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读的方法及其在传统读书中的重要性

朗读的方法及其在传统读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朗读是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但是,对朗读仅仅作有声阅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可见,对朗读的完整表述应当是一种心到、眼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之一。在朱熹的读书六法中,第二法则是“熟读精思”,第三法则是“虚心涵咏”。这首诗寥寥几句,勾勒出陆游父子相和,书声琅琅的夜读画面,是对朗读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的最好佐证。毛主席在青年求学的时候,在朗读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朗读的方法及其在传统读书中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但是,对朗读仅仅作有声阅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谈到朗读的要领时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不经心地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之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见,对朗读的完整表述应当是一种心到、眼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之一。在朱熹的读书六法中,第二法则是“熟读精思”,第三法则是“虚心涵咏”。宋代学者陆九渊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我国民间古有“读书要常念”、“书声琅琅”的说法。大诗人陆游有一首《示儿》诗: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这首诗寥寥几句,勾勒出陆游父子相和,书声琅琅的夜读画面,是对朗读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的最好佐证。毛主席在青年求学的时候,在朗读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据周世钊老人介绍:“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刻苦读书,他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去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为什么历史上的名人、有作为的人大都要采取朗读法呢?因为朗读有很多好处:

一、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www.xing528.com)

读书不流畅或读不出感情来,往往是对读物内容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的表现,通过反复朗读,读得流畅,细嚼玩味,理解就不断加深。三国魏国的大司农董遇言之有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能帮助记忆

琅琅上口的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传出文字的情趣,引发读书的情感,感染听众的心境,帮助读者增强记忆。据说,科学家茅以升小时候的语文基础比较差,他祖父就利用暑假教他古文,要他朗读古诗。一个暑假下来,他竟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而且增强了他的记忆能力。所以,80多岁高龄的茅以升仍然像青年时代一样,能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

三、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通过朗读,读者能准确、流利地读出轻重音、停顿、语气等,并且不破句、不拖腔、不错字、不重复,可以帮助读者学习各式各样的句子,有利于词汇积累,有利于语感,尤其是对于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朋友来说,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丰富的词汇,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算是经验之谈,值得青少年读者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