秩序失控。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要关注民生,做好抗灾防灾减灾工作。 其二,要保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增强国家和人民的抗灾能力。 只有这样,灾荒才会有望得到有效控制。 水灾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大量消耗,不仅使国家经济遭受损失,而且对个人的财富也有很大消耗。 灾时财物的毁损是一方面,这种耗散在灾后一定时期还会持续下去。 其三,自然灾害不可消除,但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护手段,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方面要加强灾前防范,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比如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灾害保障体系,做好灾后的救济与恢复。 其四,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科普教育,提高人民的抗灾意识和免疫力。 应通过板报、墙报、有线广播、电视、报刊等,搞好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以多种方式对洪灾及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的形成、规律、危害及防御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使民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灾害防治方法,特别是面对洪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时的自救和救人的方法,从而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其五,处理好政府、团体、个人在救灾中的关系,分清救灾对象的主次,真正调动多方面多层次的救灾积极性。 在救灾资金和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应根据灾情轻重,时间缓急,合理分配这些有限的钱物,加强资金的审计、监督、克服分配中的不正之风,杜绝挪用、浪费、贪污、层层克扣等现象。 其六,处理好发展生产与防灾的关系。 要树立“减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生产的观念,加强对各种矿产资源开采的管理,严禁乱挖乱采和任意倾倒;在农业生产中,严禁乱砍滥伐和陡坡耕种,增强山地地区坡面的蓄水能力;等等。
附 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