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韩国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经济重建的。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原来完整的圆满的经济互补的优势完全丧失。从自然条件看,韩国处于劣势情况,大部分国土是山陵和沿海,只有极少的平坦土地适合耕种,并且气候、土壤质量、降雨量等自然条件都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除此之外,韩国地下资源也十分有限,主要工业生产所需原料大量依靠进口。最糟糕的是,这片土地在过去的几十年之间,经历了日本殖民主义的无情掠夺,只留下贫瘠和荒凉。在战火硝烟之后, 日本人终于撤退了,可是他们留下来的是生产中断、供应短缺、物价飞涨、社会混乱。面对千疮百孔的国家,由美国人扶上台的总统李承晚根本不把韩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放到首位,却在一心争权夺利,生怕失去总统宝座。他假惺惺地提出“先统一,后建设;不统一,不建设”的欺骗性口号,企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他看来,国家万事,唯有总统的宝座最重要。当时的韩国没有一栋像样的公共设施或是办公室,几乎所有的住房都在战争中被毁坏,人员大量伤亡,有的国民沦为难民,到处都是触目可见的断垣残壁和荒芜田园,饥饿贫困犹如一片巨大的阴云笼罩在几乎所有韩国人的头上。
终于战争结束了,刚刚建国的韩国,并没有迎来完全的独立与自由。帮助韩国赶走日本的美国人在这里待了下来。对朝鲜半岛知之甚少的美国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对韩国实施了三年军事管制。在此期间,美国人没有在韩国实施政治、社会等重大改革,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经济复兴措施,只是提供了纯属“救济”性质的经济援助,以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韩国则成为其全球冷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于是美国加强了对韩国的重视,在韩驻军,帮助韩国进行战后经济重建。不过,美国人能做的除了经济援助,还是经济援助。短短几年间,美国向韩国提供了十多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韩国成为亚洲国家中接受美援最多的国家。
来自美国的援助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韩国的经济困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韩国社会的矛盾,然而美援却在更深远的方面伤害了韩国的经济发展,抑制了韩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正常发展。由于美援是一种无偿赠与,美国不可能给韩国方方面面各种生活消费品,而是向韩国提供美国生产过剩的消费品及其原材料,如棉花、面粉、白糖、燃料、石油制品等。美援物资中尤以粮食为多,它的大量输入,缓解了当时韩国的粮食困难,对韩国粮食市场也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棉花的进口也对韩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伤害。韩国本来盛产棉花, 自给自足。无偿援助的美国棉花使韩国棉花生产急剧减少,以至以后一个很长时期内,韩国的棉花供应靠进口维持。美援最严重的后果是抑制了韩国的生产结构,韩国就几乎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出口了。韩国的进口出口严重失衡,出口不振而进口膨胀导致韩国外贸逆差严重,而这个逆差又要靠美援来弥补。于是在韩国当时出现一个经济怪圈:美援越多,生产越不发达;生产越不发达,更需要美援。韩国政府和韩国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美援并不能真正解决韩国的经济问题。解决韩国的问题,还得靠韩国人自己努力奋斗。
韩国当时还面临其他多方面的巨大压力。第一方面的压力是:韩国经济明显落后于周围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 日本、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甚至还赶不上朝鲜。韩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方面的压力是:韩国国内经济恢复和发展迟缓,人口增长却很迅速,尤其是农村人口回流到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对交通、食品、住房、教育等各方面都增大了需求。巨大的需求与经济缓慢发展产生了矛盾,导致社会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第三方面是:美国已经逐渐拿不出钱来救济韩国了,为了减轻经济援助负担,美国不断地向韩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韩国政府越来越感受到经济建设的必要性。第四方面是:朝鲜战争期间, 日本趁机迅速恢复经济,顺利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让曾经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韩国人民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www.xing528.com)
以上的四个原因增强了韩国人对国家的责任感,韩国民众“不服输”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唤醒。韩国开始奋起变革。韩国开始走出过去那种依赖美援“救济”的经济困境,走上了经济大规模开发的新路。韩国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扶持、奖励出口,增强当时韩国出口贸易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为减少进口的外汇开支,韩国政府提出了号召国人购买本国生产的产品,用本国的产品抵御外来产品的冲击,以此刺激韩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身土不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韩国民间组织“韩国农协”提出了这个口号,意思是“韩国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最适合韩国人体质”,或“韩国人应该吃韩国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最初,“身土不二”主要是在农产品领域宣传和发展。政府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宣传,令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后来这个口号扩展到工业产品领域,不仅是农产品,就连汽车、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韩国人也只买本国货。
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与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一起被世界誉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了,韩国人民生活富裕了,然而今天的韩国人依然坚守“身土不二”的原则,使用“国货”蔚然成风。不管是农产品领域,还是在家用电器、小轿车等工业制成品领域,韩国公民消费的首选目标都是“国货”。虽然韩国家用电器的质量与日本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日本的家用电器却无法攻占韩国的市场。在韩国老百姓家里可以看到的,还是韩国自己生产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最突出的还有小轿车的消费。韩国是当今世界上小汽车消费量超过千万辆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小汽车消费大国,仅首尔的土地上就奔驰着数万辆小汽车。在这样一个小汽车消费大国里,你却很难在来往穿梭的小汽车大潮中发现诸如“奔驰”、“皇冠”之类外国品牌车。奔跑在韩国公路上的小汽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宇”、“现代”国产车。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的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饥饿、贫困的年轻一代人中,韩国人传统的勤俭节约意识有所减弱。过度消费、崇尚洋货的不良风气有所蔓延。例如韩国人过去很少问津的西方名酒、名鞋、化妆品、高尔夫用具等高档消费品,开始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韩国从90年代以来贸易赤字连年攀升,与进口剧增(特别是高档消费品的进口激增)有极大关系。然而,当骤然而至的金融风暴横扫韩国时,韩国民众清醒了。在政府倡导下,一场全民性的消费节约运动在金融风暴冲击过的韩国蓬勃兴起。一些民间团体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活动来抵制昂贵奢侈品以削减开支。他们还发起了抵制外国货的运动。一群又一群的韩国人在首尔的马路上游行,他们手举标语,面对进口产品打出了“不要进口货”、“以用国货为荣”的口号。“身土不二”和“提倡用国货”成为韩国民众挽救经济危机的自觉行动,表现出韩国人民对祖国强烈的爱和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