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美学原理-审美、批评与欣赏

电影美学原理-审美、批评与欣赏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章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电影艺术作品一经公映,就会成为观众的审美欣赏对象,也会成为专业批评家和业余批评家的审美批评对象。我很同意姜敏的上述观点,并认为这些应是我们讨论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问题的基础、出发点。本章主要论述涉及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和审美批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给电影艺术欣赏者与批评者以有益的帮助与启迪。

电影美学原理-审美、批评与欣赏

第九章 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

电影艺术作品一经公映,就会成为观众的审美欣赏对象,也会成为专业批评家和业余批评家的审美批评对象。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传播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极强,影响面极大。电影欣赏,是人们对电影艺术作品的具体把握,是观众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电影艺术实现其社会作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电影欣赏与其他艺术欣赏一样,是一种艺术消费。姜敏在其所著《怎样欣赏电影》一书里,把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论述加以引伸,她指出:“在马克思那里,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生产的生产环节,艺术欣赏和审美可以说是艺术生产的消费环节,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相依存,互相关照,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即:作家——作品——欣赏者,这三者是艺术效果最终体现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1)她还进一步阐述了观众审美欣赏对电影艺术的重要作用:“没有观众,没有观众的审美活动,电影就只能是编剧、导演及演员们的游戏而已。它的创作就是利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熟悉所习惯的客观和主观、自然界及生活里的各种信息做传播媒介,诸如光、色彩、音响、各种物体,人的行动……”(2)她又引用美国美学家阿伯拉罕姆·摩尔斯的观点,阐释了艺术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所有的艺术作品——广而言之,艺术表现的任何形式,都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它的发送者——一个有创造力的个人或小团体即艺术家(艺术家小群体),发送给来自一个特定文化团体的个别接收者。传送通道可以是视觉、听觉,或其它的感受系统”。(3)于是,她据此分析了电影艺术这个信息系统:“据此见,艺术活动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的组织、传送与接受的活动过程,就电影艺术而言是由三个艺术系统结构而成:艺术信息源系统(艺术家),艺术信息系统(艺术作品),艺术信息接收系统(读者或观众),这是艺术完整的体系,除这三个基本系统外,还有一个补充系统:电影艺术批评及审美系统,它在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指引观众达到电影艺术审美的彼岸。没有这种桥梁,艺术对于观众只能达到被观其然,而未被解其所以然的木然地步,其感染力处于困窘状态。电影是终于不能使其自身得到艺术完善的。”(4)我很同意姜敏的上述观点,并认为这些应是我们讨论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问题的基础、出发点。要把电影艺术家——电影作品——电影观众(读者)三者作为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系统来看待,否则就不可能深入、全面、辩证地研究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与审美批评方面的各种问题。本章主要论述涉及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和审美批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给电影艺术欣赏者与批评者以有益的帮助与启迪。(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