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与占比持续上升,各种网络创作传播平台不断涌现,互联网、短视频APP等已经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选择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作发表来表达自我、彰显个性、沟通交流、传播分享,这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大势。近期,一位网名为“钟某某”的少年用户在网络软件抖音上发布了一些模仿老师的短视频,因其风格诙谐搞怪、以其亲身经历为脚本引发网友共鸣,得到大量好评,钟某某从而在网络上走红。事情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地教育局作出回应称,学校对钟某某进行了一番教育,希望家长等给予正面引导,尽量拍一些正能量的视频。此后,钟某某将一些视频在平台上主动下架。这一事件作为未成年人网络创作的典型,引人深思。
未成年人的网络创作从法律角度来看,与成年人的网络创作在法律性质上并无本质区别,都拥有知识产权,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受到法律制约。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这一创作主体本身的特殊性,又使得未成年人的网络创作具有区别于普通网络创作的特点,比如未成年人将创作的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因其心智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完善,更容易被涉及作品的各类评论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多有负面评价甚至网络暴力的情况;未成年人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其发布作品引发网友关注容易被“人肉搜索”,泄露其个人信息及隐私等并带来不良后果;未成年人进行网络创作,作品流传广受好评,而学校和社会的包容度不够,则容易损害其创造力、限制其潜能发挥等;未成年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及相关知识,创作过程中容易遭遇他人侵权、剽窃或无意间侵害了他人知识产权等。(www.xing528.com)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源泉、更多样的分享方式、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未成年人利用网络创作无可厚非,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包容与鼓励。但同时考虑到未成年人作为创作主体的特殊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未成年人进行网络创作的作品,是未成年人个人的知识产权成果,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成年人要有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当自己的网络创作遭到他人剽窃、非法使用时,应当及时告知监护人或者学校老师等,并在其监护人等的帮助下,进行维权,比如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侵权者索赔。第二,要注意避免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未成年人在进行网络创作时,要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掌握知识产权保护必要的知识,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在运用自身聪明才智创作,表达自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坚持原创,可以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上既有的内容服务于自身创作,但一定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盗用、剽窃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三,创作的作品要符合公序良俗。未成年人进行网络创作的作品在网络上有可能会传播分享,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遵守创作平台的发布规范,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的要求,避免内容低俗化、恶趣味化,要远离色情、暴力,在内容上展现青少年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一面,传播未成年人应当有的精神风貌。第四,要注意对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未成年人进行网络创作时,要加强个人信息及隐私的保护意识,不能在网络上轻易地透露个人信息,以避免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不随意点击、浏览陌生链接,不随意发布真实身份信息;不在创作平台上泄露具体的个人身份信息、个人隐私等。第五,要有节制地利用网络创作,防止网络沉迷。对于自己的网络创作要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取得理解与支持。遇到问题主动寻求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对于网络上好坏掺杂的各类声音或者评价,不要太过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平常心,避免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良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